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优化柚皮苷制备根皮乙酰苯-4' -新橘皮糖苷工艺

2014-01-09刘燕青王严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年5期
关键词:液料实测值产率

刘燕青 ,程 凯,王严飞,刘 松,单 燕,余 勃,陆 豫*

1南昌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6;2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南昌 330047

柚皮苷属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1],主要存在于芸香科植物柚的未成熟果实,它是工业化合成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NHDC)的原料,研究表明NHDC具有强烈的甜味,口感清爽,余味持久,具有极强屏蔽苦味的功效,与其他甜味剂相比具有:甜度高、热量低、甜味慢、时间长、稳定性好、无毒性。对于当今越来越重视健康的社会群体,具有相当大的前景[2-5]。

1973 年Robertson 及其合作者报道了以柚皮苷为原料,大批量生产NHDC,其分三步进行操作:第一步制备根皮乙酰苯-4'-β-新橘皮糖苷(PN);第二步制备新橙皮苷;第三步制备NHDC[7]。在此过程中PN 是个关键的中间体。研究者在第一步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产率只有34%[8],关于第一步国内少有研究且还未有报道具体产率。本文采用了响应面试验设计,对水解柚皮苷制备PN 的工艺进行优化[9],以提高PN 的产率。

1 仪器与材料

DF-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LC-15C 型高效液相(岛津)。

柚皮苷(西安鼎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含量90%以上);PN 标准品自制(见“2.1”项);水、氢氧化钾、盐酸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

2.1 PN 标准品的制备

三口瓶中加入KOH 溶液和柚皮苷,待柚皮苷完全溶解后,加热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反应,加入等体积水稀释,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pH=6.0 ±0.5,加热至75 ℃以上使沉淀溶解,置室温冷却结晶,减压抽滤,真空干燥,得粗品PN。取粗品用pH=6.0 ±0.5 的水加热至75 ℃以上溶解后至室温冷却结晶,抽滤;重复上述方法三次干燥得PN 标准品。

2.2 PN 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Alltech Alltima Silica(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15 ∶85;流速:1.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 μL。

2.3 PN 标准曲线制作

精确称取40 mg“2.1”项下制备所得PN 标准品于50 mL 容量瓶中,用适量的甲醇溶解后定容,摇匀,得0.8 mg/mL 的PN 标准溶液。取前一配好的PN 于另一5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此类推,分别配得0.7、0.6、0.5、0.4、0.3 mg/mL PN标准品溶液。以PN 标准品浓度和HPLC 峰面积为纵坐标,得PN 标准曲线。

2.4 PN 产率计算

通过HPLC 检测,应用PN 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其含量,并用公式:产率(%)=实测PN 含量/PN 理论值×100%,计算各反应所得PN 产率。

2.5 PN 制备单因素实验

以KOH 为催化剂,选用了对产率有显著影响的五个因素,即水醇比、时间、碱浓度、温度、料液比,按照实验步骤以及产率计算方法,计算PN 产率。

2.6 响应曲面法优化

采用Box-Behnken 模型,以时间、碱浓度、温度、液料比、水醇比(V水/V乙醇)为主要的考察因子(自变量),分别以X1、X2、X3、X4、X5表示,并以+1、0、-1 分别代表自变量的高、中、低水平,按方程xi=(Xi-X0)/ΔX 对自变量进行编码。其中,xi为自变量的编码值,Xi为自变量的真实值,X0为试验中心点处自变量真实值,ΔX 为自变量的变化步长,因子编码及水平见表1。

表1 实验因素水平及编码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3 结果与分析

3.1 标准品PN 标准曲线方程及表征

HPLC 测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自制PN 标准品含量达 97.73%。制得标准曲线方程:y=0.030895x+0.923992,R2=0.9921。

图1 自制PN 标准品的HPLC 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 of internal prepared PN standard

PN:黄白色固体,mp.156~165 °C;1H NMR(DMSO,600 MHz)δ:12.36(s,1H),6.03(s,2H),5.34(s,1H),5.14(s,1H),5.09(s,1H),5.03 (d,J=7.2 Hz,1H),4.68(s,2H),4.51(s,2H),3.69(m,3H),3.43(m,6H),3.35(m,2H),3.22(m,2H),2.59(s,1H),1.15(d,J=7.8 Hz,3H);ESI-MS m/z(%):475.8([M+H]-,50)。

3.2 单因素实验

3.2.1 水醇比对PN 产率的影响

固定时间为1.75 h,碱浓度为12.25%,温度为100 ℃,液料比为11.5∶1,考察溶剂对PN 产率的影响。从图2 可以看出,水醇比对PN 产率有显著的影响,水作为溶剂时达到最大值。

图2 水醇比对PN 产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Water-alcohol ratio on PN yield

3.2.2 时间对PN 产率的影响

固定水醇比为1∶1,碱浓度为12.25%,温度为100 ℃,液料比为11.5∶1,考察时间对PN 产率的影响。从图3 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率提高比较显著,1.75 达到最大值。

图3 时间对PN 产率的影响Fig.3 Effect of the reaction time on PN yield

3.2.3 碱浓度对PN 产率的影响

固定水醇比为1∶1,时间为1.75 h,温度为100℃,液料比为11.5∶1,考察时间对PN 产率的影响。从图4 可以看出反应体系碱浓度增大,PN 的产率相应提高,当碱浓度为12.25%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碱浓度升高开始破坏PN 结构。

3.2.4 温度对PN 产率的影响

固定水醇比为1∶1,时间为1.75 h,碱浓度为12.25%,液料比为11.5∶1,考察温度对PN 产率的影响。从图5 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产率相应提高,当反应温度达到100 ℃时最大。

图4 碱浓度对PN 产率的影响Fig.4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otassium hydroxide on PN yield

图5 温度对PN 产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N yield

3.2.5 料液比对PN 产率的影响

固定水醇比为1∶1,时间为1.75 h,温度为100℃,碱浓度为12.25%,考察温度对PN 产率的影响。从图6 可以看出,溶剂的量对PN 产率具有显著影响,当液料比在11.5∶1 时产率达到最大。

图6 液料比PN 产率的影响Fig.6 Effect of solid-liquid ratio on PN yield

3.3 模型建立

表2 列出PN 产率的实测值及其预测值。

表2 实验设计及其结果Table 2 Experimental designs and results

实验号1~40 是析因试验,实验号41~46 是中心实验。零点为区域的中心点,零点实验重复六次,用以估计试验误差。利用Design Expert 软件对表2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PN 产率对自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方程为方程(1)。

3.4 方差分析

该模型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

3.5 显著性检验

该模型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

表3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regression equation

表4 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Table 4 Test of significance for regression coefficient

采用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回归分析见表3、4。当:“Prob >F”值小于0.05 时,既表示该项指标显著,表3 结果表明,对PN 产率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是显著的(P <0.0001),并且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0.9898,校正决定系数AdjR2=0.9816 说明,此模型与实际试验拟合度较好,试验失拟项小,因此可用该回归方程代替真实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6 PN 产率的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根据模型方程(1)所作的响应面图及其等高线图见图7(A~D)。通过该组动态图可评价实验因素对PN 产率的两两交互作用,以及确定各个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

图7 Y=f(x1,x2)(A)、Y=f(x2,x5)(B)、Y=f(x2,x3)(C)及Y=f(x3,x5)(D)的响应面Fig.7 Response surface plots of Y=f(x1,x2)(A),Y=f(x2,x5)(B),Y=f(x2,x3)(C)and Y=f(x3,x5)(D)

图7(A)显示了温度、液料比、水醇比位于中心点,即80.00、11.50、0.50 时,时间和碱浓度对PN 产率实测值的交互影响效应,等高线的形状可反映出交互效应的强弱大小,椭圆形表示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而圆形则与之相反[10]。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碱浓度的增大,PN 产率也随之升高。时间延长到2.00 h 产率达到最大,随后产率下降,说明随着2.00 h 之后产物开始被碱破坏,碱浓度在15%时达到最大,随后对产物的破坏加大,所以最佳反应时间是2.00 h,碱浓度为15%。

图7(B)显示了时间、温度、液料比位于中心点,即1.75、80.00、11.50 时,碱浓度和水醇比对PN 产率实测值的交互影响效应,由图可以看出随着碱浓度和水醇比的升高PN 产率也随之升高。碱浓度在15.00%时产率、纯水作为溶剂时产率最高。

图7(C)显示了时间、液料比、水醇比位于中心点,即1.75、11.50、0.50 时,碱浓度和温度对PN 产率实测值的交互影响效应,由图可以看出随着碱浓度和温度的升高PN 产率也随之升高。常压条件下反应温度在100 ℃时产率最高;碱浓度在15.00%时产率最高,所以最佳反应温度为100 ℃,碱浓度为15.00%。

图7(D)显示了时间、碱浓度、液料比位于中心点,即1.75、12.25、11.50 时,温度和水醇比对PN 产率实测值的交互影响效应,由图可以看出用水作溶剂最佳,温度在100 ℃时产率最高。

利用Design expert 软件,对方程(1)进行分析,求得PN 产率的最大预测值为69.76%,各主要因素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水作为溶剂,反应时间为2 h,碱浓度为15%(w/w),温度为100 ℃,料液比为15(v/w)。对上述方程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开展了10 组验证实验,通过验证实验得到PN 产率的实测值和预测值相似。证明模型是合理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4 结论

本研究利用实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首次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柚皮苷合成PN 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经验证为合理有效的,同时对关键因子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确定出柚皮苷合成PN 最佳工艺条件为:水作为溶剂,反应时间为2 h,碱浓度为15%(w/w),温度为100 ℃,料液比为15(v/w)。

1 Natarajan S,Eveleigh DE,Dawson RH.A nature source for neohesperidin.Econ Bota,1976,30(1):38-38.

2 Castillo J,Benavente O,Del rio JA,et al.Naringin and neohesperidin levels during development of leaves,flower buds,and fruits of citrus aurantium.Plant Physiol,1992,99:67-73.

3 Wen HL (温辉梁),Ouyang ZY (欧阳振宇),Hu XB (胡晓波),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neosperidin dihydrochalcone.China Cond (中国调味品),2008,10:70-73.

4 Sun ZG (孙志高),Huang XG (黄学根),Jiao BN (焦必宁),et al.Studied on the distributing of main bitter components in citrus fruit and the debittering technology of orange juice.Food Sci(食品科学),2005,26:146-148.

5 Zheng JX (郑建仙).Functional Food Additive.Beijing:Chinese Light Industry Press(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6 del Rio JA,Ortuno A,Marin FR,et al.Bioproduction of neohesperidin and naringin in callus cultures of Citrus aurantium.Plant Cell Rep,1992,11:592-596.

7 Robertson GH,Clark JP,Lundin R.Dihydrochalcone sweeteners:preparation of neohesperidin dihydrochalcone.Ind Eng Chem Prod Res Dev,1974,13:125-129.

8 Ambati P,Ayyanna C.Optimizing medium constituents an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citric acid production from palmyra jagger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2001,17:331-335.

9 Muralidhar RV,Chirumamila RR,Marchant R,et al.A response surface approach for the comparison of lipase production by Candida cylindracea using two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Biochem Eng J,2001,9:17-23.

10 Krbechek L,Inglett GE,Holik M,et al.Dihydrochalcones.Synthesis of potential sweetening agents.J Agric Food Chem,1986,16:108-112.

猜你喜欢

液料实测值产率
污水厂污泥产率随季节变化研究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CeCl3和CeO2对松木屑的催化热解作用研究
常用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原煤深度解离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
市售纯牛奶和巴氏杀菌乳营养成分分析
一种基于实测值理论计算的导航台电磁干扰分析方法
新型多功能饮品复合调配分离瓶的研发
Chemical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Zinc Halide/PPh3/n-Bu4NBrNBr
混砂机液料流量的精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