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做智慧型班主任
2013-12-31李克红
李克红
有人说,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选择了机遇你也就选择了风险,选择了求索你也就选择了磨难。选择了班主任教育事业,路途虽然艰辛,但通过努力学习,我感受到了成功。
一、努力学习,完善自我,提高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参与竞争靠的是自身素质,自身素质的提高靠的是不断学习。法国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德国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国家,我国上海市早就提出向学习化城市迈进的目标,上世纪末,江总书记在一次考察会议上也提出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四型机关”,其中就有“学习型机关”的建设。这些都在向我们昭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观念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面对新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我知道,新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观念和工作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由单纯的传授发展到参与、促进、指导,由单一型发展到综合型,由面向少数到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教师要由教书匠发展成为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研究者。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应对策略、方法手段等也理应进行更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挑战。学习的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教育理论、业务知识等等。学习政策法规,可使我们明确教育的方向,增强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的意识,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习教育理论和业务知识,做好教育工作,我们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左右逢源。
另外,我们班主任还要学习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争取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是做智慧型班主任教师的根本之所在,要勤动手翻翻有关书籍,动手记一记学习笔记,积累一些资料,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智慧是知识的积累。
二、学会赏识学生,培养学生自信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周弘教师利用赏识教育,将自己聋哑的孩子培养成为大学生的事例。是赏识给了小女孩力量,使一个聋哑的孩子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而获得成功。我认为:激励赏识是建立孩子自信的开端,孩子是希望听到赏识自己的掌声的,他们可在赞赏中得到力量,树立自信,有了这种自信,孩子可以在“我能行”的氛围中顽强拼搏,奋斗不止。因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所以我们学校的墙上写下了这样的警句: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作为班主任,要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赞美他、赏识他,说不定这是他一辈子也忘不掉的事。现在教师在课堂上都能采用评价赏识的手段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因而也就常听到低年级的学生兴奋地说:“老师表扬我了。”二战时期,一位美国士兵战死在疆场上,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在他的上衣兜里,装有一个小本子,本子上记着他小学教师赏识他的一句话。可见对他来说,这句话激励他的是一辈子。如何学会赏识,这也同样需要学习。
我校自进行新型师生关系研究以来,激励赏识在班主任工作中被广泛实施,它的实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全方位地挖掘并记录下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充满自信,主动进取,全面发展。五年级一班班主任教师设计的评选“班级之最”的表格,张贴在教室里,这张表格设计了“进步之最”“幽默之最”“点子之最”“关爱集体之最”“艺术之最”“礼仪之最”“聪明之最”“创新之最”等十几个项目,在表格的上方,有一句话特别醒目,那就是:“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我相信,我能行!”其他班级的奖红花、夺红旗等也都是激励学生上进的好方法。
三、学习科学管理方法,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应该由幕前到幕后》的演讲中说:“我国农村的计划经济实在可笑。种什么,农民说了不算;什么时候种,农民说了不算;甚至连种植的距离,农民也说了不算。农民什么说了也不算,他们的积极性怎么会高呢?这样,早晨3点半,中午拿着饭,晚上看不见,都在地里干,最后照样吃不饱饭。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虽然还是国家的,但是经营权却是农民的,农民愿种啥就种啥,积极性有了,农民富了,国家也富了。农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还不是由管到不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作为班主任教师,我们一定要学会科学管理,措施得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人。
我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一日小班长”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通过“学管班长——培养自信”“敢管班长——锻炼意志”“会管班长——提高能力”三个阶段的探索实践,教师将管理的自主权逐渐放给学生,增加了师生间的相互信任,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标。
四、掌握家校合作方法,争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家校结合,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家长的道德素养,了解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便于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共同研究具体的教育方法,也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实施自己的教育方案。实现家校结合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家访、家长会议、家长学校、家长校访、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卡、家长导报等,班主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工作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在与家长联系或谈话的时候,班主任千万要注意讲话的策略,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不能埋怨家长对学生的不管不问,不能埋怨学生这也不好那也不是。即使你是带着学生的问题去家访的,也要在表扬学生某些方面,哪怕是一丁点的成绩之后,委婉地指出学生不足之处,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采取措施。这样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使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了沟通与交流,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调整心态,潜心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优秀班主任。在魏书生报告中有一段话,我将它改了一下,引用过来,意思是:有的教师不愿当班主任,认为这样会多干事,会很累。其实不是,因为干每一件事都培养能力,干的事越多培养的能力越多,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生活中,权利可以抢,能力人家是抢不去的,趁年轻不把能力抢来还待何时?抢工作,多做事,这本身就是培养能力的好机会。并且多干事,还多了少生气的时间,少了说闲话的时间,一举两得,这多合算。
班主任教师要尊重自己的工作,珍视自己的工作机会,要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潜心研究,仔细琢磨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做个教育的有心人。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