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政尺度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2013-12-30周杰文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安徽省

周杰文

【摘 要】在市、县尺度上,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等指数,选取人口、GDP和人均GDP三项指标,分析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差异状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尺度上安徽省经济差异状况不同,在县尺度上比在市尺度上明显,即不同空间尺度的选择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研究有影响。锡尔系数分解的结果表明:市际差异对安徽省经济差异影响一直较县际差异明显,是安徽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安徽省;经济差异;空间尺度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以较高的姿态向前发展,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安徽省经济发展也以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关于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文献已有很多,学者们对安徽省经济的研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如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等。

安徽省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内部也存在经济差异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是值得学者们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等已趋于成熟,近年,学者们又转换视角开始从空间尺度关注区域经济差异状况,这对于省区经济差异研究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孙希华等,2003;刘爱华,2009;Wei Yehua等,2003;)[1~3]。因而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选取市尺度和县尺度等空间尺度,从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入手,从空间尺度上对安徽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在空间尺度上分析安徽省经济差异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安徽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缩小安徽省经济差异提供一定指导。

二、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方法

(1) 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许多学者采用标准差、极差、极差变率、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熵指数以及锡尔系数等来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状况(高志刚,2002;周玉翠等,2002;王启仿,2003;刘慧,2006;余军华2007;)[4~8]。在此,主要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法,选取GDP、人均GDP和人口三个经济指标,对安徽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变异系数最大的特点是计算方法简单明了,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常用的方法之一。基尼系数也是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中常用的一种测度方法。锡尔系数因其易于分解,现常用于研究区域经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状况。

(2)锡尔系数的空间分解

近年来,学术界又运用一些新的方法来测度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有:基尼系数分解、加权变异系数对区域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锡尔系数对区域差异的地理空间构成分解(林毅夫等,1998;于淑艳,2003;贺灿飞等,2004;陈昕,2004;)[9~12]

本文侧重于从空间尺度对安徽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因此选取锡尔系数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构成分解。而且,由于锡尔系数具有把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不同空间尺度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的特性,已被学者们用于从不同空间尺度上认识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的发展差异,通过将总体的区域经济差异划分为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可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经济差异状况,以及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对总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7,13,14]。

为详细了解安徽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构成,本文对安徽省进行市级和县级空间尺度的划分,根据二阶段嵌套分解法[7,15,16]对总锡尔系数进行分解,从而将安徽省经济差异分解为市际差异和县际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和影响。根据以上对锡尔系数的分解,安徽省经济差异可以分解成地市内差异和地市间差异。

(二) 数据

因为涉及对多尺度的分析,所以在空间单元划分上进行等级划分:以县(区)级行政区域作为较小空间尺度,以地(市)级行政区域较大空间尺度,分别在市和县尺度上分析安徽省经济差异状况。

以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各县(区)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作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对于少数年份中不完整或有缺失的经济指标按统一规则进行处理。如统计年鉴中无相应的指标数据,但有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增长率进行计算;无增长率记录的,按照已有数据的平均增长率进行差值计算,最终得到完整的安徽省的GDP、人口以及人均GDP数据。

三、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结果

以人口、GDP、人均GDP为经济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方法,在市、县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安徽省1990-2007年的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图1)表明:第一,安徽省市尺度上经济差异曲线图总体上呈扩大趋势,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第二,安徽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的曲线变化与市尺度上的曲线变化不同。在县尺度上,1995年前的各差异系数均呈下降趋势,1995年后,各差异系数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在市尺度上,以1996年为界,1995年后,各差异系数呈较快上升趋势。第三,在县、市尺度上,三个系数的结果均为变异系数最大,锡尔系数最小,且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结果较一致,与锡尔系数分解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1)

(2)

图1 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表示的县尺度(1)和市尺度(2)上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1990-2007

Figure 1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Hubei Province by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Gini coefficient and Theil index at county scale and city scale, 1990~2007

分析表明,虽然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研究选用的指标和方法相同,但相应的结果却不相同;而且,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不同指数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在市、县尺度上,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变化趋势一致,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的敏感度最高,与锡尔系数相比,选用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更能贴切表现安徽省经济差异状况。

采用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分别在市、县空间尺度上对安徽省1990-2007年的经济差异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见图2)表明:第一,县尺度上各指数的绝对值一般大于市尺度上的相应各值,安徽省经济差异在县尺度上更明显。但在基尼系数上,2005年后却是反过来的。第二,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表示的安徽省经济差异存在几点不同:(1)在县、市尺度上各差异系数的计算结果不同,趋势和形态大致相同。但在1993年之前和2005后,趋势和形态大致相同却是相反的。(2)从用变异系数和锡尔系数表示的安徽省经济差异的曲线图不难看出,在市尺度上,安徽省经济差异发展趋势从1997年开始有持续扩大的趋势。而在县尺度上,从2004年开始有缩小的趋势。

图2 安徽省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变异系数、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1990-2007

Figure 2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t three scales i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il index and Gini coefficient, 1990~2007.

分析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示的安徽省经济差异存在不同。在县尺度上,安徽省1990-2007年经济差异一直较市尺度上大。这也表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有影响。

四、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多尺度分析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按照GDP数据和人口数据,运用锡尔系数二阶段嵌套分解方法,计算1990-2007年安徽省市际和县际各分解组分的锡尔系数,进而研究安徽省市际和县际差异对于安徽省经济差异的影响,分析结果(见图3)表明:第一,县际、市际差异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曲线呈明显的对称分布。县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2007年间波动下降,1993年下降明显,并在2007年达到极小值。市际差异的贡献率在1990-2007年间波动上升,1993年上升明显,并在2007年达到极大值。第二,从总体趋势来说,1990-2004年间县际差异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一直高于市际差异的,2004年后,则是反过来的。第三,市际差异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从总体趋势来说呈上升趋势,相反的,县际差异的贡献率却呈下降趋势。

图3 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结果,1990-2007

Figure 3 The results of two-stage nested decomposition of Theil index, 1990~2007.

分析表明,2004年前县际差异对于安徽省经济差异的贡献一直较市际差异高,是造成安徽省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但2004年后,市际差异起主导作用。因此,应该重视市际差异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的影响。

五、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提出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全国各区域、各省、市县之间要缩小经济差异,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安徽省各市、县之间经济协调发展是增强安徽省总体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加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对策方面的文献已有很多,在此仅就本文研究从不同空间尺度对安徽省经济差异的影响提几点政策建议。因为安徽省各市之间的差异将是导致安徽省整体经济差异明显的重要因素,因此促进安徽省各市协调发展是显得尤为重要。就各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各地市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如旅游资源、农业资源、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等的合理利用与发展。

第二,在全省范围内,平衡各地市的发展,完善各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注重各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省甚至海外的联系。学习其他地区的优良发展模式,选择各种有利的政策措施,吸引多种经济成分资金、各领域人才,为安徽省发展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

本文以市、县空间尺度为依据,对安徽省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安徽进行空间构成分解进一步了解安徽省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构成,以为学者们从空间尺度入手研究如何改善安徽省经济差异状况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本文仅就市、县差异提出的几点政策建议还略显单薄,还有待其他学者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 23 (5):611~620.

[2]刘爱华.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福建省地区经济差异系统分析[D].福建:华侨大学,2009.

[3]Wei Yehua and Fan Cindy. Intraprovincial Inequality in China: A Case of Jiangsu[J].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0,52:455-469.

[4]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5):7~9.

[5]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 21 (6):781~790.

[6]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与检验[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3.

[7]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 2006, 25(4): 710~718.

[8]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9]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1998(6):3~10.

[10]于淑艳.辽宁区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5).

[11]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和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8~17.

[12]陈昕.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分解分析[J].经济纵横,2004(1).

[13]张平.中国收入分配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97~103.

[14]Zhang X B, Kanhur R. 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A journey through revolution, reform and openness[J]. Working Paper, 2001(2):8~14.

[15]徐建华,鲁凤,苏芳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 24 (1):57~68.

[16]鲁凤,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 401~407.

猜你喜欢

安徽省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6)
桑洛凌美术作品
我想知道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