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5.0在医学图书馆中的应用
2013-12-29孙慧子王军琳王晨思
[摘 要]微信作为互联网的新兴产业,不仅可以用做即时通讯软件,其快速的发布形式及便捷的沟通模式,更可以为用户搭建一个集获取、共享、传播、交流的互动平台。应用于医学图书馆,定会使该领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医学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043 — 02
1 微信简介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微信支持多种语言,支持Wi-Fi无线局域网,2G,3G和4G移动数据网络。自2011年1月面世以来,仅6个月,微信用户数量就达到了1千万。到第二年3月,微信用户突破1个亿。截至2013年1月,微信用户量已突破3个亿,这个惊人的数字仅次于QQ软件的中国用户数量,目前已经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微信作为时下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的新兴传播媒体,以其实时通讯和异步交流等特点,对新闻界、医疗界、信息界、医药界、教育界等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微信凭借其丰富的功能,快速、开放、高效等特点,势必开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篇章。
2 微信用于图书馆的应用分类
2013年8月9日,腾讯公司发布了微信5.0版本,该版本优化了之前版本的一些bug,同时新增了一些实用的功能插件。以下三种功能都能很好的应用于图书馆。
2.1 “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主要功能有:群发推送,公众号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自动回复,用户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1对1交流,公号针对用户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
图书馆可通过公众账号,使用文字、图片、语音及链接的搭配方式向微信用户发布图书咨询,如数字资源推荐、书目导读、新书推荐等内容,回复特定的关键字还可收到相关自动回复的说明,特殊问题还可以等待账号管理的具体回答。既实现了信息的高速共享,也提高了沟通的便捷性。
2.2 “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是类似于微博的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图书馆可以通过“朋友圈”发布如讲座、开闭馆时间调整、培训通知等新闻消息。也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发布图书咨询,通过微信用户的相互转发,实现一个更大的共享空间。还可以发布读者提问进行实时咨询,通过评论的功能,提供有关图书馆的资料、数据库利用以及其他服务方面的解答,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模式。
2.3 “扫一扫”
“扫一扫”最初的功能为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条形码,获取产品的产地、销售地及各地的价格比。微信5.0为扫一扫新增了扫图书封面及扫英文翻译两个颇为实用的功能,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扫描图书、杂志、CD的封面即可出现该产品的封面图片、内容简介及网购价格,为用户快速了解图书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而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英文单词,则可以出现相应的中文翻译。
3 国内图书馆和医学院校微信平台应用的现状
据笔者统计,截至2013年8月23日,通过“图书馆”为关键词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搜索,发现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机构共有197家,包括高校图书馆、地方公共图书馆、公益图书馆以及书商这几类。通过“医院”为关键字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搜索,发现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医院共有200家,包括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通过“医学院”和“医科大学”为关键词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搜索,发现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医学院校共有110家,其中本科院校有79家,高职高专有24家,独立院校有7家。当中的四所大学的图书馆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分别为: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和昆明医科大学图书馆。
4 微信在医学图书馆中的作用
基于微信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图书馆对其的研究与应用也应该尽快提上日程〔4〕。随着微信的应用浪潮的不断涌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对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互动交流、管理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图书馆界如果能有效借助微信, 提供新颖实用的信息服务以及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必然能提升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更好的实现其文化服务的功能。
4.1 提高咨询服务水平
作为知识社会的核心枢纽,图书馆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信息查询等服务,还要承担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职能, 这对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与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帮助读者实现快速有效的查阅、改进缺乏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提升互动交流的效果等工作正成为图书馆尝试解决而又无法真正解决的问题, 而微信的预设服务及一对一交流等特点就能很好解决上述部分问题。〔1〕
图书馆开通微信并公布微信号码后,使用微信的用户可搜索到图书馆微信账号,当用户有需求时可向图书馆微信请求信息咨询服务。如用户在图书馆使用图书馆资源遇到困难,学生、老师在学习、科研中需要获取参考信息,医生在医院就诊时遇到疑问,病人在医院需要了解医疗知识等等都可通过微信进行咨询。而图书馆员在收到咨询请求后,可立即检索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反馈的信息形式可根据问题而多样化,如在回答如何使用图书馆的问题上,可通过语音或文字简短回答;在回答数据库使用问题时,可通过视频进行示范讲解;在学生、老师、医生需要医学图片时,可直接截图发送。总之,微信可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的不同组合、混搭来回答不同用户的咨询,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4.2 实现信息快速共享
除了通过微信宣传图书馆、被动回答用户咨询,微信还可方便、快捷地主动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要进行主动服务,微信首先要做的就是搜索、建立用户社交网络。即通过查找QQ好友、查看通讯录好友、查看1000 米内附近的人以及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搜索微信用户,并发出请求添加好友,建立微信好友圈。通过以上方式,微信好友关系网会越来越庞大。接下来,图书馆就可通过微信主动向微信好友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如发送图书馆的最新新闻、公告、新书通报、新进数据库等信息。
医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简捷性,实现信息的快速发布和共享。还可以通过添加链接,使读者获取更多详细的信息,如最新书目推荐、图书评论、图书馆新闻、讲座培训、资源导航、开闭管时间调整。〔2〕
4.3 形成良好互动交流
与其他Web2.0工具支持信息形式较单一不同,微信信息交流形式多样化。文字、语音短信、图片、表情、视频等微信息都能通过微信传递。用户之间可以进行“语聊”、“图聊”、“涂鸦”等〔5〕,信息的交流变得更有声有色,用户可根据兴趣、心情及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同时,微信具有群聊功能,可支持来自天南地北的小群体同时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使得微信比微博、QQ 等更具互动性。此外,微信的使用只需要支付少数的流量费。这些都将更大地激发用户使用兴趣并增强持续性。
医学图书馆通过微信的标签分类与朋友圈功能,让不同爱好的读者分门别类,彼此交流自己喜欢的话题。图书馆也可根据不同的圈子, 发送读者感兴趣的阅读排行榜、展览资讯、培训活动等,让文化的传播实现更高效的互动。〔1〕
4.4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微信在通报突发灾难事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医学图书馆也可以借微信提升自身的应急救援能力。2012年11月23日晚,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值班医生,联合身在外地的医疗专家,通过微信视频远程诊疗的方式,成功拯救了一位大面积肺栓塞病人。〔3〕
5 结语
微信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开发到如今一直不断更新,几乎每个月腾讯公司都进行新功能的开发。随着网络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术不断被借鉴、糅合、创新,微信也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进步,更加适应信息社会化的需要。这将更有利于把微信应用于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从业人员应紧跟信息技术步伐,充分利用微信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服务。随着微信的应用插件不断的增加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对医学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互动交流、管理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医学图书馆如果能有效借助微信,提供新颖实用的信息服务以及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必然能提升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更好地实现其文化服务的功能。
〔参 考 文 献〕
〔1〕肖金华,黄丽红. 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3,(06):55-57.
〔2〕钟方虎,贺青,于丽,陈炎言.微博在医学图书馆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03)31-32.
〔3〕急诊医生微信隔空向专家求教 挽救患者生命〔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 2012-12/10/124075190. htm,2012- 12- 10.
〔4〕黄浩波,何卫华,叶青.微信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 .图书馆学刊,2013,(01) : 62- 64.
〔5〕慕名.微信们要革谁的命〔J〕.通讯企业管理,2011(08):68-69.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