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监测的软质岩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研究
2014-01-03金海元
金海元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
近20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山区新建的铁路工程不断增加,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铁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深挖方路堑高边坡,有的高达数十米,因此,对边坡工程的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路堑高边坡的设计阶段及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稳定安全性值得关注。向莆铁路福建段内的尤溪车站软质岩路堑边坡最高达70余m,根据相关文献和规范[1-3]进行了边坡设计,采用了桩板墙和框架预应力锚索等进行了边坡支挡。同时,针对边坡的变形及支挡结构的受力等进行了监测设计[4,5]。文章通过对边坡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1 概述
向莆铁路尤溪车站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西南方向的西城镇,属于剥蚀低山区,山坡自然坡度30°~45°,山间谷地呈狭长带状分布,纵坡起伏大。出露基岩为侏罗系下统粉砂岩、砂岩,以钙泥质胶结为主,局部夹砖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全~弱风化。岩层产状230°∠25°,岩层走向143.57°,视倾角25.0°。受溪口 -秀溪区域断裂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强风化层厚>20 m。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较发育[1]。
尤溪车站DK395+020.00~DK395+240段路堑右侧边坡为深挖方高边坡,边坡最大设计高度约72 m,采用台阶式边坡,共有7级,坡率1∶1,采用压力分散型框架锚索进行边坡支护,框架梁内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边坡防护。最下级边坡采用锚索桩板墙结构支护,台阶式边坡每隔10 m一级平台,平台宽2.0~4.0 m,如图1所示。
图1 DK395+0.0~DK395+240.0右侧边坡正面
2 边坡安全监测布置
边坡安全监测本身是一套完整的体系,边坡监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评价边坡在施工期、运营初期和正常运营期提供所需要的资料,监测边坡时空域演变信息、诱发因素等,最大程度获取边坡各种状态下的有效数据,应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估。
2.1 边坡监测的主要内容
边坡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变形和应力监测。
(1)边坡变形监测,包括浅层和深层变形。
(2)边坡应力监测,包括边坡内部应力、支挡结构应力测试。
2.2 边坡监测方法
(1)钻孔测斜仪可以监测岩体深部位移,而且由于其测点沿深度方向连续布置,对垂直埋设的测孔而言,可以近似地获得岩体沿深度方向上的连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考虑到边坡地形条件的限制,本项目采用钻孔测斜仪,监测深路堑边坡开挖支护过程中,边坡岩体内部水平变形,以此监测分析高边坡岩体的变形机理。
(2)边坡内土压力监测采用智能记忆型土压力盒,安装在桩背,从桩顶到桩底每隔一段深度埋设土压力盒。
(3)锚索受力监测采用三弦智能型穿心式力传感器。
2.3 边坡监测元器件布置
根据上面边坡监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向莆铁路尤溪车站路堑边坡典型断面上布置了测斜孔、锚索测力计以及桩后土压力盒以监测边坡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典型监测断面如图2所示。
图2 典型断面监测元器件布置
3 边坡监测成果分析
3.1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成果
随着每级边坡的开挖施工,在测斜孔的设计位置安装了测斜管,经过近3年的监测得到了大量的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成果。以DK395+110断面线路右侧39.84 m处的水平监测成果为例(图3),分析边坡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
图3 DK395+110右侧39.84 m处测斜曲线
图3中位移为垂直边坡向水平相对位移,垂直边坡向左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每级边坡位移大部分出现在边坡的上部,从上到下位移不断减小,变形区域主要集中在各级平台下10 m范围内,夏季雨期监测到的位移值略显偏大,随着边坡的开挖和边坡高度增加,位移逐渐增加[6]。边坡最大水平位移量51.9 mm,发生在DK395+110右侧39.84 m处,即最下一级边坡处。其他部位位移量为10~30 mm。
总体上,随着边坡的开挖,边坡不断向临空面方向产生位移,随着边坡的开挖及边坡高度的增加,位移量不断增加,但随着边坡开挖完成,边坡位移变化率越来越小,受边坡开挖施工及夏季雨期的影响,边坡位移变化有一定的波动,但截止到2013年6月,位移基本不再发展,边坡已经趋于稳定。
3.2 预应力锚索应力监测成果
锚索测力计主要是用来长期监测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状态,通过锚索的受力状态来评价边坡的变形受力状态[7]。边坡分级开挖,分级支护,随着每级边坡开挖支护完成,锚索测力计也随即安装。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取得了大量的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监测成果,如图4所示。
图4 DK395+110断面锚索锚固力监测值
由图4可以看出,锚索设计荷载为350 kN,超张拉后的锁定锚固力为385 kN,安装后初期锚索的锚固力损失较快,下降到360 kN左右,下降了6.5%左右。锚索的前期锚固力损失与锚固初期岩体结构面的压缩变形、锚索的施工工艺及锚索的材料回弹等有直接关系。锚固力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基本会随着混凝土的徐变和钢绞线的松弛等缓慢降低,图中锚索锚固力的波动与边坡的施工扰动关系密切,岩体的开挖卸载,形成较大的临空面,岩体内部应力得以释放,岩体向临空面方向发生变形,从而增加了预应力值。这种增加预应力的效应具有明显的时间性,随着施工期的结束,锚固力的变化将逐渐趋缓。
另外,锚索锚固力的波动与降雨也有较大关系,雨季锚索的锚固力会有所增加,降雨量及降雨历时对锚固力的影响集中反映在岩体裂隙较为发育,渗透系数较大的部位。降雨对岩锚预应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锚固应力的增加,而且,具有时间滞后效应。总体上,目前边坡已经施工完毕,锚索的锚固力也相对比较稳定,工作状态良好,锚固力的小幅振荡属于雨季和温度影响的正常范围。
3.3 桩背土压力监测成果
桩板墙施工时,分别在桩背 1、3、5、7、9 m 的位置埋设土压力盒以监测桩上土压力分布情况,图5为桩后土压力监测曲线。
图5 DK395+110断面桩后土压力分布曲线
由图5可以看出,DK395+110断面桩后的土压力分布近似呈两个“三角形”分布形式,这与此断面边坡的地层条件相关,在平台下5 m的位置以上为强风化地层,岩体较破碎,变形较大,土压力分布符合三角形主动土压力分布形式。在5 m以下为弱风化地层,变形较小,土压力也呈三角形分布,但大小更接近于静止土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桩后土压力的分布规律与岩土体性质、地下水分布、支护结构的刚度、变形、位移模式、支锚的设置以及施工空间效应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土压力的分布规律也十分复杂,分布规律和大小会与理论值有所偏差,属于正常情况。本边坡桩后土压力监测已近3年,施工期基本结束,土压力也基本稳定,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压力有一定的波动变化与降雨有较大关系,在雨季桩后土压力会有所增加,雨季过后则土压力又恢复正常状态。
4 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综合分析DK395+110断面边坡的水平位移、锚索锚固力及桩背土压力监测成果得到如下结论。
(1)桩板墙后边坡水平变形较大,最大达51.9 mm。上部边坡变形相对较小(10~30 mm)。边坡可能滑动面分布在表层的强风化岩层内,在边坡中部可能存在剪出口。目前边坡变形已趋于稳定。
(2)锚索的锚固力在安装初期会有一定减少,但随着边坡变形的增加,锚固力相应有一定的增加。锚固力随边坡的开挖及降雨会有一定波动,但波动较小,目前锚索锚固力已经基本稳定。
(3)桩板墙后土压力符合库伦土压力理论,施工期土压力有所波动,但目前土压力已经基本稳定。
(4)通过对此软质岩边坡典型断面的监测成果综合分析,边坡的变形和应力已经基本稳定,且处于变形和应力正常范围内,可以判定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土质及软质岩高边坡支挡加固技术深化研究报告[R].武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25—2006 铁路路基支挡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M].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5] 高俊强,严伟标.工程监测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6] 金海元,徐卫亚,孟永东,等.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综合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0):2058-2063.
[7] 周勇,朱彦鹏.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坡面水平位移影响因素[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3):47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