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精品课下课内外一体化中的自主学习调查研究
2013-12-29宫佳明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的研究方法,对学生大学体育精品课下课内外一体化中的自主学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推进大学体育精品课建设,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参考。
[关键词]大学体育精品课;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136 — 02
随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理念方针政策的实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高校的公共体育专业针对人才培养要求,加快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而如何推进课程向示范性精品课程迈进的课题,在改革进程遇到的诸多问题当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我们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既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学校加强教学质量工作的重点和基础。〔1〕在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中,课内外一体化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建设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体育精品课程,更关系到学生技术技能掌握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形成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好坏。而在课内外一体化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TAqHyLWG+SNK9sOqInUBOTKkTFOHCO0CIPDlKT+qlos=选取有体育课的10个班,每个班20名学生,共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和全国文献资料库中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精品课程、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等相关书籍和文章,并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阅读,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向专家发放问卷,对本文需要对学生发放问卷制定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并得到反馈意见;对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调查,并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1.2.3专家访谈法
向相关专家进行电话或当面访谈,对本文调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求证,得到专家的指导和意见。
2结果分析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自我提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进行本专业理论学习时,自我学习的能力非常高,自我提高也非常快,然而在进行体育项目的在我学习和自我锻炼时,很多学生就会显得非常无助和茫然,不知从何下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一下几点:
2.1教师在课上对学生的技术和理论指导不够细致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的,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是盲目的学习。通过对200人10个班,每个班20名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显示,有45%的学生感觉在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不够细致,没有完全理解。有32%的学生基本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有13%的学生完全没有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当然这当中也包括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只有10%的学生完全能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是不满意的,因为他们并没有通过上课真正理解和掌握自己所选的这一项目的内容,这样,不但是技术没有学好,更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课内外的自主学习了。
2.2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灌输太少
学生除了因为技术层面的原因之外,还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影响学生课内外的自主学习。主观意识是一切行动的指导,没有这一意识的指导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行动。作为体育项目的课内外自主学习也是一样,首先得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一内容对自己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学习、健康、生活、工作等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得让学生认识到,在课上要认真的学习,在课下更要好好的自主练习,并使其行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持之以恒的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大学体育精品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然而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9%的学生没有接受到老师的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灌输,有就是说这些学生所在的班级的体育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这方面理论的缺失。学生也就缺少了进行课内外自主学习的动力,更不可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动,导致大学体育精品课目标难以实现。
2.3教师在课下对学生的技术和理论指导缺失
教师除了对学生在课上进行技术和理论的指导外,在课下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学习,使其自主学习变的不盲目。然而在对学生的调查过程中,有88%的学生在课下没有接受过老师的指导,有10%的学生主动找到教师或打电话给老师询问有疑惑的内容,从而得到过教师的指导,而只有2%的学生接受过教师主动指导。这说明在进行大学体育精品课程中的课内外一体化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集中在课上,在课下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与学生并没有接触,或者说很少接触,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上进行的很好,在课下却有点找不着方向,而且在课下没有教师的指导,很可能导致学生一些错误的出现,从而影响其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练习,影响终身体育锻炼。
2.4学生重专业知识轻体育的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高考教育体制一直存在,很多学生在初、高中期间,体育课往往不受重视,很多学校的体育课不上或者很少上,学生受到的教育就是努力学习理论文化知识,导致学生形成重理论学习而轻体育锻炼的思想。更有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不愿动的习惯,从心里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也不愿意上体育课。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65%的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修学分,有61%的学生很少在课下参加体育活动,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女学生。由于电脑的普及,这些学生宁愿在宿舍玩电脑,也不会参加体育活动,更不用说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2.5场地器材资源的不足,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大部分体育项目都需要场地器材,没有场地器材将使一些项目无法完成,比如说游泳,没有泳池就没法游泳,比如说篮球,没有球,没有篮架怎么玩,学生也不会有积极性去玩。即使有一些项目对场地要求的不是太严,比如说羽毛球,但是由于羽毛球受风的影响太大,在室外有时也玩不起来,也会打击到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再比如说网球,有场地,但是场地太少,很多时候已经被别人占了,想玩也没地方了。通过调查有70%的学生是由于这些原因而导致其不进行体育练习的,也就不会把上课学到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2.6天气环境原因影响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北方冬天时间太长,即使不是在冬天,春秋时风也特别大,这些天气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进行体育练习,可能学生对某一项目刚有兴趣了,结果冬天来了,这一项目进行不下去了,就只能把这一项目搁置,不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使这一项目不能系统的进行练习,使的学生掌握这一项目不是太精确,容易形成错误技术,影响其日后的练习。
3 结论与建议
3.1教师课上应细致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是泛泛的教学,而应该进行细致、耐心和准确的教学。比如说网球教学,重点是学生的动作技术,所以对于学生的动作,例如正手挥拍动作,应该进行反复的练习,让学生从不懂动作,到学生基本掌握,再到学生把动作形成自动化,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一遍一遍的练习,同时教师要不厌其烦的进行指导、纠错,再指导,再纠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学会技术,才不会影响学生自我练习的效果。特别是在学生在课下自我学习时,做动作才不会感觉疑惑,动作才不会变形,技术才会不断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叫正在的课内外一体化,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才更有意义。
3.2教师在课上应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教育
大学体育课的开设除了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一种锻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怎么锻炼,从而可以惠及一生,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然而学生对这一目标却并不知晓,占据学生思想更多的还是学分,所以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具体的教育方法根据项目的不同应有所不同,比如以篮球为例,在进行技术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讲一些篮球的历史发展,讲篮球在国内的普及,以及篮球锻炼对他们工作、学生和生活的帮助,并举一些例子,增加学生的兴趣。并适当规划一下在现在学习和将来工作时,如何把学习工作与玩篮球协调好,达到健身的目的,从而把篮球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一个项目,达到健身的目的。
3.3教师在课下应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技术和理论指导
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时避免不了要有疑问,如果疑问不及时解决,就有可能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影响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外还要有时间对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时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出两个固定时间专门进行课下疑问的解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练习和自主学习情况,把自己的疑问集中起来,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到老师那里进行询问和解惑,从而达到有疑问及时解决的目的,这使学生能够持续的练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信的自主学习,达到课内外一体化的目的。
3.4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自己的重要性
大学生现在正处在身体状况比较好的年龄段,可以说年富力强,不进行体育锻炼,身体也不会有所感觉,身体各项机能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很多学生也就忽视了体育锻炼。再加上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进行体育锻炼已经成了习惯。要想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也要讲体育锻炼增进身体机能的原理,让学生从理论到实例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在课上和课下自主锻炼的激情,达到教学目的。
3.5多开设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以弥补场地器材不足
很多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的依赖性比较大,这就使这些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更具有局限性,从而影响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就会克服这一点。比如说休闲体育中的跳绳,一条绳非常容易得到,场地几乎随处都可以,只要平整就可以,学生练习非常方便,一个人或者多人结伴练习都可以,非常灵活,这不但可以使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而且可以让学生一直坚持下去,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一个项目,达到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的目的。
3.6让体育项目适应天气变化
天气对体育项目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认为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就要适应天气的变化,让体育项目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天气暖和的时候可以进行室外的一些项目,而天气下雨或下雪时可以进行室内的项目,项目变化,学生在进行自主锻炼时,就不会因为天气变坏而为自己不进行锻炼找借口,让锻炼持续的进行,使课内外一体化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好的实现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梅晓霞,阎朝兵.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及实施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2):232.
〔2〕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
〔3〕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4〕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1.
〔责任编辑:卜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