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八景”文化及对城市景观建设的意义
2014-01-09张年风
张年风
【摘 要】“八景”作为中国传统景观概念的重要范畴,是颇具情趣的文化景观现象。从“八景”文化的概念内涵入手,通过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八景”实例,概括出“八景”包含的三大主要内容,即自然景观、人文胜迹、日常生活景观,从而得出“八景”实质就是出于对栖居环境的审美,是人居环境诗化的文化现象。联系当前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景观都市主义”,并以“沙湖十六景”为例,为武汉市城市景观建设提出一些“八景”设想。
【关键词】八景;都市景观主义;沙湖十六景;武汉八景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这是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荷尔德林在其著名诗篇《人,诗意的栖居》中的经典名句,后来哲学家海德格尔借诠释他的诗来解读存在主义,又以存在的维度来解读诗,最终他把 “人、天、地”与“神”组合成了四重的世界,人,诗意栖居于其中。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如何诗意地栖居了吗?我们还不知道。或许是我们曾经是很清楚地知道,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自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以来,“诗意栖居”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其实,早在千年以前,中国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历代先贤追求诗意栖居的影子,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许多城镇(聚落)的“八景”。
究竟何谓“八景”?“八景”的实质又是什么?“八景”又是如何体现着古人先贤们“诗意栖居”?所谓“八景”,是对一个地方典型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统称,一般以八项最具地方特色的景观组成,并以四字命名。在我国历史上的很多地方,大到一个地域、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村镇、一座寺庙,甚至一个家族,都多有“八景”之说。例如,北宋宋迪的“潇湘八景”①组画,被学界普遍认为是“八景”的滥觞。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此有所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自宋迪开启“八景”文化先河以来,中国不少城市、村镇涌现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八景”实例,其中著名的有北京以“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为代表的“燕京八景”,有南京以“钟阜祥云”、“石城霁雪”、“龙江夜雨”、“白鹭晴波”、“乌衣夕照”、“秦淮渔笛”为代表的“金陵八景”,还有洛阳八景、杭州八景、长安八景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湖十景”,包括“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南屏晚钟”、“雷锋夕照”,这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和祝穆的《方舆胜览》中均有记载,至今仍广为传颂。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最早的“潇湘八景”,还是后来的“金陵八景”、“燕京八景”等,基本上都包含着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自然景观,既包括山川河流、芳草花树等“固态”的自然物质资源,也包括日月星辰、风雪烟雨等变化莫测的自然景象,此外还考虑到了春夏秋冬及晨夕光影的更替变幻,如“潇湘八景”中的“夜雨”、“落雁”、“夕照”、“晴岚”,以及“燕京八景”中的“春阴”、“清波”、“垂虹”(趵突)、“晓月”、“烟树”、“晴雪”,就充分地展现了大地景观的丰富多样及美妙佳境。二是人文胜迹,包括儒、道、佛及地方信仰的建筑遗迹,以及相关思想理念和神话传说,如潇湘八景中的“烟寺晚钟”、洛阳八景中的“马寺钟声”。三是富有地方情韵的日常生活景观,如“潇湘八景”中的“远浦归帆”及汴京新四景中的“樊楼灯火”等。以上三个方面,既是八景构成的主要内容,也是八景的文化精神,集中起来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对大自然美妙风光的热爱;二是对地方人文胜迹及美好生活的彰显;三是表现出景致、诗情、画意、人文之间的息息相通。
可见,“八景”的实质,按照刘晓晖在其《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的观点,“八景”文化就是人居环境诗化的文化现象。有诗人气质的行政长官、风水师、雅士乡绅、文人骚客组成的规划师团队,通过巧妙的组织城市景观,将城市周围的风景林苑、城内的宫园及里坊宅园、寺庙园林和四郊的坛苑有机组织成一个协调整体,使城市处于绿色网络之中。在“八景”的建构上,于自然上水基础之上,更隐含深刻的人文意境。“八景”本身就是处于对栖居环境的审美,是对城市和聚落自然环境的诗化描述。由此可见,“八景”的出现与发展,反映着中国传统城市与聚落中的诗意生存:一个将城市和聚落置于和溶入自然风景、进而将把人类自身的栖居生活与城镇聚落所处的优美的风景景观紧密结合起来,也是人将自己的一颗求善求美的诗心投入到城市和聚落营建之中,最终它将人、山水(自然风景)与城市(聚落)共生、共荣、共乐、共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其中诗意地栖居。
“八景”等地方文化胜迹的形成,离不开景观内外的“人”。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其意正在于此。然而在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景观雷同的危机却越来越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原有的、土生土长的、可以作为地方发展见证的“地方景观”正在迅速的消失,而各种外来的、平常的或奇形怪状的现代景观充斥城市,流行于大江南北或大或小的城市。同时,身陷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更难有机会观赏和体验到自然之美,这一系列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和规划设计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西方城市和景观界出现了一种“主张在城市设计中将自然区域、开放空间和人工建造的实体整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的思想,被称为“景观都市主义”。
“景观都市主义”在城市的演进中尝试引入并确立景观环境的重要地位,期望能够突破传统规划的局限,将自然演进和城市发展整合为一种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不同于将建造体量作为城市决定性特质的传统,景观都市主义着眼于一个更广的视角,在持续演化的城市形态中发展一种动态的规划方向,主张在城市设计中将自然区域、开放空间和人工建造的实体整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系统。
由此可见,西方发起的“景观都市主义”恰好与中国几千年前的“八景”文化不谋而合,都注重自然景观与人工建造的有机交融,从而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栖居。
江城武汉作为中国建城史最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是华夏文化的南方之源。唐朝诗人李白曾有诗言“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江城虽不像南京有“金陵八景”,不像北京有“燕京八景”,也没有西安的“长安八景”,但是江城同样存在比较悠久的“八景”文化,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沙湖十六景”。
自称“沙湖居士”的任桐②,在其《沙湖志》一书中,为方便游人,造势宣传,他从园林风景欣赏的角度,将这片湖泊拟定了“沙湖十六景”:琴堤水月、雁桥秋影、寒溪渔梦、金冢桃花、东山残碣、九峰晨钟、虎岩云啸、卓刀饮泉、泉亭松韵、兰岭香风、青山夜雨、石壁龙湫、沟口夕阳、夹山咏雪、梁湖放棹、鸥岛浴波。其中金冢桃花、东山残碣、卓刀饮泉、泉亭松韵、鸥岛浴波均在今天的东湖风景区内。
沙湖③之美因任桐竭力营造和挖掘,渐为世人所认识。然而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局动荡,政权更迭,普通百姓无暇顾及,加至大水泛滥,对沙湖、东湖的规划设想及建设亦束之高阁。但任桐他们所作的努力,皆是令人敬佩,且有助于后世对城东郊湖群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值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开篇之作—东沙连通工程建设之际,其中很关键的一环就是“沙湖公园”的建设。
此次“沙湖公园”的建设,设计人员将《沙湖志》中任桐提出的“沙湖十六景”作为灵感来源,以大面积植物群落为背景,以游憩道“串”起景观,通过选取“沙湖十六景”中的十景进行提炼加工,形成了新的“沙湖十景”。通过传统或现代化的造景手法,再现任桐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去完成任桐当年“自其(沙湖)湖山风景纵不能尽如西湖,然安知不可作未来之西湖观”的夙愿。
新“沙湖十景”为:石壁龙湫、泉亭松韵、琴堤水月、东山残碣、雁桥秋影、雁山晨钟、兰岭香风、寒溪渔梦、欧岛浴波、沙湖放棹。通过提炼新“沙湖十景”,从而再现任桐的沙湖之美。
武汉作为一座饮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高速迈向现代化的特大都市,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景观建设方面,应该有其独特的风格。
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江、汉水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武汉市内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错落,湖泊库塘星罗棋布,高低起伏,形成了武汉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尤其是龟蛇二山雄踞大江南北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汉代以来即成为交通枢纽,商贾云集;明末清初,汉口为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成为“楚天第一繁华处”,如明末清初诗人吴淇有诗“十里帆墙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就是描写汉正街的繁华景象。汉口清末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因此武汉自古就是商业重镇,素有武汉的人口“九分商贾一分民”的说法。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又成为首义之地。因此武汉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并富有特色。
武汉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有独特的人文底蕴,我们可以试想,在武汉提炼出武汉的“八景”,如以东湖风景区各景点围合形成的“东湖秀色”,以珞珈山以及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风景形成的“珞珈青峦”,以黄鹤楼及蛇山风景为一体的“黄鹤云梦”,以古琴台及琴台文化艺中心及龟山风景区在内的“琴台遗韵”,以楚天台及磨山景区形成的“楚天极目”,以首义文化广场及辛亥革命旧址等组成的“红楼倩影”,还有以归元禅寺、宝通禅寺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景观形成的“法门晓钟”,加上以江湖景观为一体及江面、湖面候鸟等形成的景观“欧岛浴波”等。通过武汉“八景”的创建,充分挖掘武汉的景观潜力,形成既有历史遗迹,又有革命传统的多维纵横景观体系。登黄鹤楼远眺,江城景色一览无遗。晴川阁下,新枝历历;鹦鹉洲上,芳草萋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紫气东来,云集四海英雄豪杰。 [科]
【参考文献】
[1]M·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晓晖.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沈括著.梦溪笔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华晓宁,吴琅.当代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与实践[J]建筑学报,2009(12):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