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在中医临床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3-12-31宋旭东李静
宋旭东 李静
中医是我国伟大的文化宝库,随着人们对中医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尝试中医治疗。而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比较常见、同时易于理解的一种疗法[1],即便普通大众都知道活血化瘀的存在。中医认为,瘀是人体在受到某种损伤后产生的病理产物,既可能是有形瘀血,也可能是无形之淤聚集体内阻碍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中医活血化瘀之疗法对于有形和无形淤血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广泛的应用与临床各个科室,现作者将具体研究整理经过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从2013年2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94例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33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6.9±4.3)岁,患者入院后经过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中医辩证认为符合活血化瘀治疗的原则,遂对其实施活血化瘀治疗。另选80例同时期亦符合活血化瘀治疗的本市患者作为参照,将其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1±3.7)岁。两组患者病种比较,见表1。
表1 病种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如抗生素、吸氧吸痰等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的思想治疗,具体的治法:①理气以助活血:对于气滞血瘀患者建议选用此法,气滞血瘀者通常疼痛全身游走,痛无定处,加上常受患者情志的影响,因此采用理气之法助血运行,血行则脉畅,痛亦消也;②温经以助活血:寒凝血瘀者,手足不温,遇寒则痛更甚,采用温法以助血行;③清热以助活血:热像重者,口干舌红,火邪日久壅滞于脉内,以阻碍血行,故清火以祛火邪,可助血行;④补肾以助活血:肾阳为阳中之阳,故肾阳虚者亦可导致血瘀等病理现象的发生,而补肾可推动阳气宣发,阳气蒸腾于全身而行血,血行自然通畅。
1.3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疼痛消失,无其他不适且无复发;显效: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偶有疼痛;有效:疼痛减轻,但未消除或出现复发;无效:治疗后疼痛未减轻或加重,症状未消除。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而观察组患者因采用了活血化瘀疗法有效率大大提高,达到95.74%,将数据整理成表格,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活血化瘀是中医常用又常见的治疗原则之一,主要是具有消徵散结、助脉通畅的功效[2]。瘀血是一种症状,在西医中也是一种病理产物。淤血日久,必然会对患者的气血、脏腑经络造成严重的困扰[3],如痛经、血瘀头痛等。不同的淤血部位治疗的细则有所区别,但总的原则仍然是以化瘀通络为主,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活血化瘀法经过几代中医人的努力和发扬,目前在临床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如中医内科、骨伤患者、妇科患者等,但是在治疗中还是要注意辩证[4],例如气血虚弱者导致的血瘀应当侧重补气、补血,气行则血行;又如寒邪所致的血瘀要配伍温阳散寒的中药。另外临床中很多兼证患者,如淤毒夹杂者,辨清瘀邪所在后适当使用解毒祛邪之药,以保证高质量效果[5],切不可拘泥于常见的几种证型。然活血化瘀之药多药性较猛[6],身体虚弱患者使用后在祛邪同时亦会伤正,故活血的程度需要把握好,或者祛瘀扶正两者兼顾,可减少伤正的发生。另需要注意活血化瘀药大多能坠胎下血,所以孕妇应当忌用[7]。根据上述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确好过对照组,说明活血化瘀在临床的应用是值得肯定的。
综上所述,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有其优势的一面,但同时要注意不可专注于化瘀、祛邪,太甚会导致正气所伤,临床用药要灵活和适合,才能给予患者最佳的治疗效果。
[1]王秉真,田荣珍.活血化瘀疗法在烧伤临床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再生医疗技术与烧伤创疡治疗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90-93.
[2]章永红,章迅,叶丽红,等.活血化瘀常用配伍及其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305-308.
[3]黄贵芝,段俊国,邓亚平,等.活血化瘀法及其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5,15(2):122-123.
[4]苏保江.活血化瘀治则在中医内科临床的应用.中医学报,2012,27(5):629-630.
[5]杨步流,麻金木.糖尿病肾病应用活血化瘀法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概述.甘肃中医,2008,21(11):96-封3.
[6]李悦,宋立莹,刘世坤,等.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调查.中国药师,2012,15(1):92-94.
[7]陈碧晖,刘奇志,柴洪佳,等.补肾活血化瘀中药三联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651-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