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坚持”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
2013-12-29刘慧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如党建定位不够准确;联系群众不够紧密;队伍建设不够得力;支部活动不够创新等。以“四个坚持”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心工作为着力点,提供支部建设的持续动力;坚持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打造支部建设的实践平台;坚持以主体发展为切入点,凝聚支部建设的共同愿景;坚持以制度保障为关键点,构建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四个坚持;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147 — 02
高校机关党支部作为直接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基层组织,是联系学校与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挥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有机载体,它的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到高校改革发展的进程,关系到党在高校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要求,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笔者认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群众、关注主体和完善机制等“四个坚持”,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应然途径。
一、新形势下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普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机关党支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作用发挥进一步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历一个的持续的、渐进的过程。机关党支部建设同样如此,就目前而言,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建定位不够准确
高校机关职能部门是学校的中枢,承担着连接内外,沟通上下的管理和服务功能,行政业务工作繁重而复杂。党支部工作如果不能准备定位,找准党建的切入点,就容易形成“无位无为”、“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一些部门领导思想认识出现偏差,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是业务工作的辅助和点缀,因此嘴上喊起来重要,手上做起来次要,实际忙起来就不要;二是就党建言党建,支部工作找不到有力抓手,不能把业务工作的难点变成党建工作的重点,把党建工作的活力转化为业务工作的动力,支部工作“空对空”,“纸上谈兵”。
2.联系群众不够紧密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支部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机关部门是高校服务师生的窗口,它的职能属性决定了支部党建必须深入基层,做好群众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机关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工作作风差;有些工作人员犯“拖延症”,做事能拖就拖,工作效能差;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制定政策“拍脑袋”,没有调查研究,不能实事求是。事实证明,脱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式再好、内容再丰富的活动也容易流于形式;不围绕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任何新颖的想法和做法都缺乏实践的土壤。
3.队伍建设不够得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需求,即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获得胜任感和成就感等。目前,高校机关管理队伍中,80、90后青年党员比例大幅上升,他们学历高、有活力、肯干事,是机关职能部门的生力军。但往往有些部门领导因为业务繁重,而忽视了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引导。在支部队伍建设中,他们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帮扶,对年轻党员的个人发展问题不闻不顾。如果党支部工作不能及时抓住年轻党员的所思所想,不能在他们遭遇困难、挫折和矛盾的时候,找准切入点体现组织关怀,久而久之,年轻党员不能从中获益,就不会真心支持党建工作。
4.支部活动不够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机关党员队伍的结构变化,部分高校机关党支部工作逐渐暴露出办法不多,创新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主题单薄。面对理论难点和社会热点,被动接受多,主动学习少;面对党员群众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被动答复多,主动调查少;面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技术革新,被动使用多,主动研究少;面对上级党委要求和党建考核,被动应付多,主动思考少。思想教育缺乏实效性,活动载体缺乏灵活性、作用发挥缺乏显示性,导致支部活动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的需求,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有所下降。
二、以“四个坚持”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
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要求,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党支部建设,必须要正视问题,开拓思路,以“四个坚持”为重点,巩固和发挥高校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做到凝心聚力谋发展,同心协力促和谐。
1.坚持以中心工作为着力点,提供支部建设的持续动力
要破解“两张皮”、“一般化”的问题,关键在于找准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找准定位,围绕中心抓党建。支部工作计划要结合本部门实际统筹安排,工作内容要与业务要点紧密结合,活动方式要依据重点工作的安排灵活多样,评价工作要成果要将党政工作的成果一并考虑。把机关党建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的职能,牢牢渗透到中心工作中去。其次,要立足实际,把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业务工作的发展优势。党支部要积极参与本部门重大事项和重要任务的研究和讨论,善于查找业务工作薄弱环节折射出的党员思想观念问题、工作作风问题、执行能力问题,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组织动员党员在助推中心工作中攻坚克难,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再次,要完善机制,推动“一岗双责”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支部书记应同时兼任职能部门负责人,实现党政“双肩挑”,这样既能解决党政协调的问题,又能有助提高党建工作威信,统筹考虑党建与业务工作,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机关党支部书记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在政治上率先垂范,在工作上争创一流,发挥模范带头人的作用,能有效激励普通党员创先争优,服务大局,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势。
2.坚持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打造支部建设的实践平台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脱离群众,党的事业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全国拉开序幕,高校机关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之一,肩负着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重任,更要带头践行群众路线,把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要落实在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上,只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机关干部的党性才会增强,作风才会转变。其次,要开展调查研究,关注群众所需所求。机关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院系,走到师生当中去,通过走访、座谈、轮岗体验等形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才能真正为师生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再次,要提升服务水平,取得服务实效。高校机关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属性和师生需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拿出有效措施,积极帮助教师成功,引导学生成才,服务学校发展,践行群众路线的实效要让全体师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3.坚持以主体发展为切入点,凝聚支部建设的共同愿景
高校机关党支部是由一个个党员个体所组成,每个党员都有职业生涯发展的愿望和追求。只有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以每个党员的成长和发展为切入点,把党员个人的人成就感与对事业的认同感和组织的归属感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的格局,凝聚起党员发展与支部建设的共同愿景,队伍建设才有抓手,支部工作才有依托。首先,建立年轻党员“导师制”。选拔党性坚定,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支部党员担任年轻党员的导师。在思想上引导,帮助年轻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人生目标;在业务上辅导,帮助年轻党员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融入机关文化,胜任工作岗位;在发展上指导,帮助年轻党员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其职业发展指引方向。其次,多渠道培养党员干部。利用在线学习、邀请专家能手、组织互动交流等方式,增加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选派机关党员到院系短期轮岗交流,给年轻党员派任务、压担子,培养其换位思考,驾驭局势的能力和素养;鼓励广大党员勤思考、多动笔,撰写工作日志及理论文章,推动党员干部养成在工作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的习惯。再次,建立党员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每个党员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培训认证、职称情况,对于表现优异、脱颖而出的年轻党员,支部要积极向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推荐,为他们施展拳脚、奋发有为,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4.坚持以制度保障为关键点,构建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队伍建设规范化、长效化的重要保障。一套好的制度,不但能使支部建设更加科学、有序、透明,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更能保持党建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构建起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和完善常规制度。认真梳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党员联系群众、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执行情况,根据职能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合理的活动频率,既不与机关日常工作冲突,又能保证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强化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的新载体、新途径,创新工作思路、办法和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把传统的集中学习、主题实践与新型的在线学习、平台互动等形式相结合,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效果,切实增强党员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支部落实党建工作任务情况纳入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将党员个人思想政治作风情况纳入年度岗位考核内容;设立党员示范岗,评选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选树业绩突出、政治过硬、群众满意、组织认可的先进典型;对党建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在岗位评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通过考核激励,奖优罚劣,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机关支部工作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习近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qzlx.people.com.cn/n/2013/0726/c365007-22344078.html,2013-07-26.
〔3〕 王炳林,方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N〕.学习时报,2012-12-24.
〔4〕 丁一志.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6).
〔5〕 金锦华.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7).〔责任编辑:卜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