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蜀锦文化遗产 传承手工织锦技艺——贺斌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4-01-04

四川劳动保障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织绣蜀锦织锦

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职工贺斌,现年50岁,中国蜀锦织造工艺大师。

贺斌师从蜀锦织造艺人陈鑫明、徐建清,经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掌握了蜀锦织造全套技艺,且擅长挽花、丢梭、装造、安装、打线综、扎筘、挑花节本等蜀锦手工传统技艺。贺斌从学习蜀锦织造技艺开始,就下定决心要做蜀锦织造的传承人,把沉淀千年的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下去。通过30多年对传统蜀锦手工织锦技艺的学习和研究、整理、总结,掌握了一套传统蜀锦手工技艺,从而为继承和保护蜀锦文化遗产奠定了扎实基础。

1982年至今,贺斌先后整理恢复研仿织出明清年间流传的“坐龙锦”,元、明时期的“灯笼锦”“百子图”,宋代的“红地八答晕锦”,唐代时期的“对马纹锦”“蝶纹锦”“花鸟纹锦”“联珠狩猎纹锦”,现代的三星堆金面罩锦、熊猫锦、川剧脸谱锦、凤穿牡丹锦等纹样。其中贺斌所创作品“灯笼锦”“熊猫锦”已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收藏。

2003年开始,贺斌加入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手工织造与带徒传授工作。他招聘了3 位年轻学徒,根据每个学徒不同的学艺阶段,指导其提升操作技能。经过耐心细致的口传心授,学徒现已能独立操作。2011年贺斌又开始带第二批徒弟,为保护和传承“蜀锦织造技艺”培养生力军。同年,在公司全力支持、配合下,成功筹建贺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带徒授业、保护和传承蜀锦技艺做出贡献。

在贺斌主导下,成都蜀锦织绣有限责任公司多方调研、学习,成功复制打造出五台手工织机。

2006 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国家评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5月,贺斌被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授予“青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继承人”称号;同年,贺斌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月,在首届四川民间工艺百家评选时,贺斌被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四川十大民间艺术家(蜀锦)称号。2010 年9 月,“蜀锦织造技艺”作为“中国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贺斌深知做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重要性,更知道自己作为该项目的省级传承人所肩负的责任。

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成都蜀锦织绣公司全力支持和配合贺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工作,积极恢复手工织锦传统技艺,积极宣传蜀锦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蜀锦,广招学徒传授技艺,在生产工艺上进一步探索求新,力求将传统的生产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蜀锦的产品不断开拓创新,为保护和传承蜀锦织造技艺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织绣蜀锦织锦
浅析蜀锦的创新运用
民间工艺介绍(六十)
——贺斌和他的蜀锦织造技艺
“丝绣华章——清华藏珍·织绣展”展览
新媒体环境下金秀瑶族织绣艺术传承发展问题及对策*
瑶族织锦
木芙蓉
织锦古韵(七绝)
东正,与织绣拍卖同成长
乾隆时期的藏传织绣佛像
汉代织锦图案的排列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