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一个代表中国角逐奥斯卡的法国人

2014-01-09赵晓芹

人物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夜莺法国人迷人

赵晓芹

人物 = P

菲利普·穆勒 = M

P:2014年《夜莺》代表中国内地角逐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外界看来,这为你奠定了深入中国市场的道路。你怎么看?

M:被选取竞选奥斯卡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意外之喜。当我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正在洛杉矶,一个人在推广这部电影。

我在这部电影上花了4年的时间。4年里,我就没干其他的事情。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电影,而是我整整4年的生命。我强调说,我没有为了钱来拍这部电影,整体上来说,我没有赚钱。我拍这部电影是为了表明我对中国的看法,某种程度上来说,表明我有多爱这个国家。

P:《夜莺》对于改变中国在法国人心中的印象有一定的作用,目前你收到怎样的反馈?他们认为你是中国的一个托,还是“啊,中国,还有另一面”?

M:法国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他们很高兴发现了中国的另外一面。没有人以为我是在中国的要求下,拿中国的钱拍的这部电影。如果有人真的怀疑,我可以说我没有从中国政府那里拿一元钱。一切都更为简单:我喜欢中国,我希望展示中国积极的一面,现代化与美丽的风景。

P:你曾迷过不少中国的经典影片,你心目中的好的中国电影是?

M:中国有很多电影我很喜欢,尤其是《红高粱》,它给了我很强的美学上的冲击。从1970年到2000年,有那么多的优秀的中国电影。但是市场的发展让局势发生了改变。

P:你对近年的中国电影有过批判,批判商业娱乐味道过浓,以及不乏急功近利的心理。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你对中国电影人有什么建议吗?

M:今天,我们只能听见一个词:票房。我们完全忘记了电影也是一种艺术。电影院不应该只是挣钱的一种工具。它们也应该是留给艺术,给文化、教育的一个地方。需要找到一个平衡。但是中国变得太快,这样的平衡有一天会到来。

P:你拍的电影中有好几部是关于孩子的,我们发现你有一种强大的刻画童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什么?

M:我和一些孩子拍电影,但是这些电影并不是专为孩子拍的,而是大家都可以看的。

我的电影可能是一种回顾我童年的方式,也可能只是我传达我所在乎的孩子的价值。我没有孩子。

P:2014年让你觉得迷人的场景?

M:我看见一个2岁的孩子在玩iPad,玩得很好。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我觉得那非常迷人。最妙的是那根本就不能解释。孩子本能地与这些新工具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很理性地认为,几年后,都不再会有人用手写字了。再过几年后,谁知道人们是否还写字。

P:如果在2014年末,你有机会在你的国家作一次演讲,你会讲什么?

M:想对法国人说:微笑!生活在世界上最美的国家,你们却没觉察到。

猜你喜欢

夜莺法国人迷人
夜莺
夜莺
法国人的风俗习惯
法国人为什么要“废除”数学?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Joke笑话
迷人的无人机
这儿真迷人
一万种夜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