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与现实考察

2014-01-03张德化胡月英

当代经济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马克思

张德化 胡月英

摘要: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了研究,阐释了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驱动力。一个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也伴随着农民社会关系的转型。梳理和挖掘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可以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农业劳动力;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6-008-05

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成熟的现代经济国家的历史经验,也是当代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的经济实践。马克思在其经典著述中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的深刻而全面的阐释,为我们探索和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理论借鉴。党的十八大从农民与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现阶段“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导致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少,资本、技术投入不足,农业基础条件薄弱,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竞争力和比较利益下降。

梳理和挖掘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而且可以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产生时代背景

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考察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的产生背景,有助于对这一思想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1.工业革命带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变革

西方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1760年代的英国,直到1830~1840年代才宣告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了以蒸汽机为动力、以机器体系为生产技术基础的近代大工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巨大飞跃的同时,也使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在造成工人‘过剩方面却发生了更为强烈的作用,而且没遇到什么抵抗。”“在农业领域内,就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来说,大工业起了最革命的作用。”产业革命创造出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在人数上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阶级。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使工人无产阶级的力量得以壮大的同时,也加深工人与农民的联系,不断地改变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比。

2.资本主义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对立加剧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总数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的50.2%,城市的快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城市成为拥有大量资本和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资本扩张使生产工具、资本、需求和享乐集中起来,财产也逐渐聚集在少数人手里,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人口不断地流往城市,农村人口由于租地集中、耕地转化为牧场、采用机器等原因而不断地‘变得过剩,农村人口因小屋拆除而不断地被驱逐”,造成农村人口流离失所,并时刻面临疾病和饥饿的威胁,“这种情况也许比几世纪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糟。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来,这种祸害更迅速滋长了,目前村民的居住条件简直糟糕透了。”资本主义城市化过程,就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血泪史,城市扩张造成乡村衰落、城市病态以及城乡尖锐对立和冲突。英、法等国城市化中农业劳动力悲惨的移民现象,成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本质的切入点。

3.经济周期对农业人口流动的影响日益加深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开始发挥作用,在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支配下,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变得愈加尖锐,经济周期性的更替是矛盾的突出表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就业人口在资本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波动,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也相伴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果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吮吸足够数量的剩余劳动的权利”,那么,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建立,经济周期可以更加自由、更大规模地吸引或延滞农业剩余人口,造就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人口流动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日益加深。

二、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从人类演进的宏观视角,站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高度,根植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运行规律,深刻地揭示和概括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历史根源,科学预言了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农村的巨大变迁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

1.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传统农业是“在劳动孤立地进行和劳动的社会性不发展的情况下,直接表现为直接生产者对一定土地的产品的占有和生产。”属于以自给性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典型的“维持生计的农业”。他同时指出:“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这种分散落后的经济形式终将被历史所淘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旧的社会制度,通过市场交易将农业生产各要素和产品作为商品纳入农业领域,“使农业合理化,从而才使农业有可能按社会化的方式经营。”“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依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地减少,…,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级的队伍,经常等待着有利于这种转化的条件。”

在工业化已经越来越向农业领域渗透的进程中,小块土地所有制不再成为农民富裕的条件,反而成为了农民贫困的一个根源。“‘拿破仑的所有制形式,在19世纪初期,原是保证法国农村居民解放和富裕的条件,而在这个世纪的过程中却已变成使他们受奴役和贫穷化的法律了。”农业工业化和规模经营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并将大量农业人口从封建宗法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产业工人或农业工人。

2.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

“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成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农业由社会最不发达部分的单纯经验的和刻板沿袭下来的经营方法,在私有制条件下一般能做到的范围内,转化为农艺学的自觉的科学的应用。”这表明,“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的、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迫使妇女和儿童也参加田间劳动,使工人的年龄不断下降。一旦妇女和儿童被大规模地使用,这又会反过来成为一个新的手段,造成农业中男工过剩,并使他们的工资下降。”“许多工人不得不到村镇和城市里去寻找栖身之所。”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描述到:“1846年,法国城市人口占24.42%,农村人口占75.58%;到1861年,城市人口占28.86%,农村人口占71.14%。最近5年来,农村人口所占的百分比又大为减少了。”

马克思在1853年《强迫移民》一文中描述当时英国的农业移民现象时指出:“现代的强迫移民,情况则完全不同。现在,人口的过剩完全不是由于生产力的不足而造成的;相反,正是生产力的增长要求减少人口。借助于饥饿或移民来消除过剩的人口。现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由于在生产中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居民被从农业地区驱逐出去,同时人口在工业城市集中起来,我这里所谈的不是由淘金狂引起的移民,而是由于大地主占有制和土地的集中,由于使用机器耕种土地和大规模采用现代农业耕作法而引起的强迫移民。”

3.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根本驱动力

从表象看是机器排挤了农业劳动力,促使农业劳动力出现过剩,但就本质来说,资本积累才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驱动力。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指出: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增加,对劳动力需求增大,即使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但劳动力需求总量是增加的,因此城市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工人。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

“劳动力必须不断地作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并入资本,不能脱离资本,…,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转化为牧场,采用机器不断产生过剩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随着一部分农村居民的游离,他们以前的生活资料也被游离出来。这些生活资料现在变成可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被驱逐出来的农民必须从自己的新主人工业资本家那里,以工资的形式挣得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国内农业提供的工业原料也同生活资料的情况一样。它转化为不变资本的一个要素。”这些从土地上分离出的农民,他们来自于农村,“来自农村而大部分在工业中就业的居民阶层。他们是资本的轻步兵,资本按自己的需要把他们时而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资本主义生产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它还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再生产雇佣工人阶级,把绝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变为雇佣工人。

4.农业劳动力转移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

马克思在谈到大工业对农业和农业生产当事人社会关系上引起的革命时指出,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水平不同,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路径是不一样的。“在剑桥郡和萨福尔克郡,最近20年来耕地面积大大扩大了,而在这一时期农村人口不但相对地减少了,而且绝对地减少了。在北美合众国,农业机器目前只是潜在地代替了工人,也就是说,它使生产者有可能耕种更大的面积,但是并没有在实际上驱逐在业工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领农业领域的深度越深,农业中转换为可以自由利用的劳动力就越多,例如1861年英格兰的《国情普查》显示:1851年全国城市580个,农村人口与城市差不多相等,到1861年农村区域人口仅增加6.5%,城市人口增加17.3%,这一差别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英国,由于第二、三产业和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强,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美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则有限。马克思在论述爱尔兰资本积累对农业人口的影响时写到:“在工业国的英格兰,工业后备军是从农村得到补充,而在农业国的爱尔兰,农业后备军则是从城市,即被驱逐的农业工人的避难所得到补充。在英格兰,过剩的农业工人转化为工厂工人,而在爱尔兰,被驱逐到城市里去的农业工人,虽然对城市的工资形成压力,但仍然是农业工人,并不断地送回农村去找活干。”

5.农业劳动力转移引发农村社会关系的转型

在马克思看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并不只是简单的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和产业转移,它必将引起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所以农业人口转移过程也是农村、农民社会关系转型的过程。他通过对英国、法国和德国农业和农村的研究发现,农民内部的社会流动和分化使农村居民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一个是富裕农民阶层,他们由大土地占有者、大租佃农、大农和中农组成,属于农村资本家阶层;第二个阶层是小农阶层,这个阶层拥有农民的大多数,因而是农民阶级的主体,他们拥有小块土地、自我经营,是小私有者,同时也是劳动者;第三个阶层是农业工人阶层,主要在农业工厂打工生活,属于典型的农村无产阶级。“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内部分层是伴随着资本渗透农业进程自然分化的结果,对社会阶级阵营进行了新的调整,整个社会阶级逐渐分成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为整个资本主义埋下了“剥夺剥夺者”的革命种子。农民被彻底剥夺生产资料,成为大工业需要的劳动力商品,从农民的贫困转化为工人的贫困,阶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三、现实启示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深刻的论述,今天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对于指导和顺利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充分认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目前农村劳动力约4.7亿多。已经转移到城乡非农就业约2.2亿,按照农业专家的估计,未来农业适度就业规模应该在1.8亿,也就是说还要从农村转移出7000万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我国“三化同步”建设,重要前提就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城镇及第三产业还难以吸纳大量农民工;同时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将是长期和艰巨的。

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科技和现代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物质基础。只有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剩余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转移才有可能性。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替代与创新,表现为技术、土地、劳动、资本和生产的组织管理最优化。更加高效配置资源,发展集约农业和规模化经营,实现“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土地”,把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没有农业现代化,那么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只会是马克思描述的“强迫移民”,必然会引发社会问题,上个世纪拉美国家脱离实际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是沉痛的历史教训。

3.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是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路径就是由农村进入城市。城市的工业、服务业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的可能,但未来城市绝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断丧失,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工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口能力不断下降;此外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对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带来严峻的挑战,城市病和环境恶化,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充分利用产业升级和地区转移机会,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工业化,增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能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服务业,增强人口吸纳能力。可见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4.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要素市场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强调:农业“增长的关键在于获得并有效地使用某些现代(从贫穷经济中人民的经验来看就是非传统的)生产要素……持续增长便主要依靠向农民特殊投资,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我国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并没有显现其优势,农村劳动力价值低,同工不同酬,乃至拖欠工资现象普遍存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适时普及高中教育;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打破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要素市场,不仅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同时也促进更加优质的劳动力等要素流向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消除城乡差别。

5.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转型

伴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内部出现职业和阶层的分化。农民阶层分化体现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既有代表对农村和土地财富的追求,也有代表对城市工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应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并满足他们的愿望,积极推进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实现农民在医疗、保险、就业和民主管理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经营组织创新,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杨玉华.马克思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评论,2007,(2).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

[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18.

[8]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6.

[10]杨守宝.论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理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33.

[12]张德化.马克思恩格斯反哺农业思想及当代价值[J].经济问题探索,2012,(6).

[13]罗正月.马克思小农经济思想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9,(4).

责任编辑:郑洪昌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