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丰盈信息技术下的初中化学课堂
2013-12-31张继兴
张继兴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是化学STS教育强大的技术支持开始谈起,阐述了运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密度、开拓学生视野的意义,最后以利用多媒体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结尾。管窥蠡测,一哂之得,诚望同仁矫枉。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技术;教学密度;开阔视野;德育教育
化学是科学中的实用学科,人类的发展和它息息相关。化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丰富着人类的文明,化学是能源开发之根本,是国防建设之领袖,肩负重任。教师应教好化学,履职尽责。下面笔者将教学体会,酌做举例。
一、信息技术是化学STS教育强大的技术支持
现在,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新课标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既体现化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也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效辅助作用。
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学科,它强调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内容涉及科学、技术、社会等多个方面,也就是常说的STS教育。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育手段的限制,我们无法将社会“搬”进课堂,使学生不能深刻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更不能由此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教学形式必须冲破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方面都必须实行开放式的教学。信息技术的网络技术恰好为学生STS教育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结构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STS的整合要结合所讲内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采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数据、示例等呈现在显示设备上,以辅助教师讲解。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2.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社会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也可以制定一些专题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相关内容,并在STS教育领域上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参与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探究身边存在的有关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运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密度,开拓学生视野
多媒体教学实现了信息大、容量大、省时又省力,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时,就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拿来使用,我们在讲解金属的性质时,书本只涉及铁、铜、铝跟氧气及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其他的反应也显现出来:2Mg+ O2 点燃2MgO Fe+ H2SO4 FeSO4+ H2↑
2Al+3H■SO■ Al■(SO■)■+3H■■↑
铜与稀HCl、稀H2SO4不反应
2Al+3CuSO■ Al■(SO■)■+3Cu
这样学生可以同时再现所有相关知识,做到对比清晰,易于把握化学反应规律,加深记忆。
三、利用多媒体,渗透德育教育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通过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各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五彩缤纷的焰火并配以简单说明,这样大容量的信息传递,对学生化学的学习已经具有潜在的吸引力,使学生不仅了解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而且使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增强国力而努力奋发拼搏。而通过播放侯德榜博士拒绝外国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国为祖国作贡献的动人事迹,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之,使用信息技术,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课堂上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