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的社会学思考
2013-12-30郑楠
郑楠
转方式,就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
调结构,就是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使其更加合理化、高级化,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涉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文化、人与人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包括宏观上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也包括微观上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等。所以,转方式调结构看起来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实质上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社会学中,研究大型社会系统、宏观结构与动力机制的理论传统通常有两种视角: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下面本人就结合这两种视角对“转方式调结构”谈谈本人的拙见: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根据这种观点,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也是由各个部分以系统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好的作用。每一部分都帮助维持着平衡状态,这也是系统平稳运转所必须的。但是后来,社会学家默顿指出,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发挥的功能可以是能意识到和看到的“显功能”,也可以是未意识和未看到的“潜功能”;并且这些功能可能是发挥好的作用的“正功能”,也可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功能”。对照中国的经济也是如此,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显现出生机勃勃、一片大好的形势,这是“显功能”和“正功能”;但事实上高速增长的经济态势下还潜在着很多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等等,这是“潜功能”和“反功能”,这些都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放在重要位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所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构成社会的各部分不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而是互相冲突的。稳定的秩序只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地进行冲突的结果,它并不一定就是事物的自然状态。冲突论者源于马克思。他们强调社会的流动的、不断变化的性质。社会经常处在极易被破坏的平衡之中,社会稳定的秩序是力量与强制的产物, 是强的压迫弱的,富的压迫穷的。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环境资源的巨大牺牲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扭曲与不合理为代价的。而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的发展方式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致命伤”。以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为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严重地依赖出口这一驾马车的拉动,外贸依存度高达60%,特别是我国的外贸出口主要依靠的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大量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随之而来所付出的环境污染破坏的巨大代价。在后金融危机严酷的形势下,如此发展方式,转变越早越主动,转变越快越见效。我们的党和政府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地判断出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并及时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传统的、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转不行,必须把加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调结构促转变。坚决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这是党和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形成的广泛共识,是置身激烈竞争和后危机时代的发展趋势得出的清醒认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战略意义。
面对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迫形势,具体到淮安的实际,刘永忠书记指出我市要全力以赴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打胜这场硬仗,必须坚持一手抓经济总量扩张,一手抓产业优化升级。关键要靠扩大开放、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要强化“抓科技创新就是抓经济增长点,就是抓发展方式转变,就是抓科学发展”这一理念,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要“借助外力,为我所用”,用开放的思想抓科技创新,大力引进创新成果,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资源在淮安高度集聚。在推进科技创新中,要注重发挥好五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桥梁服务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三是注重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发挥载体推动作用。五是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营造更加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的适宜环境。重点优化四个环境:一是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推动作用,精心制定与我市市情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有关配套政策。二是投入环境。坚持把对科技事业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快速增长,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三是服务环境。加强政府服务指导,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社会环境。大力倡导和弘扬敢于探索、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改革创新氛围。
此外,调结构转方式虽已提出多年,但大都一直习惯运用经济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认为调结构即调整经济自身的一些结构,如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投资结构、资本结构,然从目前进展看,仅仅依靠这些结构的调整并未能取得明显成效,大量投资仍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钢铁、煤炭和有色金属等上游产业创造GDP规模快的领域,依赖出口,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消费水平不均衡,通货膨胀隐忧显现。因此,如何调结构可能还需要从其他视角来观察分析。实际上调结构需要从社会要素来考量,需要同时调整社会结构,在调结构过程中,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同等重要,社会结构必须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因此,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调结构除了从经济结构本身来加以突破外,还需要依靠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一、依靠调整社会结构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社会结构是指在社会地位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之间的制度化或模式化关系。社会结构由城乡结构、阶层结构、贫富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智力结构、保障结构等组成,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的状况直接体现了社会关系的状况,既构成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构成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原因。社会结构状况是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结构的变革是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过程。
社会结构是否合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结构以路径依赖的方式制约着各类社会主体的社会行动,以社会根源的形式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也就是说,社会结构这样或那样地建构着、塑造着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除了市场的和政府的力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力量,这就是社会结构的力量。是中国社会结构的改善激活了微观经济主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合理的社会结构体现在中等收入阶层成为社会的主体,各社会要素布局合理、发展均衡,合理的社会结构还体现在城市不同居民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以及贫富之间的和睦相处与协调发展。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单纯依靠调整经济结构是无法解决的,其根源在于社会结构,尤其是不平衡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例如淮安,城市化仍相对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二元结构还没完全打破。城乡间在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经济社会制度中“城市偏向”问题还十分突出,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以农养城”的机制尚未得到完全改变。进城农民市民化严重滞后,大量进城农民虽然已被统计为城市常住人口,但实际并未真正市民化。以户籍身份为标志的先赋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没有城市和本地户籍的人在就业、住房、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受到一系列歧视性待遇。
启动消费需求的根本在于增加居民收入,但目前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几年,中国的国民收入更多集中于政府和企业,中国的高储蓄和高投资也是政府和企业推动的。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测算,1997—2007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同时,企业劳动者收入偏低,尤其是农民工工资太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远低于财政收入与企业利润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基尼系数仍在扩大。
这种社会结构上的问题均给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困难,迫切要求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城乡结构与社会财富分配结构,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大幅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中的比例,即劳动报酬收入,让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把“藏富于国”改为“藏富于民”。
二、依靠改善民生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经济增长看成发展的目的。为了达到既定的增长目标,我们总是尽可能地把资金用于投资方面,在投资与消费的投入上对消费和民生的倾斜很少,导致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之中比例不断下降,即使讲民生与消费,也往往总是把它和投资、出口放在一起,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手段。因此,我国尽管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社会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仍相对短缺,社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地区间差异较大,覆盖面还不广,财政投入不足,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差距较大,教育不公平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严重,医药卫生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缺乏制度保障。这些民生问题的存在都对居民收入预期及增加消费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制约消费的增长。
因此,只有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老百姓有了稳定的就业、健全的保障,才能够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大动力,也才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增强消费、保证中国经济求得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解决的深层次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保障与改善民生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促使经济结构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统筹起来考虑,所找到的方式、方法才会综合效应最佳,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三、依靠深化体制改革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至今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国有体制改革仍未完成,行业垄断还没有解除。资源价格、定价制度还不合理,条块分割和用计划经济手段管市场的经济资源配置方式还在沿用。除了经济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外,还有就是社会体制改革也远未到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老百姓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等问题凸显,主要在于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体制。目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服务体制尚未根本打破,新的公共服务体制仍在重构当中。而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既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再分配体制的缺陷。
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建设,调整社会结构的突破口是推进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也是现代化的载体。让更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变成城市人,不仅有利于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增长,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同时要把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突破口,探索建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如公共交通、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娱乐、公共安全、公共基础教育等都是公共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公共服务,对于全体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来说特别迫切和特别需要。搞好这些公共服务充分体现了政府在关注民生,也有效地改善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状况。居民收入的增长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没有让社会民众完全分享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且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而住房、教育等又彻底市场化的背景形势下,居民的消费能力难以和社会产能释放的能量相适应,结果各类企业通过出口方式来消化自己的产品也就成了必然趋势。
在保障与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还要下决心改进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门主导,其过程是部门利益博弈,政策制定的周期很长,成本很高。所以,要给民众充分表达的权力,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民生问题与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能力、机制、博弈等直接相关。公共政策制定的时候,如果弱势群体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受损后又找不到正常的表达形式,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也是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居民只有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他们才有可能把原本安排在这些方面的支出转移一部分用于其他方面,他们的实际消费能力才会得到提高。目前,我国财政还没有实现向公共财政转型,财政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而用于生产建设方面的资金比重却明显偏高,一旦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那么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也就随之大幅上升,这样就必然导致产能的快速扩张。因此,以社会体制改革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很重要的就是需要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为老百姓的支出即社会支出占的比重太低,需要通过制度化和法制化来保证民生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如基础教育、社会保障,效益不会立即增加,短期不会出政绩。如果没有制度化、法制化来保证,很难连续和持久地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首先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要为百姓的谋生给出路,要少取,多予。解决百姓谋生之道是解决民生之本,也是国家利益所在。只要放手让人民群众自己创业,就会实现生产力进一步的大解放。第二,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得财政确实承担起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第三,在收入分配方面,确立“民生”优先目标。要使财政在收入分配方面,对人民生活最迫切、最需要方面投入倾斜,过半的财政收入应用于解决有关民生的支出,并逐步提高其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及提高财政公共服务能力。
总之,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增强抵御危机和风险能力;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