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营销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4-01-04张艳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46
■ 张艳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南京 210046)
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正逐步跨入社区时代,虚拟社区正成为互联网创造价值的重要元素(王德胜,2013)。虚拟社区是指有共同价值观或者兴趣的人,以网络为媒介聚集在一起,成员之间进行互动,遵守一定的社区标准和原则。虚拟社区作为网络交流的新方式,已经成为休闲娱乐、获取资讯、分享信息的重要场所和渠道。对于管理者来说,虚拟社区经营的热点问题,就是如何挖掘社区的商业价值。许多学者对虚拟社区如何盈利和实现商业价值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结果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Frank &Stephen(2001),Bressler(2000)等认为,在社区内建立以盈利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收取交易、广告等费用,是实现社区商业价值的重要路径。然而,Gupta &Kim(2004)、徐小龙(2010)、常亚平(2011)等人则指出,把虚拟社区作为营销建设和品牌推广的平台,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商业价值。
综上所述,第一种观点是通过社区交易或广告实现盈利,但过于狭隘的盈利渠道不能充分发挥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第二种观点将社区作为营销建设平台,是实现社区商业价值的创新。然而,社区营销价值的实现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在虚拟社区内构建营销平台?这些问题在现有文献中鲜有得到关注。为此,本文从个人和社区层面,对社区营销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虚拟社区成员的行为和认知分析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以消费者行为为依据。企业只有了解社区成员的行为和认知特点,才能进行社区营销活动。所以,本文首先就社区成员的认知和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成员的线下联系、社区参与年限、感知社区内容价值、感知知识共享价值,分别对社区营销价值产生的影响。
(一)线下联系(off-site communication)
成员参与社区公共论坛被认为是线上交流(on-site communication),线上消息传播的形式是从一个向多个。在虚拟社区之外,成员通过电话或者邮件联系的方式,被称为线下交流(off-site communication)。King等表示,近一半的对虚拟社区迷恋的人会选择和其他成员电话联系或者见面。成员在社区内建立私人联系,之后有意愿在社区外建立个人联系。Chiu &Shih(2011)认为,线下联系是个人间、一对一的交流,线下联系更有利于成员之间建立联系和汲取信息,能够强化虚拟社区关系建立的进程。所以,虚拟网络空间的交流并不能够完全取代个人间、一对一的交流方式。
因此,线下联系使得成员对社区及其成员更加信任,有利于成员和社区之间关系建立,从而对社区营销价值的实现产生正向影响。
(二)社区参与年限(experience)
虚拟社区具有虚拟性、不受时空限制、开放性等特质,这决定了虚拟社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人们要想了解虚拟社区的复杂性,必须亲身参与(Lawrence,1995)。成员通过参与社区,会对社区的运作机制更加了解。赵玲等(2009)指出,有较长会员身份的成员,更愿意积极融入到虚拟社区。当成员刚刚参与社区时,他们只是社区内的旁观者。随着参与时间的增多,成员才会真正把自己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参与社区互动,如在公共论坛发帖等。
所以,本文认为,当企业开展社区营销活动时,和刚加入社区的新成员相比,老成员更倾向于积极参与,为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
(三)感知社区内容价值(perceived value of site content)
社区规模不断成长,这种成长主要依靠成员互动产生的内容的吸引力。然而,只有成员互动产生社区内容是不够的。对于社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社区组织者要持续注入有价值的新内容。社区内容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网络信息量大而繁杂,对信息需求者造成干扰,社区能够从大量网络内容中筛选出有意义的,实现对信息的过滤和整合,为成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持续注入新内容的社区,才能够维系现有成员并吸引新成员的加入,同时,新成员的加入,也为社区注入活力,有利于社区的发展。社区提供的内容,有时是成员在其他渠道无法获得的。所以,成员感知到社区内容价值,对社区产生信任和依赖。此时,消费者更可能会对社区营销建立信任,从而使得社区营销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四)感知知识共享价值(perceived value of collectively held knowledge)
杨兴凯等(2013)表示,虚拟社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成员间知识共享的水平。通过互动交流,社区成员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从而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研究表明,知识共享是促成社区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虚拟社区要想发挥价值,必须依靠自身产生共享知识的能力,因为集体知识共享能够增强成员信任,有利于社区关系的良性发展。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会对消费者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图1 理论研究框架图
成员感知到社区共享知识可以给自己带来价值时,往往会对信息提供者产生信任。此时,企业开展社区营销活动,宣传产品信息和知识,更加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赞同,取得良好的社区营销效果。
虚拟社区的属性分析
除了成员认知和行为差异,作为客观环境要素的社区属性亦会对社区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属性的差异导致不同社区会产生不同的商业价值。笔者具体分析社区规模、社区延展性、社区管制性对社区营销价值产生的影响。
(一)社区规模(membership size)
虚拟社区具有一定的规模,社区的规模和其成功运作有相关关系。Armstrong等人指出,虚拟社区要保证成员数量在临界范围内,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商业效用。也就是说,社区规模和商业价值之间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临界成员数量内,成员扩张可以增强社区价值,但是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成员扩张会降低社区的效用价值。这是因为,社区规模的过度增大,会减弱成员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形成社区内相互信任的氛围(楼天阳,2011)。所以,当社区成员数量达到临界点时,社区不适合继续接受新的成员,否则会带来混乱。Rothaermel &Sugiyama(2000)表示,社区成员的持续增加给社区带来混乱,这直接减少老成员在社区内的参与行为。所以,本文认为,社区规模和社区营销价值呈现倒置“U”型关系。
(二)社区延展性(scalability)
Arthur等(1996)指出,社区的成员数量不需要受到限制,成员数量和社区价值之间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这一观点,和社区成员数量须维持在临界范围内的说法相矛盾。那么,成员规模扩大,对社区商业价值的实现来说,是优势还是劣势?实际上,这要取决于社区的延展性(scalability)。虚拟社区的延展性,体现为社区能够适应不断扩张的成员数量的能力。可扩展性的社区,可以被划分出子社区,专注于讨论某些专门领域。比如,管理者可以将虚拟旅游社区细分为国内和国外旅游专区。谷斌等(2014)认为,分类管理社区将用户细分,能够了解每类用户的特征,使其粘滞于社区内,提高社区满意度。所以,如果虚拟社区具有可扩展性,它就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成员数量,从而帮助企业接触更多的消费者。所以,社区延展性有利于社区商业价值的实现。
(三)社区管制性(levelof management)
Gefen等人将组织管理变量抽象的设定为“结构保证”(structural assurance)。所谓结构保证,主要是指虚拟社区中存在的一些规章和制度。成员对这些结构保证的感知,能够提升其对在线社区的信任(钱明辉,2013)。然而,Orr 等在研究中指出,社区实践(community practice)产生的价值,可能会被社区组织者的过度管理所破坏。社区成员在感受到自己被过度管理时,通常会产生抵制学习、工作和创新的行为。并且,Brown等的研究表明,半结构化的组织要优于管理的太多或者太少的组织。这意味着,管理的太少会造成虚拟社区的混乱,管理的太多会破坏社区内的信任、关系建立以及知识共享意愿等。适度的网站管理能够促进社区作用的发挥,网站管理者要制定好社区的游戏规则。社区管制性和社区营销价值之间呈现倒置“U”型关系,适度管理的社区才能发挥最好的商业价值。
结论和管理启示
综合以上论述,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线下联系和社区参与年限反映了个体与所在虚拟社区的融入关系,消费者融入虚拟社区的行为会影响到其接受社区营销信息的强度,最终影响社区营销的效果。成员的认知基础通过感知社区内容价值和感知知识共享价值来体现,反映了社区交流的重要性。另外,社区属性差异通过社区规模、延展性和管制性来反映。
本文的管理启示,主要针对社区管理者和企业两部分:第一,对社区管理者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丰富成员互动的内容和形式。组织者不能只强调社区内互动,还要鼓励成员线下联系;重视老成员的参与,培养意见领袖。面对社区营销活动,和新成员相比,老成员通常做出更积极的响应。企业可以将信誉度较高的老成员培养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参与和支持,能够起到口碑营销的良好效果;注重社区内容的更新。为了维系现有成员和吸引新成员,社区组织者要不断更新社区内容;适当管理社区。管理者不能对社区放任,也不能管理过度,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推动,营造良好、有序、和谐的社区氛围。第二,对企业来说,在网络发展与迅速普及的时代,企业要加强对虚拟社区的重视,为消费者建立联系企业的合理渠道,也为自身进行品牌和产品知识传播建立平台。研究表明,消费者参与虚拟社区对其品牌知识、品牌态度和品牌购买意愿等产生影响。虚拟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关系质量。因此,“将虚拟社区创建为营销平台”才能深度挖掘虚拟社区的商业功能。另外,经分析认为,社区成员的认知和行为与社区营销价值实现有关。企业的社区营销策略必须以成员行为规律为依据,要弱化营销活动的商业性质。企业通过和消费者的互动,将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传播给消费者,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企业把营销活动融入到消费者成员参与所在社区的过程,让消费者成员参与和完成营销过程。
1.B.Mahadevan.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J].Califi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42(4)
2.钱明辉,王川.虚拟社区在线信任研究新进展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5)
3.谷斌,徐菁,黄家良.专业虚拟社区用户分类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5)
4.Chiu C M,Shih F J,et al.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Expectancy Disconfirmation and Justice Theorie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1,35(1)
5.涂剑波,张明立.虚拟社区中的互动对共创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11)
6.Koh J,Kim.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4,13(2)
7.徐小龙.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实现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
8.Hagel,Armstrong.Net gain: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J].The McKinsey Quarterly,1997(1)
9.刘龙.关于网络经济中虚拟社区与品牌塑造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2(9)
10.楼天阳,陆雄文.虚拟社区与成员心理联结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认同与纽带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2)
11.赵玲,鲁耀斌,邓朝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虚拟社区感研究[J].管理学报,20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