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4-01-03刘洁红
刘洁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绩效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试着从信息技术教学的角度出发,以《计算机病毒》一课为例,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并从中悟出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误区,把握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教学案例 绩效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313-0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步入了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曾做过一个关于“人类所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心理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应用长期探索、实践与反思的结果。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和综合性。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广大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根据我们课题组对全市多所学校的调查发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师涵盖了所有学科。特别在公开展示课上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师达90%以上。绝大多数学生也非常喜欢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如何具体理解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如何具体实现这种应用,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往往会带来不同的作法。过去,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流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来改变自己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填鸭式教学”,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意识的落后,最终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信息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潜力,难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规模绩效。要达到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绩效最大化,关键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呈现方式。让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
本着这个主流与思想模式,笔者以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及预防》一课为例,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探索l生绩效研究。希望从信息技术专业学科的角度,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将本课主环节呈现如下:
【课程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六章第一节《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二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三是常见的杀毒软件。这课内容以理论为主,比较抽象,平铺直叙的讲解恐怕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喜好特点,在认真解读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作了适当的重组,把教学内容重置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如何对付计算机病毒?三个内容做到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教学过程】
步骤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幽默动画《超级厉害的电脑病毒》
http://v.ku6.comJshow/ija-48RFr3sdWkoh.html?loc=couce_tuijian
设计意图: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引入相关视频动画,模拟真实环境,利用视觉、听觉和多种器官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主题——计算机病毒。
步骤二:对比理解,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1、观看“生物病毒”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yVweFGXX10/
用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作为对比,通过对话,讨论方式展开课程教学:
2、教师设疑:通过刚才视频片段和我们所了解的生物知识,我们发现,生物病毒是通过破坏人体的正常细胞,使人出现各种不良病症的。那计算机病毒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第一个动画视频,形成对比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有害程序。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展现微观世界的奥妙,使学生更容易形象地构建起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步骤三:自我归纳,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1、教师以故事形式描述计算机病毒的来源,指出它与生物病毒存在众多相似之处,引导学生以“感冒病毒”为例总结出生物病毒的特点,引发对计算机病毒的思考。
2、学生通过自身经历或网络资源了解,讨论、分析、归纳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设计意图:从身边熟识的事物说起,层层引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较之屏幕更具亲和力。学生主动探讨、分析问题,把握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步骤四:实例感受,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
1、实例剖析“熊猫烧香”和“CIH”两大计算机病毒犯罪案例,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病毒蔓延的飞速及其造成的巨大影响,留下深刻印象。
2、再次归纳补充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有害程序。
设计意图:在传道新知的同时,结合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健康、文明、安全上网的信息素养。
步骤五:任务驱动,注重对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团队精神的培养。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日常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
2、任务布置:分析、目查目己的字生机并进行思考、交流:
(1)你的学生机都做了哪些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2)如何知道你的电脑里有没有病毒?试查杀一下。
(3)除了学生机自带的杀毒软件,你还知道有哪几种常用的杀毒软件?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协助交流,使学生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里,通过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重在预防,其次是查杀。并讨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具体办法,了解一些著名的或用过的杀毒软件。
步骤六:教学反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屏幕转播,把学生讨论和实践的结果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来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当堂当众的即时教学反馈,一方面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增进学生间的交流,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使研究突显过程化,更多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步骤七:拓展学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通过Internet了解几种大型杀毒软件及它们特点。
设计意图:与知识性课程结合的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储存量大,媒体资源丰富,检索方便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根据教学要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对现有的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实现对知识信息的不断累加,梳理和组合。
几点思考:
1、本节课秉承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适当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围绕“计算机病毒”这一中心步步递进,层层引入。另外在教学环节的过渡中特别讲究紧扣性,环环相连,较好地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现有的配备条件安排教学活动。如:本节课的教学反馈部分,我们通过软件屏幕转播学生的实操结果。但是如果没有这个配备资源的话,我们可以选用投影仪或者辩论会等形式,同样能收到良好的反馈效果。
3、无可否认,在本节课中,教师在课堂上还是起了严格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但是,学生信息基础的参差,固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得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一蹴而就。诚然,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能够用作绩效工具,探究工具,获取信息资源、处理信息、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工具,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它不能包办一切。在实际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要走出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整合课”,切忌以“演示为主,李代桃僵”的新型填鸭式教学。如何把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学科教学还有待教师们去进一步探究。我们应当在不摒弃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作用的同时,合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始终把握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实施分层次、重实效的整合。使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应用上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