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独立学院残疾、体弱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

2013-12-29冯丽明冯丽娟杨玉亭

理论观察 2013年10期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武汉市部分独立学院残疾、体弱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积极,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

[关键词]独立学院;残疾、体弱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1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077 — 02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1〕《决定》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支持特殊教育,〔2〕残疾、体弱大学生再次受到了关注。

关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主要针对普通学生群体,关于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保健课的现状研究,对弱势群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很少,专门针对独立学院残疾、体弱学生的研究更少。本研究从独立学院残疾、体弱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着手,了解他们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等问题,以便更好的为独立学院体育保健课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3所武汉市独立学院中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武汉市10所独立学院体育保健课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有效率100%。

对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11级和2012级体育保健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27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达96.9%。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

2 结果与分析

2.1残疾、体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

调查显示,残疾、体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集中于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如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男女生项目选择差异不大。这些项目中跑步/散步、乒乓球和羽毛球是大多数残疾、体弱学生的首选,这些项目在高校群众基础良好,开展较多,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受到多数学生的喜爱。而对于在多数体育保健班开设的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气功等具有保健效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几乎不采纳,造成课内和课外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也说明学生对传统的东方养生术缺乏了解。另外,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体育蓬勃开展,新兴体育项目不断涌现,学生对时尚运动项目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在体育保健课的内容设计上,应积极吸纳一些时代感强的内容。

2.2残疾、体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

调查显示,34.1%的残疾、体弱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偶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占42.7%,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占18.7%。其中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经卡方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调查显示,残疾、体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不长,53.66%的学生每次运动时间在30 min以下,仅仅只有8.94%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超过50 min,其中女生锻炼时间明显少于男生,经卡方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动机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3〕。调查显示,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一般。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很感兴趣、比较感兴趣)的比例占59.0%,女生占32.3%,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比例占13.1%,女生占30.7%。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高于女生,经卡方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体育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3〕。调查显示,残疾、体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集中于消遣娱乐,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另外,男生偏向于人际交流和提高运动技能,女生偏向于调节情绪,缓解学习压力。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动机均不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方面,说明残疾、体弱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2.4影响残疾、体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惰性,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没兴趣和缺乏活动氛围。其中惰性成为影响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占总人数的40.65%。调查中发现6所独立学院中没有一所学校有专门针对残疾、体弱学生开展的体育竞赛或活动。另外,自身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给残疾、体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带来了不利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残疾、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如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男女生项目选择差异性不大。

3.1.2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积极,34.1%的残疾、体弱大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只占18.7%。53.66%的学生每次运动时间在30min以下,只有8.94%的学生课外参加体育活动每次超过50min,女生体育锻炼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低于男生。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引导,达到课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终极目标。

3.1.3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一般,其中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的占59.0%,女生占32.3%,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主要集中在消遣娱乐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体育活动动机有待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引导。

3.1.4影响残疾、体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惰性,学习负担重,没兴趣和缺乏活动氛围,惰性成为影响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

3.2建议

3.2.1从思想上重视残疾、体弱学生的体育活动

残疾、体弱大学生作为高校体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一直以来未受到重视。要改变残疾、体弱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这一群体,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2.2提供场地器材和场所,加强课外辅导,开展针对残疾、体弱大学生的体育活动

学校仅仅为体育保健班提供了上课的场地器材,并没有供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专门器材。由于残疾、体弱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他们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更加严格。

调查发现没有一所独立学院开展专门针对残疾、体弱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而缺乏活动氛围已经成为制约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独立学院应积极探索如何开展此类活动,加强对他们课外活动的组织辅导,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

3.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

残疾、体弱学生由于组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体育保健课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体育保健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体弱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他们只有在认识和体会到了运动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后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这需要体育保健课的正确引导。

〔参 考 文 献〕

〔1〕邓星华,杨文轩.“健康第一”的理论依据于学校体育的新使命〔J〕.体育学刊,2002,(01):12-1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4-99.

〔责任编辑:陈 思〕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Disabled and Physically Weak College Students in Independent Institutes in Wuhan

FENG Li-ming1, FENG Li-juan2, YANG Yu-ting1,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Wenhua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2.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30 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abled and physically weak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a part of independent institutes in Wuhan with methods lik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ther methods. The result shows that disabled and physically weak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hey have little interest and no good physical exercise motivation.

Key Words:independent institutes; disabled and physically weak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