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绿色食品之都品牌优势建设绿色有机食品集贸中心
2013-12-29臧良运
[摘 要]齐齐哈尔市是国家权威机构命名的全国唯一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以绿博会为平台,发挥“绿色食品之都”的品牌优势,破解绿色食品集散中心建设存在的项目、土地、资金、人才和环境难题,利用绿博会的引领作用,做实、做强、做优齐齐哈尔市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与集散基地,使之成为国内、东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集散基地,为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速我市农业经济的升级、提升我市核心竞争力、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食品之都;品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集贸中心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081 — 02
齐齐哈尔市作为我国唯一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种种原因,绿色食品之都的品牌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作为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生产优势明显,在绿色有机食品的交易集散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影响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升级。
一、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之都品牌优势分析
1.“绿博会”品牌迅猛提升。2001年,齐齐哈尔成功举办了首届绿色食品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2002年,齐齐哈尔市被国家权威机构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2012年,第十二届更名为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2009年5月,绿博会被全国城市会展管理办公室评为“全国政府主导型展会50强”,获得了“中国品牌展会金鼎奖”;2010年12月荣获“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50强”殊荣。通过绿博会拉动了会展经济,拉动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乃至现代农业的发展。
2.绿色有机食品发展成果。齐齐哈尔的绿色有机食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基地规模逐步扩大,截止2013年,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1600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强,占全市总种植面积的47%,产量1028万吨,产值208亿元。畜牧业绿色、有机、无公害畜禽饲养量1000万头(只) 。
开发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数量已达11大系列、1490个,有11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保护,有8个县(市)区获得国家权威机构命名的15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
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共有“三品”(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加工企业7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十二五”期间,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将达到88家,加工量228万吨,产值90亿元,实现利税7亿元。销售市场遍布于全国各地,以及亚洲、北美洲和俄罗斯等国家。
二、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的发展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主要是一些地方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技术指导服务不到位;二是企业实力不强。多数企业生产规模比较小、经济实力不强、牵动力不足,对基地缺少必要的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扶持和服务;三是产品销售不畅。主要表现在初级产品上,影响了企业、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四是品牌产品叫的不响。代表齐齐哈尔市优势和特色的绿色食品品牌不亮,没有一个能与“五常”、“响水”大米品牌相比美的产品;五是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够。一些地方统一生产经营的水平低、规模小;六是没有建成绿色有机食品集贸中心。没有将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的基地和加工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没有建设买全国绿色食品,卖全国绿色食品的交易大市场,限制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升级。
三、建设齐齐哈尔市绿色有机食品集贸中心的约束条件及解决措施
以绿博会为平台,发挥“绿色食品之都”的品牌优势,破解绿色食品集散中心建设难题,把齐齐哈尔建设成为国内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和集散地,并最终成为东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集散基地,意义重大。
绿色食品集贸中心建设的约束条件和难题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项目从哪里来?
项目主要是指集贸中心建设项目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项目。齐齐哈尔绿色食品集散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国内最大,在东北亚具有重大影响,不但要建设绿色有机食品实体交易市场,而且还要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金和经营管理人才,单独依靠齐齐哈尔市地方政府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实现集贸中心项目的立项,齐齐哈尔市政府要统筹规划,通过论证,争取农业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支持,实现国家支持,地方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共同建设绿色有机食品集散中心。
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项目,一是引进,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集散中心的建设,势必会吸引国内外大量的绿色食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齐齐哈尔,这些先进企业的生产技术、文化和管理经验必然会在齐齐哈尔进行扩散和溢出,有利于促进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2.地从哪里来?
2012年5月24日,我省规模最大的绿色食品展销基地——黑龙江绿色食品展销中心正式开业。该中心由省农委与黑龙江雨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南极国际食品交易中心合作建设,营业面积为8000平方米,已进驻绿色食品标志企业100余家,经营范围涵盖了农林、山特、食用菌及油料作物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食品等60多个品类。
黑龙江省唯一进入2011年度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按交易额)行业排名的东宁雨润绥阳木耳大市场,占地面积约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北京马连道是一条全长1500米的茶叶批发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现拥有营业面积260多万平方米,20多年来,也是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才建成的。
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集贸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采取两种模式解决土地的问题。一是借鉴万力皮革城模式,通过引进外来资本,在铁锋物流园区或者南苑开发区建设绿色有机食品集散交易中心;二是采取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模式,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绿色有机食品的销售企业在市区进行集聚,形成交易中心。齐齐哈尔卜奎大街中段,地理位置好,解放门轻工市场、天增市场、解放门农贸市场及其周围很多闲置商业用房,都可以通过置换、政府租赁等方法,引进业户经营绿色有机食品,逐步形成绿色食品一条街。无论是商品城还是一条街模式,都要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的电子商务网络市场,不但可以节约土地,而且还会提高交易效率。
3.钱从哪里来?
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集贸中心的建设,应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题的建设和经营模式。
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资金支持。
鼓励有识之士和有实力的企业注册“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政府在土地、启动资金、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政府财政拿一块,作为公共投资,利用乘数效应,通过企0NAR5nnRiPA2zj+MYP7xBzPxAjKMr/cu9HwA34Obdnk=业运作,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4.人从哪里来?
人的问题包括人力、人才和智力资源三个方面。
通过绿色有机食品集贸中心的建设,形成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大产业集群,延长了产业链,产业分工更加分明,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了从业者的收入,可以留住城市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吸引外来务工者。
人才问题要通过引进和加大培养力度。2012年央视栏目“走基层·我这十年”介绍了山东残疾人孟宏伟利用网络将牛羊卖出来的“传奇”,一年能卖出20多万头牛羊,年产值数亿元。不但带动了邹城牛羊养殖场的发展,而且使山东济宁牛羊交易市场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牲畜交易中心。一个人才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一个能人可以成就一个市场的发展。通过引进和自我培养,使大量的绿色有机食品经营管理人才在齐齐哈尔集贸中心大展身手。
集贸中心的功能不仅仅是买和卖,还要提供展示、物流、服务等。绿色有机食品由于检测难度大,消费者认知程度低,个别企业不法生产、加工、销售假冒绿色食品,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5月份的毒生姜事件说明,出口的生姜没有问题,国内销售的毒生姜产生原因是不能每批检测,或者不检测,出口的检测一次性付费,之后再检测就不用付费了,国内每次检测需要600元,高昂的检测费用,导致监管部门、姜农、经销户不进行检测。
集贸中心要引入智库资源,要和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合作,依托齐齐哈尔大学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到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的检测、生产、深加工研发过程。
5环境容量从哪里来?
绿色食品之都不仅仅要生产销售绿色有机食品,还要实现绿色生产和营销。生产要严格遵守绿色和有机食品规范,采取绿色环保包装,物流要低碳环保,通过价格杠杆,实现物流的低碳使用,大豆玉米等大宗绿色有机食品使用火车运输,绿色有机蔬菜采用汽车运输,大力提倡空车配货,第三方物流方式。
四、发挥绿博会的引领作用,促进集贸中心的建设
(1)绿博会重新定位。目前国内外与食品相关的展览会主要有: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世界食品博览会、欧洲健康食品展览会、法国食品博览会、韩国自然健康食品博览会、南非国际健康食品饮料及有机产品展览会等等。
国内外的这些食品博览会在新产品发布、提升企业形象、与顾客和分销商互动、获取销售订单、市场研究和开发、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往齐齐哈尔市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的定位更多的是注重展会的销售功能,忽视了展会对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集散基地的带动作用,借鉴国内外著名博览会的成功经验,通过会展的重新定位,以绿色有机食品的博览会为平台,发挥会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有机食品生产与集散基地前景广阔。
(2)扩大展会的知名度。邀请国内外政要和知名企业家与会,扩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举办高端专家学者的学术论坛,创办绿色有机食品交易期刊,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的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参展和销售。
(3)政府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在绿色有机食品新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引导绿色食品销售商店在地理位置上的集聚,建立有机绿色食品交易市场。
(4)建立绿色有机食品交易网站。在齐齐哈尔绿色食品网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全天候对绿色有机食品进行宣传、提供信息和进行交易。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的“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网站,就开展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品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栏目,对实体交易市场起到了促进和补充的作用。
(5)培育会展、金融、市场中介组织,走市场化道路,引导更多的企业、个人进行绿色有机食品的营销。
〔责任编辑:陈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