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的视角解析美军空间军事人才培养

2013-12-31壮,琨,韬,晰,2

装备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职业化军事战略

常 壮, 常 琨, 韦 韬, 李 晰,2

(1.装备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101416; 2.总参陆航研究所,北京101121)

西方近代思想家斯宾格勒说:战争的精华不是胜利,而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空间是未来战争的高边疆,空间军事人才是主宰空间战场的生力军。为吸取赢得未来空间战场胜利的精华,美军在不断创新空间军事理论、发展先进空间装备的同时,以空间职业化文化为引导,将空间军事实力的文化命运深深植根于人才工程之中,极力促进空间军事能力的整体提升。

1 美军空间军事人才培养概况

2001年1月,美国空间委员会向国会提交《美国国家空间安全管理与组织评估委员会报告》,建议国防部培养和保持一支致力于国家空间安全所需的素质过硬、积极奉献的空间职业化人才队伍[1]42。自此,美军在国防部空间人才战略[2]1指导下,以空军为主导,建立起空间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通过1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学位教育为基础、任职训练为中心、交叉培训为补充的覆盖全军、分级分类分阶段的培训体系。到2011年年底,美军高级空间作战 学 校(Advanced Space Operation School,ASOpS)和国家安全空间学院(National Security Space Institution,NSSI)的年承训量分别达1 930和800多人次,仅空军就已培养13 000多名空间人才[3]。从表1的统计数据[4]25-42可知,其空间人才在数量上已完全满足岗位需要。

表1 美军空间岗位与空间职业化军官数量统计

2 美军空间军事人才培养文化视角

空间委员会指出,应当通过空间职业化教育、训练和管理,建立强大的空间军事文化,培养未来空间军事的领导者[1]42-43。空间职业化文化,是 美军空间军事文化的重要内容。美军将其界定为:以空间军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化教育、训练和管理,内容包括职业化战略思想、组织、制度和价值等诸多方面[5-6],它贯穿于空间军事人才培养全程,为空间人才工程浇注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2.1 以空间职业化战略为指导,建立人才培养的空间职业化思想文化

空间职业化思想文化是建立空间人才培养总体构想、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的总纲。为更好地指导人才培养,美军建立了一整套以国防部总体战略为统揽、各军兵种部队配套兼容的空间职业化发展政策。2003年4月,美空军率先出台《空军空间职业化战略》[7],提出空间职业化人才培养计划(Spa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PDP)构想,为建立空间人才培养体系开启了思想之门。随后,美国防部于2004年2月与12月分别颁布《空间人力资源战略》[2]1-20和《空间人力资源战略实施计划》[8],为空间人才战略框架提供了思想根基和源泉;同年6月和11月,美陆军、海军也分别出台《陆军空间军官规范》[9]《海军空间人力资源战略》[10],通过各自的空间人才战略为空间职业化思想文化的延伸和拓展提供了支撑。SPDP构想促进了空间职业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开创了美军空间职业化思想文化的核心阵地,为职业化道路不断深化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导。

2.2 以空间司令部建设为龙头,形成人才培养的空间职业化组织文化

空间职业化组织文化是整合空间人才培养效能、实现职业化整体推进的坚实保障。为确保空间人才培养工作全面落实,美军以空军空间司令部(Air Force Space Command,AFSPC)为龙头,采用“文化嵌入机制”[11]建立起空间人才培养、管理和监督机构。一是完善管理机构。1982年9月,美空军成立AFSPC,作为全军空间人才培养的领导机构;2002年,AFSPC设立空间职业化管理办公室,2010年更名为“空间与网络电磁空间职业化管理办公室”,统管全军空间人才培养;海军在2005年设置空间军官顾问和助理顾问,陆军在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设立空间人事发展局并下辖空间军官办公室,负责各自空间人才职业化培养与管理。二是配套实施机构。为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和质量,美军建立了以海军研究生院、空军理工学院、空军职业学院及空间教育联盟等院校为主的教育体系和以NSSI、ASOpS与381训练大队等机构为主的培训体系。此外,还成立了整合、协调人才工作的空间职业化监管委员会和空间教育与训练委员会,加大监管力度。在AFSPC的统一领导下,这些机构始终围绕着空间军事人才的职业化培养运转,形成一种特有的空间组织文化,推动着美军空间职业化的进程。

2.3 以职业化成长机制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的空间职业化制度文化

空间职业化制度文化是规范空间人才培养行为、创新职业化发展模式的有力手段。空间职业化资质认证和管理机制,是美军空间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为此,美军首先明确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空军于2006年3月颁布《空间职业化发展》[12]、国防部于2009年1月颁布《国防部空间职业化发展管理》[13],为建立规范的制度文化奠定了SPDP机制的职责基础。其次,制订从初级教育直至高级训练的实施框架。美空军在2010年5月正式出台《空间职业化培养计划》[14],2008年和2011年11月2次颁发《高级空间训练与教育》[15]、2012年4月 制 订《1C6X1空 间 系 统 作 战运用职业教育与训练计划》[16];海军也于2011年初制订《空间人员资质标准》[4]55,建立空间人才知识和能力基线。

作为空间军事人员的成长路线图,SPDP机制在资质认证、职业化培养方式和空间徽章等方面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作用。一是通过以教育培训经历、任职经历和服役年限为基础的三级空间职业化资质认证机制,并开设独具特色的Space100/200/300、高级空间训练等培训课程,从人才资质标准上体现制度的规范性;二是结合资质认证构建空间职业金字塔[4]34,在空间人才从初级作战人员到高级领导角色的成长中,通过培训和任职蓝图培育制度文化;三是通过设计、授赠、佩戴与SPDP配套的空间资质徽章,标志独特的空间身份、激发特殊的群体荣誉感,起到凝聚和激励作用。可见,从职责到方案、从标准到形式,SPDP机制全面充实并创新了空间职业化制度文化的根本内容。

2.4 以多军种联合作战为目标,发展人才培养的空间职业化价值文化

空间职业化价值文化是强化空间人才培养效果、展现职业化人才素养的有效载体。借鉴前海军舰队司令海曼·瑞克欧维首创的核潜艇军官培养模式[17],美军不仅注重空间人才专业技术基础,还面向未来联合作战培养综合素质。这种以未来联合作战需求为目标的空间价值文化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8]:一是建立正确的空间思维,准确定位空间力量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角色。使空间人员理解空间、空间作战、空间能力及其与传统作战力量的区别,将对空间力量的认知从力量增强、作战支援逐步拓展为独立遂行进攻和防御行动。二是树立强烈的联合观念,系统掌握联合空间作战的概念和战场运用机制。使空间人员熟悉联合空间作战条令,将运用联合空间力量实现全球或战区联合战略视为指挥员必备的联合素养。三是具备空间资源整体运用的视野,全面把握用我可用、尽我所用的全局意识。培养充分挖掘和聚集军、民、商用及国际空间资源能力的全局思想,用全空间思维调动优势力量、提升空间行动效益。四是培养昂扬的战斗精神,自觉坚定夺取空间优势、实现空间控制的作战信念。使指挥员掌握获取空间优势和达成空间进攻的能力,在优化力量增强的同时提供强大的空间控制能力。

3 美军空间军事人才培养文化借鉴

纵观世界军事史,以先进文化为依托,才能站在军事变革的历史潮头。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发达的海洋文化建立了强大的海军,英国依靠高度发达的工业文化实现了军队崛起。坚持用先进的空间文化指导部队建设、浇灌人才工程,是建设空间军事实力的强大动力。美军以空间职业化文化指导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很好借鉴。

3.1 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用清晰的思想文化指导空间人才培养

发展战略,是指导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也是构成空间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军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美军甚至将“军事文化转型”作为三大转型战略的首要任务列入《美国国防转型计划指南》。空间军事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战略工程,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才能为空间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清晰的思路。应当在结合空间力量和空间军事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与国情军情相适应的空间人才战略,通过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空间人才培养实践。一方面要从总体上明确空间军事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总体目标、发展规模、培养模式、战略路线等问题,建立宏观指导和全面统筹的战略思想,为空间人才培养乃至空间军事实力工程提供远景规划;二是要结合军兵种的需求和特点,制订更具可操作性、更为细化的实施方案,与总体战略形成互补,成为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使其成为空间军事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为具体实践提供有力指导。

3.2 合理设置管理机构,用完善的组织文化领导空间人才培养

培养组织,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保证,也是构成空间组织文化的首要内容。完善的组织文化包含军事人才培养组织与机构的建立。美军在“文化中心战”新型军队作战理念中,也将军事作战与训练机构的建立视为内容之一。空间军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训练机构和人才管理组织的设立。一是应当建立贯穿军地的专属行政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与相互关系,同时,通过独立的权威机构跟踪和监督工作进展,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健康有序、扎实稳妥;二是可以尝试在行政机构外建立职能组织和工作协调机制,借鉴美军空间职业化监管委员会和空间教育与训练委员会的模式,由行政机构的主要领导兼任职能组织的核心席位,通过非行政的方式,对空间人才培养事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磋商和协调,实现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多重监管和全面推动。

3.3 积极探索培养机制,用长效的制度文化保障空间人才培养

培养机制,是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案,也是构成空间制度文化的重点要素。长效的制度文化能够对空间人才培养工作起到规范、监督、塑造的作用。一是要建立空间人才培养的基本管理制度,包括机构职责、培养方式、资质认证与管理、徽章佩戴等内容,规范人才培养的行为;二是要根据空间人才的成长规律,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体系,设置合理的学科专业,为空间人才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发展路线;三是开设符合空间专业特点的教育和培训课程,创新特殊人才的教育训练模式,为空间人才构建科学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其业务素质和知识层次。只有通过建立配套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将制度文化提升到塑造空间军事能力、体现空间军事实力的高度上,才能使制度文化真正对空间人才培养产生长远影响。

3.4 注重强化领域特色,用鲜明的价值文化促进空间人才培养

领域特色,是凸显人才培养效果的途径,也是形成空间价值文化的内容之一。空间力量是一支协同难度大、作战效能高的新型特殊力量,很大程度上主导和掌控着战场态势,其整体效能的发挥,离不开坚定统一的目标、信念、意志、认知和行动。特色鲜明的空间价值文化是坚定空间作战信仰、提升空间战斗力的强力剂。为树立牢固的使命意识和强烈的奉献觉悟,美军空间作战人员都要回答2个特殊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能为国家安全贡献什么?”可见,将特色而浓厚的空间价值文化渗透于空间军事人才的培养之中,能够凝结为共同信念和作战目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进而凝聚成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使空间军事力量在未来联合战场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

4 结 束 语

空间军事人才培养是培育未来作战能力、迈向军事战略高地的核心工程。浓厚的空间职业化文化引领着美军空间军事力量建设和发展的未来之路,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战略政策、严密完善的组织体系、配套适用的培养机制和特色鲜明的空间思想,为全面提升空间军事能力、保卫未来战场“高边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1]The Space Commission.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to assess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spa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R].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Defense,2001.

[2]Department of Defense Executive Agent for Space.Space human capital resources strategy[R].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Defense,2004.

[3]SHELTON W L.Military space programs in review of the defense authorization request for fiscal year 2013and the future years of defense programs[R].Peterson Air Force Base,Colorado:U.S.Air Force Space Command,2012:20.

[4]MILLER C W.Optimizing the Navy’s investment in space professionals[D].Monterey California: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2011.

[5]MCLAUGHLIN J K.Military space culture[R].Washington DC:The Commission to Assess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Spa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2001:6.

[6]WEBBER E R.In search of a space culture[J].High Frontier,2007,4(1):14-16.

[7]Air Force Space Command.U.S.Air Force space professional strategy[R].Peterson Air Force Base,Colorado:U.S.Air Force Space Command,2003:1-11.

[8]National Security Space Office.Space human capital resources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lan[R].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Defense,2004:1-30.

[9]ROYSTON K.The army space cadre formal[J].Army Space Journal,2004,3(3):24-25,50.

[10]Network Warfare Command.Navy space cadre human capital strategy[R].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the Navy,2004:1-26.

[11]JONES C M.E Pluribus Unum:strengthening the Air Force space command culture[D].Carlisle Barracks,PA:U.S.Army War College,2011:1-27.

[12]Air Force Space Command.Air Force policy directive 36-37:personnel-spa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Peterson Air Force Base,Colorado:Air Force Space Command,2006:1-5.

[13]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Policy.Department of Defense directive 3100.16:DOD management of spa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Defense,2009:1-9.

[14]Air Force Space Command.AFI36-3701:personnel-spa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R].Peterson Air Force Base,Colorado:Air Force Space Command,2010:1-33.

[15]Air Force Space Command.AFSPCI 36-221:advanced space training and education[R].Peterson Air Force Base,Colorado:U.S.Air Force Space Command,2011:1-25.

[16]Air Force Space Command.AFSC 1C6X1space systems operations career fiel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lan[R].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the Air Force,2012:1-55.

[17]BEARY D,BROWN O C,CRAWFORD C,et al.Leading into the future:creating the cadre of space professionals[J].High Frontier,2011,7(4):23-24.

[18]BEIDLEMAN S W.Air Force space education:transforming for joint operations[D].Maxwell Air Force Base,Alabama:U.S.Air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Air University,2003:3-9.

猜你喜欢

职业化军事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战略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