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厄当《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研究

2014-01-03

戏剧之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弓法指法协奏曲

张 鑫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在十九世纪的小提琴家杰出代表中,取得卓越艺术创作成就的法比学派巨头——亨利·维厄当(1820—1881)当属其中一位。他将炫技与庄重完美地结合到了小提琴音乐当中,使人们对他的音乐风格感到强烈的振奋与激动。他创作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便是展现其音乐魅力的七部小提琴协奏曲之中的佳作。随着维厄当的作品在小提琴教学领域的影响逐渐加深,《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也占据了小提琴专业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教学参考价值

一、 关于弓法与指法的处理运用

在小提琴演奏中,对一部作品的演绎,便是演奏者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演奏标记和弓指法都会遵照原谱来演奏。也可能某些地方会根据演奏者的理解而在原谱的弓指法上进行一些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在不脱离作曲家创作精神的基础之上。笔者在学习和演奏《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的过程中对一些弓法和指法的运用进行了探索,以下是作为个人观点来讨论几处弓法指法的运用。

(一)弓法的处理运用

例1:第一乐章70-73小节

在演奏71-72小节时,为了使和弦的效果更集中,更清晰,就需要去掉连线,而更便于演奏和弦的又是下弓,所以可以将70小节的最后一拍,奏成上下两弓。这样71小节的第一个音升G就用上弓演奏,后面的和弦就都可以用下弓来演奏了。以上三个小节的弓法调整是为了更方便和弦的演奏及力度的保持,而原谱上的弓法会增加练习过程中的难度。

例2:第一乐章74-75小节

从例2中看到的75小节的弓法划分是每两拍一个连线,这样对于从74小节开始的强力度的保持就没有一拍一个连线方便。原谱中的弓法对于重音的演奏也不及一拍一个连线的效果好,因此,此处将整小节划分为四弓来演奏,对保持力度和突出重音都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指法的处理运用

例3:第一乐章86小节

在例3中的三十二分音符中使用了一次移指和一次换把,这十五个音应在一拍半的时值内完成,这么短的时值之内要奏完这么多音,需尽量简化在琴弦上换把的步骤,可采用不换把的的方式,前面两个下弓的E是用三把位,那么接下来的音也可以保留在这个把位上,直接用2指在升D上开始就可以了,这样的指法就减少了移指和换把的过程,演奏起来会更加从容。

在第一乐章的104小节出现了一个泛音的E,由于这个小节是需要做渐强的,并过度到下一小节的强,所以这个E的力度处理很关键,要有站稳的感觉,但是泛音本身的音量是有限的,如果不使用泛音,那么会更容易的达到想要的演奏效果,这就需要在指法上做出调整,由前面1指的A可以直接采用同指换把到达C,然后用3指来演奏E。采用这样的指法虽然多了一次换把,但是得到的效果是明显的。

二、 演奏技术要点

维厄当《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虽然不比帕格尼尼的作品那样充满炫技的色彩,但在演奏技巧方面也涉及到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演奏者把握好。经过细致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一)换把

换把是小提琴演奏当中最常见的技术问题之一,但同时也是小提琴演奏者和小提琴教学领域中一直在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在《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中存在大量的换把,为了在演奏中对换把更把握,就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换把就是左手从一个把位上换到另一个把位上的演奏,通过换把可以扩大音域和增加表现力。换把动作是由左下臂、上臂、手腕三个部位的联合动作完成的。为了尽可能的发挥左手手指的灵活性,换把的主导动作应该交给臂部和手腕来完成,手只是随着臂部的活动而前后移动,从而解放左手,提高灵活性。手做按弦的动作,臂腕做换把动作。

在一至四把位内,换把的动作是由臂部完成的。在五把位以上,换把动作是由臂肘和手腕的联合动作完成的。在高把位上换把,拇指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主导动作仍是手臂和腕来完成,拇指只是跟随他们的动作移动。

左手换把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服务于演奏。使演奏中的声音干净、利落,音准和速度更加把握。所以换把动作要尽可能的松弛,不要僵硬,并要避免多余动作。

(二)和弦

在第一乐章162-170小节中所出现的和弦,是这首协奏曲当中最为典型的模进式和弦,技术上较难。对于这一段要采取科学的练习方法,左右手的配合很关键,左手应该提前准备好,将和弦音快速按好,右手发音要集中、果断。这个乐段中的和弦包括了三和弦和四和弦,音乐上需要的效果是和弦的几个音同时发音。由于靠近琴马的琴弦硬度较大,而且琴马具有弧度,所以在这里弓毛几乎不可能同时接触到每一根弦,因此只能把弓弦接触点放在靠近指板的位置。这个位置琴弦的抗弯力较弱,把弓的着力点放在三和弦的低音两根弦上,靠出弓时的惯性,弓毛就可以平均地接触到三根琴弦,而奏出三和弦。上面谱例中的四和弦一般情况下采取将弓毛放在三四弦上,出弓的时候快速带出一二弦,在声音上也能达到同时奏出的效果。

(三)跳弓

在这首协奏曲的H段,除和弦外,按照作曲家的本意,应该使用弓尖处的顿弓来演奏,但是由于此弓法难度较大,所以大多数在学习阶段的学生会使用跳弓来演奏。跳弓是小提琴最基本的弓法之一,是利用弓的弹性在弦上跳跃而产生的间隙性的短时值音。

弓从弦上方落下,与之接触后离开,会产生两个运动方向。一个是垂直运动,这反映在弓与弦的高度上;另一个是水平运动,这反映在弓与弦的摩擦时值上。一般来说,这两种运动是结合的,如果演奏中更强调一些垂直运动,那么跳弓的发音会变得尖锐、突出,如果演奏中更强调一些水平运动,跳弓的发音就变得更实在、温和。整个H段的跳弓性质是属于控制跳弓,即跳弓的高度、速度、时值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一般使用中弓或下半弓。腕指结构的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在跳弓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两种运动是结合的,但主要是以腕指结构的横向运动为主,太多的纵向运动易使弓毛与琴弦的接触失去控制,弓跳得太高,无法和琴弦产生必要的摩擦。跳弓的速度越快,跳点越要靠近手腕和手指部位。除此之外,当弓毛与琴弦离开的时候,小指要起到平衡杠杆的作用,拇指是弓杆的支点,小指和无名指是力点,要在弓根螺丝处抵消拇指支点另一边的重量,也就是弓杆的重量。

(四)连顿弓

在这首协奏曲中,连顿弓虽然很少,但也为音乐增添了色彩。连顿弓就是由一弓来演奏多个较短“顿弓”的运弓过程,也就是说将多个顿弓压缩在一弓之内完成。所以,连顿弓是在顿弓技术的基础之上所衍生出的技巧,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连顿弓的基础。连顿弓的难点不在于是否能够拉出连续的顿音,而是在于如何拉出快速和清晰的顿音。我们只要解决了速度和控制的问题,就解决了连顿弓的问题。

第一乐章176-177小节中的连顿弓都是上弓方向演奏的,在演奏时把拇指和中指扣住弓子,食指把握运弓方向,肩臂结构负责把手臂的重力落在弦上并开始水平运动。这时需要配合腕指结构灵敏而有弹性的动作,就是手在手腕基础上顺时针扭动的动作。将这个动作放到持弓过程中,将小指与无名指快速又有弹力的动作带来的压力传导到运弓过程中,这样就能演奏出上弓方向的连顿弓。

三、演奏中力度的变化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所表现的抒情与炫技之间的无穷变化;张弛之间带给人们的听觉享受,其中贯穿着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力度的变化。这首协奏曲的力度变化非常丰富,因此,如何把握不同的力度,以及力度的变化,也是演奏这首协奏曲的关键问题之一。

从小提琴的独奏开始,有三句模进的旋律,这三句旋律就有不同层次的力度变化,第一乐句是弱起的,感觉像从远处飘来的,出弓应稍靠近指板;到第二乐句,应该比第一乐句稍强一点,感觉上要近一些;第三乐句,出来的要肯定,结实而饱满,通过渐强将音乐推向本乐段的高潮。通过这样的开始,使音乐能够产生一种富有张力的效果,每一个乐句最后的高音要时值饱满。在力度变化的同时,情绪也在随之变化,让音乐的表现更丰富。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中使用了很多的突强记号,在整体的力度变化当中占有较多的比例。第一乐章82-85小节中,就出现了十一个突强记号,突强的布局和运用,给音乐增加了动力,几乎是每拍的第一个音上做突强的处理。在演奏时,一定要给这个音留有充足的弓段,虽然与前面的六个三十二分音符奏成一弓,但是弓速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这里的突强是依靠突然加快弓速来达到效果的,所以前面的音一定不能把弓用的太多,要为突强的音做准备。

在第一乐章92-102小节中力度的变化较为丰富,如果对这些力度变化忽略大意,那么音乐就失去了动人的色彩。一般正常的渐强渐弱较容易演奏,这里出现的由P渐强然后突然转为PP的力度变化较难控制。运弓时由降B开始逐渐在旋律上行时渐强,到F时马上减掉弓的力度,同时也要控制好弓速,不能过快,否则声音弱不到理想的效果。接着出现了四个小渐强,在运弓渐强的同时,每一拍的第二个音上将揉弦更充分一些,音乐所需要的效果就出来了。紧接着下面一小节的A,突强要奏的鲜明,将音乐推向了一个小高潮。经过几个带重音记号的音又渐弱至A,后面又是渐强、突强、渐弱,然后又是一个渐强和渐弱。如此丰富的力度变化,在演奏时应把握的恰到好处,才能将音乐表现的恰如其分。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在小提琴作品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小提琴演奏与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协奏曲曲目之一。本文针对作品演奏中的指法、弓法、及一些技术要点,力度变化做了分析和阐述。希望能通过本文,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刻,更全面的演奏分析。为以后演奏这部作品的演奏者提供一点参考。这是本人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1]刘民衡,刘建军.实用小提琴演奏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尤·伊·扬凯列维奇.论小提琴演奏与教学[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蒋雄达.小提琴常用协奏曲教学辅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刘洪.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李佳烜.维厄当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赏析[J].艺海,2008(5).

猜你喜欢

弓法指法协奏曲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谈二胡演奏弓法技巧
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与艺术的关系分析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钢琴音阶的指法研究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