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由铜离子与Waugh-型阴离子构筑的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2014-01-02刘雪梅南叶飞
刘雪梅 南叶飞 吴 亚 薛 丹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安 710065)
Waugh型结构的化合物是杂多酸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也是杂多酸盐的五大基本结构之一。[MnMo9O32]6-是一种典型的手性杂多阴离子,结构呈D3对称性,具有左手和右手两种构型[1-2]。这类化合物对有机酯化反应[3-4]、环己醇脱水得到环己烯的反应[5]、催化氧化苯酚制备二元酚的反应[6]及对有机染料的降解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2],这些性质吸引了广大化学学者的关注,然而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还比较少,迄今为止仅有20余例化合物报道。目前,以 Na+、K+与[MnMo9O32]6-连接形成的 Waugh 型化合物的合成和催化性质研究较多, 如K3Na3[MnMo9O32][7]、 (NH4)4Na2[L-MnMo9O32]·4H2O[8]、Na2(C3H5N2)4[MnMo9O32]·2H2O[9]和 [N(CH3)4]3Na3[LMnMo9O32]·H2O[8]等。2006 年,福建师范大学课题组以H12[MnMo9O32(KO)6][3]为催化剂,对环己醇脱水得到环己烯的反应进行了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环己醇的转化率可达69.6%,环己烯选择性达96.0%,该课题组还研究了K0.5(NH4)5.5[MnMo9O32]·6H2O催化氧化苯酚制备二元酚的催化活性[6],研究表明苯酚的转化率可以达到45.04%,对苯二酚的选择性达到85.79%。
近年来,东北师大的王恩波课题组对过渡金属离子与 [MnMo9O32]6-构筑的Waugh型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7年,王恩波课题组以手性的Waugh型阴离子[MnMo9O32]6-为建筑块,合成了两个通过Zn离子的桥连作用形成手性的(D)L-(Zn(H2O)3)3[MnMo9O32][10],并首次在溶液中拆分成功。该课题组还先后成功合成了Mn2+和Ni2+构筑的手性化合物(D)L-NH4Mn2.5[MnMo9O32]·11H2O[11]、(D)L-Mn3[MnMo9O32]·13H2O[9]和 L-Ni3[MnMo9O32]·11.5H2O[12]。2011年报道了2个无机微孔化合物Co3[MnMo9O32]·15H2O 和 Cu3[MnMo9O32]·15H2O[3],通过对罗丹明 B的光催化降解研究表明这2个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然而迄今为止,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配位的Waugh型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文采用常规的水溶液合成法,以典型的手性杂多阴离子[MnMo9O32]6-为基本构筑单元,通过与CuCl2及吡啶反应得到化合物[Cu(H2O)4]3MnMo9O32·4H2O (1)和[Cu(H2O)4][Cu(C5H5N)(H2O)2]2(C5H5N)MnMo9O32·6H2O(2),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固体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热重和单晶结构表征,并对化合物1进行了磁性质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试 剂
主要试剂:钼酸铵(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铜(AR),天津市登峰化学试剂厂;吡啶(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中所用的(NH4)6[MnMo9O32]·8H2O 根据文献[6]合成。所有试剂,反应前未经过进一步提纯。
1.2 仪 器
Smart Apex II CCD X-射线面探衍射仪 (德国Bruker公司);TENSOR 27红外光谱仪 (德国Bruker公司);VarioEL III型元素分析仪(德国艾乐曼公司);IRIS Advantage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U-33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公司);Lambd 950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 (美国Perkin-Elmer公司);Q50型热重分析仪(美国 TA 公司),升温速率 10℃·min-1,温度范围为20~800℃;MPMS-XL-7型超导磁量子干涉仪 (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测试的温度范围为1.8~300 K。
1.3 合 成
1.3.1 化合物[Cu(H2O)4]3MnMo9O32·6H2O(1)的合成
将 0.34 g(0.20 mmol)的(NH4)6[MnMo9O32]·8H2O加热溶解在25 mL水中,搅拌下滴加0.34 g(2.0 mmol)CuCl2·2H2O的水溶液,室温下反应1 h,过滤,滤液放置3~4 d析出黄棕色块状晶体,抽滤收集产品。产率为82%(按钼计算)。元素分析理论值(%):Cu,9.79;Mn,2.83;Mo,44.41;H:1.85; 实 测 值(%):Cu,9.64;Mn,2.68;Mo,44.57;H:1.76。
1.3.2 化合物[Cu(H2O)4][Cu(C5H5N)(H2O)2]2(C5H5N)MnMo9O32·4H2O(2)的合成
将 0.34 g(0.20 mmol)的(NH4)6[MnMo9O32]·8H2O加热溶解在25 mL水中,搅拌下依次滴加0.34 g(2.0 mmol)CuCl2·2H2O 和 0.079 g(1.0 mmol)吡啶的水溶液,然后用2.0 mol·L-1稀盐酸调节pH到5.0~5.5,50~60℃加热反应30 min,反应液冷却到室温,过滤,滤液放置数天析出黑棕色块状晶体,抽滤收集产品。产率为68%(按钼计算)。元素分析理论值(%):Cu,8.87;Mn,2.56;Mo,40.21;C,8.38;N,1.95;H,1.82; 实测值 (%):Cu,9.01;Mn,2.43;Mo,40.38;C,8.57;N,1.84;H,2.94。
1.4 晶体结构测定
296(2)K温度下,在德国Bruker公司Smart Apex II CCD X-射线面探衍射仪上,采用石墨单色化Mo Kα(0.071 073 nm)辐射为光源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单晶结构测定。化合物1,在2.13°≤θ≤28.53°范围内,共收集5 448个衍射点,其中独立衍射点 1 442 个(Rint=0.037 1),强点 1 423 个(I>2σ)用于结构解析。化合物2,在1.91°≤θ≤25.05°范围内,共收集11 711个衍射点,其中独立衍射点4 240个(Rint=0.023 4),强点 3 901 个(I>2σ)用于结构解析。化合物的初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其余非氢原子坐标是在以后数轮差值Fourier合成中陆续确定的,对全部非氢原子坐标及各向异性参数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F2修正,所有氢原子由理论加氢得到。所有计算均用SHELX-97晶体结构分析软件包完成[13],化合物的结构图均由Diamond 3.0程序画出。主要晶体学数据列于表1,表2给出了化合物1和2的部分键长和键角。
表1 化合物1和2的晶体学数据表Table 1 Crystal Data of Compounds 1 and 2
表2 化合物1和2的部分键长和键角Table 2 Selected bond distances(nm)and bond angles(°)of compounds 1 and 2
续表1
CCDC:999721,1;999720,2。
2 结果与讨论
2.1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2.1.1 化合物[Cu(H2O)4]3MnMo9O32·6H2O(1)的晶体结构
化合物1的不对称单元中(如图1所示)包含3个六配位的 Cu2+离子,1个 Waugh型阴离子[MnMo9O32]6-和6个结晶水分子。杂多阴离子[MnMo9O32]6-的中心杂原子为Mn4+,与6个氧原子配位形成MnMo6八面体位于阴离子的中心,Mn-O键长为0.189 1(5)nm,O-Mn-O键角范围在86.33(19)°~169.2(3)°。3个Cu2+离子配位环境相同,均与2个阴离子[MnMo9O32]6-上的2个端氧(Od)和 4个水分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Cu-Od,0.224 0(5)nm;Cu-Ow,0.196 9(10)~0.201 3(8)nm)。
图1 化合物1的结构基元椭球图Fig.1 Diamond view of the Structural motif of the compound 1 with 50%probability of ellipsoid
图2 化合物1在bc(a)和ab(b)平面的堆积图Fig.2 Packing diagram of compound 1 in the bc(a)and ab(b)plane
每个 [MnMo9O32]6-阴离子作为六齿配体提供6个Od与6个Cu2+配位(见图2右),从而在化合物1中形成了以 “Cu(H2O)4”为桥连接杂多阴离子[MnMo9O32]6-的三维网络结构(图2),这种连接方式将Cu2+与[MnMo9O32]6-阴离子连接形成了三维二重穿插的(4^12.6^3)α-Po 拓扑结构(图 3)。
图3 化合物1的三维二重穿插的α-Po拓扑图Fig.3 A schematic view of the 3D interpenetrating framework with α-Po topology
2.1.2 化合物[Cu(H2O)4][Cu(C5H5N)(H2O)2]2(C5H5N)MnMo9O32·4H2O(2)的晶体结构
图4 化合物2的结构基元椭球图Fig.4 Diamond view of the structural motif of the compound 2 with 50%probability of ellipsoid
化合物2的不对称单元中(如图4所示)包含3个六配位的Cu2+离子、1个[MnMo9O32]6-阴离子、4个结晶水分子和3个吡啶分子,其中1个吡啶分子游离在阴离子的外围,而另2个吡啶分子(吡啶环几乎是平行的,二面角是0.78(7)°)各与1个Cu2+离子配位。3个Cu2+有2种配位方式,其中Cu2与2个Od及4个水分子形成六配位(Cu-Od,0.233 3(3)nm;Cu-Ow,0.194 3(3)~0.201 2(3)nm);而 Cu1 和 Cu1B 的配位环境是完全相同的,均与2个Od、3个水分子和1个吡啶分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Cu-Od:0.245 6(3)~ 0.249 3(6)nm;Cu-Ow:0.185 7(5)nm;Cu-Ow,b:0.174 9(6)nm;Cu-N:0.204 5(5)nm),有趣的是这2个Cu2+共用2个配位水分子从而形成了由Cu2+和O交替相连的平行四边形(图5)。
图5 化合物2的阴离子多面体图Fig.5 Polyhedral and ball-and-stick representation of compound 2
图6 化合物2在bc平面的堆积图Fig.6 Packing diagram of compound 2 in bc plane
每个阴离子 [MnMo9O32]6-作为六齿配体提供6个Od与6个Cu2+配位,从而在化合物2中形成了以单核铜“Cu(H2O)4”和双核铜建筑块“[Cu2(C5H5N)2(H2O)4]”作为桥连接杂多阴离子[MnMo9O32]6-的三维网络结构。在bc平面,沿着b方向,形成了游离吡啶分子与 [MnMo9O32]6-交替排列的阴离子层和含Cu2+的阳离子层;沿着c方向,阴离子层与阳离子层交替排列(图 6)。
2.2 红外光谱
在化合物1的IR谱中,3 412(vs)和1 614(m)cm-1处是水的吸收峰,1 000 cm-1以下是杂多阴离子的特征吸收峰。在939(s)和903(s)cm-1处的吸收峰为杂多阴离子的Mo=Od的伸缩振动峰;在705(m),590(m),535(s)和 493(m)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杂多阴离子的Mo-Ob,c(桥氧)-Mo的弯曲振动吸收峰。
在化合物2的IR谱中,3 420(vs)和1 611(s)cm-1处是水的吸收峰,在 1 528(m),1 487(s),1 449(m),1 331(w),1 242(w),1 202(w),1 169(w),1 160(w),1 076(w),1 053(w)和 750(m)cm-1处的吸收峰为吡啶的特征峰;935(vs)cm-1处的吸收峰为杂多阴离子的Mo=Od的伸缩振动峰;678(vs),595(vs),539(s),495(s)cm-1处的吸收峰为杂多阴离子的Mo-Ob,c-Mo的弯曲振动吸收峰。
2.3 固体紫外可见光谱与近红外光谱分析
2.3.1 固体紫外可见光谱
对化合物1进行了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试。化合物1在262和290 nm处的吸收峰分别归属于Od→Mo和Ob,c→Mo的荷移跃迁,392 nm处宽的吸收峰带归属于Oμ→Mo的荷移跃迁[14],485 nm处的强吸收峰归属于八面体配位场中Mn4+的t2g轨道中的电子向eg轨道的跃迁,即4T2g→4A2g[15-16]。
2.3.2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试。化合物1和2在800~1 400 nm的范围均出现一个宽的吸收峰带,主峰位置分别在827 nm和819 nm[17-20],归属于铜离子的dxz(dyz)→dx2-y2的d-d电子跃迁。在1 400~1 500 nm范围,出现了1个弱的吸收峰带,归属于铜离子的dxy→dx2-y2的d-d电子跃迁[18]。
2.4 热重分析
化合物1和2的TG曲线如图7所示。测定条件为:在氮气气氛下从20℃开始加热,升温速率为10℃·min-1。由热重曲线可以看出化合物1的热失重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30~380℃范围内失重率为15.98%(理论值16.65%),对应于失去结晶水和配位水;从680℃开始,化合物1的阴离子骨架开始分解。
化合物2的热失重过程分为3个阶段,在30~200℃范围内失重率为7.12%,对应于失去4个结晶水和1个游离的吡啶分子 (理论值是7.03%);在200~320℃的温度范围,失重率为14.25%,对应于失去2个配位的吡啶分子和8个配位水 (理论值14.06%),这与晶体结构分析相吻合;320~800℃的温度范围,是化合物2的阴离子骨架热分解的过程。
2.5 磁性质研究
在磁场强度为1 000 Oe的条件下,在1.8~300 K的温度范围,对化合物1的多晶样品进行了变温磁化率测试,图 8 表示 χM、1/χM和 χMT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在300 K时,化合物1的χMT的值为2.389 cm3·K·mol-1; 在 50~300 K,χMT 值随着温度的降低下降的不明显;50 K以下,χMT随温度的变化急剧下降,在 1.8 K 时, χMT 值为 2.026 cm3·K·mol-1。 这是由于中心Mn4+处在近似正八面体弱配位场中,3个d电子(S=3/2)均布局于T2g轨道,具有高的球对称结构,由于各向异性导致的零场分裂不会太强,因此χMT值在低温部分的下降为弱的零场分裂所导致。
图7 化合物的热重曲线Fig.7 TG curves of compounds 1 and 2
图8 化合物1的 χM、1/χM和χMT随温度的变化曲线Fig.8 χM,1/χMand χMT vs T plots for compound 1
在全部测试的温度范围1.8~300 K,χM-1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减小(见图8插图),完全符合居里外斯公式χ=C/(T-θ),线性拟合得:居里常数C=2.375 emu·K·mol-1,居里外斯常数 θ=-0.982 K。 θ<0 表明化合物的杂多阴离子之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3 结 论
本文以(NH4)6[MnMo9O32]为前体原料,成功制备了两例新的由铜离子构筑的Waugh型钼酸盐,丰富了Waugh型化合物的结构和种类。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 1以“Cu(H2O)4”为桥连接杂多阴离子[MnMo9O32]6-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化合物2以单核铜“Cu(H2O)4”和双核铜建筑块“[Cu2(C5H5N)2(H2O)4]”作为桥连接杂多阴离子 [MnMo9O32]6-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本文对化合物的结构、光谱性质、热重和磁性质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此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提供了依据。
[1]Baker L C W,Weakley T J R.J.Inorg.Nucl.Chem.,1966,28:447-454
[2]TAN Hua-Qiao(谭华侨),CHEN Wei-Lin(陈维林),LIU Ding(刘丁),et al.Sci.China Chem.(中国科学),2011,54(9):1418-1422
[3]YUAN Hua(袁华),WANG Li-Xia(王立霞),XU Mei(徐美),et al.J.Hebei Norm.Univ.:Nat.Sci.Ed.(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6):602-604
[4]LIU Shu-Heng(刘树恒),WANG Li-Xia(王立霞),YUAN Hua(袁华),et al.J.Cangzhou Norm.Univ.(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9-12
[5]WU Dan(吴丹),XU Mei-Xian(许美羡),LIN Shen(林深).Chin.J.Appl.Chem.(应用化学),2006,23(9):1000-1005
[6]LIN Shen(林 深),ZHENG Ying(郑 瑛 ),WANG Shi-Ming(),et al.Chin.J.Synth.Chem.(合成化学),2000,8(5):442-446
[7]YANG Xi-Ping(杨喜平),CHEN Chang-Zhang(陈长章),LIN Bin-Zhou(林斌州),et al.Chinese J.Struct.Chem.(结构化学),1997,16(1):64-68
[8]CHENG Hai-Yan(程海燕).Thesis for the Master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9]LIU Bo(刘博),ZHOU Shi(周实),LI Chuan-Bi(李传碧),et al.Chinese J.Struct.Chem.(结构化学),2008,27(9):1065-1068[10]Tan H Q,Li Y G,Zhang Z M,et al.J.Am.Chem.Soc.,2007,129(33):10066-10067
[11]Tan H Q,Li Y G,Chen W L,et al.Chem.Eur.J.,2009,15:10940-10947
[12]Tan H Q,Li Y G,Chen W L,et al.Cryst.Growth Des.,2012,12(3):1111-1117
[13]Sheldrick G M.SHELX-97,University of Göttingen,Germany,1997.
[14]ZHANG Han-hui(张汉辉),LIN Zheng-Zhong(林郑忠),HUANG Chang-Cang(黄长沧),et al.Spectrosc.Spect.Anal.(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5):557-560
[15]HUO Guo-Yan(霍国燕),YUAN Hua(袁华),LIU Wei(刘伟),et al.J.Hebei Norm.Univ.:Nat.Sci.Ed.(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1):19-22
[16]Gavrilova L O,Molchanov V N.Russ.J.Coord.Chem.,2005,31(6):401-409
[17]Yuan W G,Chen Y J,Chen J H.Inorg.Chem.Commun.,2009,12(11):1197-1199
[18]Fang Z L,He J G,Zhang Q S,et al.Inorg.Chem.,2011,50(22):11403-11411
[19]Shan X C,Jiang F L,Yuan D Q,et al.Dalton Trans.,2012,41(32):9411-9416
[20]Bi L H,Li B,Wu L X,et al.Inorg.Chim.Acta,2009,362(9):3309-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