APP下载

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的控制情况护理观察

2014-01-10何小芬唐泗明周元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空腹例数血糖

何小芬 唐泗明 周元芳

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广元 628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一经确诊,糖尿病患者就需要终身进行药物与非药物治疗。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加长,很容易使患者的血管、神经及肾脏等组织器官出现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内分泌代谢系统,所以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健康指导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2]。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39例患者,男性占16例,年龄在45~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2±11.4)岁,女性占23例,年龄在49~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3±11.5)岁;观察组39例患者,男性占19例,年龄在45~69 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2±11.4)岁,女性占20例,年龄在49~72 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3±1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WHO 的诊断标准并确诊为糖尿病;②患者年龄>45 岁,且具有独立完成问卷能力;③具有血糖明显降低、升高表征[3]。排除标准:①患者血糖不稳,并未确诊为糖尿病,导致因素未确定;②患者年龄不足45 岁,且阅读能力欠佳难以独立完成问卷;③患者的血糖升降不规律,存在着其他严重性的并发症。

1.2 方法

1.2.1 社区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 ①在社区中对糖尿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包含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内容,如吸烟、饮酒、运动、饮食、作息、心理状态等,如果发现有的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利于病情的康复,那么可以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内容以便对症下药。②定期的在社区中举行糖尿病学习教育班,根据糖尿病的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然后实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强调糖尿病的危害以及日常生活细节对糖尿病的影响,强调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方案,饮食的原则是一日三餐,合理搭配,定量定食,控制饮食总热量,忌吃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事物和甜食,戒烟限酒等。让他们知晓运动疗法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空腹不进行运动,宜餐后1~1.5 h 进行运动,不宜太过疲惫。除此之外,让患者认识低血糖的早期表现,随时携带含量高的食物,以备在低血糖时食用。指导患者掌握好用药的时间和剂量,让患者认识到药物的机理、类型以及副作用。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胰岛素,如需要长期注射的患者需要教会患者及家属对胰岛素注射器的使用方法。③告知患者要长期的坚持做空腹血糖、血压、血脂、体重肾功能等检查,并做好记录,复诊时可以给医生提供大量的数据以作参考。

1.2.2 出院指导 ①科学的营养和饮食指导:教会患者及患者家属根据标准体重和热量标准对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计算,食用油选用植物油,蔬菜选择糖分较少的,总体来说就是让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晓生活细节,对饮食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进而提高患者生活品质和延长患者生命;②心理健康辅导:教会患者自我调节的方法,关心并尊重他们,鼓励患者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让患者树立起信心,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指导家属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③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合理的使用药物的剂量、方法、时间以及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④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运动及运动的时间,患者运动应该不感到疲惫为最佳[4-6]。

1.3 判定方法

针对患者空腹血糖进行测定,以及餐后2 h 进行血糖测定,并且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和依从性判定。①显效标准: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 血糖<8.3 mmol/L,24 h尿糖总量<10.0 g,或血糖、24 h 尿糖总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②有效标准: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24 h 尿糖总量<25.0 g,或血糖、24 h尿糖总量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③无效标准: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且血糖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 检验,技术资料使用(%)表示,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为(6.02±0.51)mmol/L,餐后2 h 的血糖值为(9.26±1.59)mmol/L,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为(7.33±1.24)mmol/L,餐后2h 的血糖值为(10.19±2.18)mmol/L,观察组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 的血糖较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结果

2.2 护理效果结果

经本院的分组护理,对照组显效例数为12例,有效例数为13例,无效例数为13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显效例数为20例,有效例数为17例,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率为94.87%。则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护理有效率统计表[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的改变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患者的饮食结构混乱,引起了糖尿病的复发[7-8]。据查,我国目前的糖尿病的复发率达到了3%左右,每年以150 万人次的数量递增,而且在开始的时候不会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一旦出现则难以控制患者的并发症[9-10]。对于糖尿病的护理中通常可以采用健康教育以及生活干预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效果。

从本次实验来看,观察组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 的血糖较之对照组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与戴梅等人研究的全面干预护理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一样,均采用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变化,有利于患者的康复[11-12]。故,采用干预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血糖护理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研究[8]。

综上所述,经过本院的临床分组护理研究,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提升血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食。并且针对血糖患者在前期给予生活干预,切实有效的实现对患者进行护理,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干预效果。

[1]张会民.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1383-1385.

[2]姚小玲.临床路径结合心理干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24):145-146.

[3]王莉.心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8):740-741.

[4]索巧云.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1):118.

[5]刘京菊,沈棫华,吴竹林.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2(5):23-24.

[6]吕洁文,李京花,黄泳红,等.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702-703.

[7]戴梅.全面干预护理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7):109-111.

[8]王立,刘茂芳,曾俞霖.重症颅脑外伤伴高血糖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1):136-138.

[9]张连香.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综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

[10]纪文英,黄泽泓,陈慎仁,等.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2(8):696-698.

[11]胡蓉,吴重玲,朱立场,等.高血压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疗效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1):135-136.

[12]徐丹凤,孙建琴,陈敏,等.膳食替代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调节受损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糖转归的影响[A].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能营养中心,2013:6.

猜你喜欢

空腹例数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