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冕则微”吗

2014-01-09孙殿友

散文百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施展德才老先生

孙殿友

一次去拜访我的好朋友,他拿出一对镇尺给我看,上面镌刻着一位河间耆宿赠给他的对联。我的朋友是当地知名书法家,说身份,算是农民。对联是这样的——“无冕则微骨犹傲,为墨浩瀚气亦雄。”联写得不错,巧妙地把朋友的笔名和名字都镶嵌其中,也把朋友的身份和擅长、性格等写了出来。对这位老先生虽没有多少接触,但我十分尊敬他的德才。欣赏这副联的同时,我觉得上联中的“微”字值得推敲。一提出来,朋友也说有相同的看法。难道“无冕”“则微”吗?不是的,肯定不是的。我的朋友是有能为之人,只是无冕罢了。

可什么词更恰当呢?我们一时都想不出来。朋友说:“请你想个更合适的词。”

晚上无琐事,我费起了心思。

“无冕”当然是没做官的意思,常言说:无官一身轻。(这里暂不讲忧民忧君之高论)应该更逍遥,更洒脱。现在人们称记者(文人)是无冕之王。既然也是“王”,那应该是自在、洒脱、逍遥之意。而无冕之王的称谓应该与宋朝著名词人柳永“才子词人,便是白衣卿相”有渊源,或者说是一脉相承的,我想应该是。既然是,就本着这个意思去想个更合适的词吧!首先想到了“清”,不妥;又想到“静”,不妥;又想到“安”、“明”、“闲”等,都不妥。干脆搬出词典找带心字旁的词,找到了“怡”、“惬”等,也不满意。整个晚上把心思都用在这里,也未吟妥一个字。

第二天,正事之余再拟,又想到了“逸”字,觉得这回有点接近,不是吗?做为一个文人,一般都有理想、有抱负,想出世为官,干一番事业,但“明代暂遗贤”的情况是难免的,并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能得到一个施展的机会,正像我在一首小诗中写到的那样——“德才加机遇,抱负得施展”。机遇非常重要,没有机遇就得不到施展。得不到施展怎么办呢?不“牢骚太盛”,也不“怨天尤人”,而心态平和,就是“逸”——安闲、飘逸。

到这儿,我又想起了“隐”,而由“隐”又想到“藏”——忽然想起几句词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的结束语。这首词是苏轼在赴密州路上写给其弟子由的。词中回忆兄弟俩“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曾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实现“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政治抱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于是末尾写出上边几句,把一个成熟而有些失意的文人心态写得生动形象。查书才知其中的“用舍”和“行藏”又是从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转化而来(谫陋、惭愧!)。至此顿悟,灵犀点通,真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论语上的“舍之则藏”用在这里——“无冕则藏骨犹傲”,不是再好不过了吗?想出这个词来,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第一时间,把苦苦思索这字的过程告诉朋友,朋友也十分认同。他说:“这一改,词意恰当,又用了典,无懈可击,妙哉!”

我说:“须转告老先生,得到允许再改过来,如老先生不同意,那就还用原来的。”

猜你喜欢

施展德才老先生
怀臧克家老先生(外七章)
画家 孙德才
孙德才·美术作品欣赏
绿洲里的老先生
100万只猫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
躬耕教苑 德才双馨
吴德才
变“废”为“宝”施展错题“魅力”
改善训练条件 为官兵施展拳脚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