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高校廉政教育研究的梳理与展望
2013-12-29李恺高园
[摘 要]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反腐倡廉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对高校廉政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并做出承上启下的总结工作就显得极有必要,本文整理前人的文献资料,对高校廉政教育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经验与不足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廉政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106 — 02
一、高校廉政教育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腐败现象在我国社会中却愈演愈烈。进行廉政教育增强廉政意识成为当务之急。2005年,中共中央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制定实施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1〕。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实施纲要》的精神,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007年,教育部在部分省市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廉政教育工作在全国大中小学中迅速开展起来〔2〕。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和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和推广廉政教育是一项从源头上来积极探索惩治、预防腐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使廉政教育在高校中开展得更加深入实效,更好的提高大学生拒腐防变的能力,在高校廉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总结相关工作的经验教训,使高校廉政教育工作形成行之有效的体系,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许多学者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在了高校廉政教育这一课题之上,出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廉政教育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高校廉政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认识,承前启后地开展高校廉政教育的研究工作就尤为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更好的推动高校廉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进行,乃至于推动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
二、 高校廉政教育的研究现状
1、高校廉政教育相关课题的文献数量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廉政教育和高校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分析了相关文献记录,发现关于高校廉政教育课题最早的一篇论文是钟建华、周宇在1990年发表于《宜春医专学报》的《浅谈高校廉政教育中的几种心理障碍及其对策》,这篇文章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高校廉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3〕。在整个1990到2004年段,关于高校廉政教育的研究文献就非常少了,仅有4篇相关论文,这也是和当时重视经济发展的社会形势和培育实用人才的教育要求相符合的。正是从2005年开始,对于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内容也越来越细。
2、 高校廉政教育的文献分析
现阶段高校廉政教育课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一些相对基础的理论和亟需关注的问题的研究,缺乏高屋建瓴的整体思考,也没有形成相对权威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同高校廉政教育的现状相符合的。
2.1高校廉政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2.1.1高校廉政教育研究对象的界定
高校廉政教育就是通过对广大高校中的在校学生进行廉政理论和廉政文化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加大学生明辨是非、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其将来自觉做到廉洁从政、清白做人〔4〕。因此,高校廉政教育课题的研究对象就是在广大高校中参与对在校学生进行廉政理论和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的人(包括施教者和受教者)以及所采用的内容、方法和工具。
2.1.2高校廉政教育研究意义的探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参与市场活动频繁,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的反腐倡廉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例如,陈致远的《廉政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新途径》一文,认为廉政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能够进一步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建立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6〕。
2.1.3高校廉政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对高校廉政教育途径的研究是目前来说进行得最多的研究,因为一切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模式。我们要在对大学生廉政教育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大学生廉政教育制度建设和大学生廉政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将廉政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加强高校廉政教育〔7〕。
2.2高校廉政教育对象的针对性研究
在高校廉政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高校廉政教育问题的研究对象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分类更加的细化。
2.2.1对不同高校的针对性
中国高校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色和类型,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时,在对廉政教育问题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罗国文、刘登佐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政教育问题探析》一文,在阐述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了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加强廉政教育的对策〔8〕。
2.2.2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针对性
按专业类型来看,高校专业众多。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攻读的内容不同,当然也就具有了其各自的思想特点和学习习惯,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廉政教育时,更应该因材施教才能提升廉政教育的效果。例如,刘淑华的《廉政文化融入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路径探讨》一文,强调了在高校法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廉政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构建廉政教育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根本之策,并进一步探讨了廉政文化融入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路径〔9〕。
2.2.3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针对性
从学生群体的特点来看我们又可以把学生区分为党员与非党员,学生干部和普通群众等类型,这些区分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廉政教育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研究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廉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例如,张禹霞的《高校学生党员党风廉政教育初探》一文,主张新时期加强学生党员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党员鉴定共产主义信念,增进廉洁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0〕。
2.3高校廉政教育的实证研究
高校廉政教育问题的实证研究一般来说有两个目的,第一是通过实证调查来研究高校廉政教育中的现状,第二是通过实证分析来判断廉政教育解决方案在高校中的施行效果。首先,高校廉政教育现状的研究是我们一切其他研究工作的源泉。只有掌握了丰富具体的高校廉政教育的现实情况,才能对高校廉政教育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获得经验、形成理论、提出对策。其次,廉政教育对策在高校中施行效果的研究是我们对研究成果的检验。我们在实证的基础上得到的经验所形成的理论,也一定要在实证中去检验。我们对高校廉政教育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需要去改进完善,实证研究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渠道。
2.4高校廉政教育研究中的与时俱进
我们对高校廉政教育问题的研究也不能脱离时代的要求,要与时俱进。在现有的高校廉政教育研究文献中,注重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是一个显著特点。例如,荣立和的《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一文,强调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要培养大学生成为适应利益多元化、思维多元化的高素质人才,使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创新教育载体,采取切合当前热点,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进行廉政教育〔11〕。
三、高校廉政教育的研究展望
除了对高校廉政教育这一课题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我们还要从高校廉政教育的必要性、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情况进行具体的研究,并实证检测,构建理论上有深化、实践上有创新、实效上有突破的廉政教育方式,从而使大学生廉政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总结起来,我们研究的重点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成高校廉政教育课题研究的理论体系。现有的高校廉政教育的研究,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还停留在零碎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要找到一条连贯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从事高校廉政教育研究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我们研究工作的进行。第二,解决高校廉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注重理论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对症下药解决掉实际发生的问题,既有利于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廉政意识,又可以为我们从事廉政教育研究积累知识素材。第三,增强廉政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实效性。我们不仅要解决高校廉政教育中实际出现的问题,而且要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减少在解决问题时的资源损耗,争取用最小的消耗实现最大的廉政教育效果,这也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Z〕.2005-01-16
〔2〕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Z〕.2007-03-27
〔3〕钟建华,周宇.浅谈高校廉政教育中的几种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宜春医专学报,1990,(10).
〔4〕王伟.江西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04-27,
〔5〕余如.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刍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8).
〔6〕陈致远的.廉政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新途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7〕寇晓燕,赵先明,游晓兰.社会转型期对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反思与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1).
〔8〕罗国文,刘登佐.公安院校大学生廉政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7).
〔9〕刘淑华.廉政文化融入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06).
〔10〕张禹霞.高校学生党员党风廉政教育初探〔J〕.渝西学院学报,2004,(06).
〔11〕容立和.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社科纵横,2012,(11).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