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武汉公交上进餐屡禁不止的反思

2013-12-29黄美忠

理论观察 2013年10期

[摘 要]2013年武汉屡屡发生公交上进餐甚至爆发冲突事件,使城市形象受损,并引起了媒体关注和市民热议。这不仅是市民文明素质的问题,还应从城市文化和城市管理的角度进行反思,加强人性化城市管理和关注民生建设,规范早餐摊点经营,加快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深入社区做好文明创建宣传,杜绝公交用餐等不文明行为,让公交成为展示武汉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

[关键词]文明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城市综合管理;公交用餐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028 — 03

武汉市1992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迄今已经开展20多年,但与全国文明城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公交窗口是一个明显的短板。2013年3月以来,尤其在五六月份,武汉公共交通设施上进餐的不文明现象被多次报道,城市形象受损,并引起了媒体关注和市民热议,武汉这座城市如同它的“火炉”特质在入夏时节的网上“火”了起来。

一、武汉公共交通设施上进食屡禁不止

粗略统计,2013年3月至7月,媒体曝光了9起武汉市在公共交通设施上进食甚至因遭人劝止而引发冲突的事件。首先,2013年3月28日,一女乘客乘坐地铁时,看见一女青年在武汉地铁2号线上吃热干面不听劝阻,想拍照发微博被察觉,女青年竟将热干面砸在了她头上,引发全国网友关注的“泼面事件”,并对公交用餐形成聚焦效应。

2013年5月7日上午,两女子在公交555路车厢内进餐,先后对公交司机、白发老者等热心乘客的劝阻不理会,并与劝说乘客发生争执。2013年5月12日,一对情侣在武汉地铁上制止一乘客进食时挨打。2013年5月21日上午9点半左右,地铁2号线的街道口区段,一男青年在车厢内吃包子,一中年男子和旁边乘客提醒他不能在地铁上吃东西,男青年反问“哪里规定不能在地铁上吃东西?”引起争执并发生肢体冲突。2013年5月28日晚6点半左右,公交584路行驶至汉口青年路航空路站时,一年约40岁的男子端了一碗臭豆腐上车,因司机提醒公交车“禁食”规定而将手上的臭豆腐向驾驶室扣了过去,弄得司机全身溅满污臭。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湖北日报》记者乘805公交车,车辆在汉口解放公园站停靠时,一位女生提着牛肉粉、豆浆上车,坐下后便旁若无人地进食,顿时车内充斥着牛肉粉的酸辣味和小葱味。2013年6月21日11时,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一名女乘客端着热干面上了402路公交车,并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经人提醒才停止了吃面。2013年6月24日7时30分许,公交801路在汉阳升官渡小区路段,一名20多岁的女孩在车厢后部吃汤粉,另一名30多岁女子为防汤面泼洒就提醒女孩“注意点”,结果吃面女孩将汤粉泼向那位女乘客。2013年7月4日早上,2路电车在汉口六渡桥站段,公交司机发现一名50岁左右的男乘客端着一碗面大吃起来,提醒“车内禁止饮食”,男乘客选择了下车。

二、武汉公交上进食屡禁不止不只是市民素质的原因

武汉公交上进食屡禁不止,不仅难以保持公交场合的公共卫生,还容易引发口角摩擦等纠纷,更有损武汉市城形象。其中,市民素质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那些在公交上进餐受劝阻,却不仅不改正,反而“抖狠”的人。但细想,原因却不仅是市民文明素质的问题,还应从城市文化和城市管理的角度进行反思。

(一)历史渊源成就边走边吃的“武汉式过早”

武汉人习惯称吃早餐为“过早”,无论是独特的叫法,还是边走边吃的方式,都已成为了人们印象中的一个武汉民俗。早上端着一碗热干面,边走边吃,甚至在公交上吃,可谓多少年来“武汉式过早”的真实写照。就连《纽约时报》在一期节目中介绍到武汉的小吃一条街户部巷时,都说这种边吃边走的过早方式是武汉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特色。武汉人为何如此酷爱路上用早?这可以追溯至武汉早年的码头文化。武汉自明朝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三镇临近汉水、长江的地方码头遍布,货物云集,汉正街逐渐形成,汉口更是借水之利成为了明末清初的四大名镇。当时,挑着扁担、匆忙来往码头理货、搬运的人们,找个地儿就开始“过早”,长此以往,习惯养成,就演变成一种武汉特有的简单、粗犷的生活方式,形成独特的过早文化。对于这种由来已久却又多少与现代文明不太合拍的用餐方式,向来“不拘小节”的武汉人也很少在意和反省,反而津津乐道,沿袭至今,还被“推广”到了公汽、地铁、轻轨等城市公交系统上。

(二)简易早餐摊点促使“武汉式过早”继往开来

路上边吃边走的过早方式,对用餐场所淡化了要求,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的数字显示,该市有早餐网点2.5万个以上,包括酒店自助餐、本地小吃连锁店、机关食堂、小专卖店和早餐摊点等,但有证早餐点仅1万个左右,尤其大量分布在社区出入口和大街小巷、市场份额占70%左右的小专卖店和早餐摊点,因陋就简,甚至占道经营,不仅卫生状况差、用餐不放心,就连供顾客坐下来用餐都满足不了。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武汉早餐店大多经营场所面积小,设置供用餐的座位少,而街边摊点就更是简易,有的就是在旁边空地上摆放几张桌椅,有的则是连椅子凳子都没有,顾客买了就走。而在桂林吃米粉,西安吃羊肉泡馍就很少像武汉这样。这种习俗客观上又促使“武汉式过早”能继往开来。

(三)武汉市民上班途中耗时长,公交用餐可节省时间多睡眠

随着现代城市的扩张及交通拥堵,市民上班路途花费的时间也普遍在增加。况且,武汉两江三镇的格局使这座城市的中心就在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滔滔江面上,尽管近年来武汉加快了桥隧等过江通道的建设,但对于每天坐公交过江上班的那些人来说,跨江本身增加上班路上的时间耗费。而目前武汉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以及快速公交BRT都还在建设中,还不具备网络化运营的方便快捷,城市交通不畅无疑加剧了市民上班路上的煎熬。据笔者乘坐武汉公汽的体验,不堵车的话,中心城区一站路耗时2分30秒到3分钟。据武汉公交查询网(www.8684.cn)信息,武汉有城区普线公交线路37条,有城区专线公交线路(含旅游专线)201条,共238条城区公汽线路。粗略统计,其中设停靠站25-30站的公交线路有53条,设站在30个以上的公交线路有73条,共计126条,武汉超半数公交线路的单程耗时在1小时以上。

相关调查也佐证了笔者的推算。2011年7月3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处于武汉二环线以内的武昌广埠屯和徐东随机调查了50位市民,上班用时少于30分钟有5人,30至60分钟的有21人,60至90分钟的有18人,长于90分钟的有6人,耗时1小时以上的共有24人,接近半数。50位市民中,上班需过江的有11人,多数表示“过江时间在上班用时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此外,武汉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曾于2008年对居民出行状况也进行过一项有12万余居民参与的调查。该调查显示,武汉市民每天用于交通的时间平均为77分钟,其中公交方式一次出行的平均时间为51.7分钟。

事实上,武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上班距离远、路上堵车而不得不更早起床。腾讯·大楚网做过“市民对公交车上过早怎么看”的调查,有23.28%的人选择“没时间好好过早,是无奈之举”。一些市民想利用在公交车上用餐来节省路途时间、多换取一点睡眠。

(四)公交、地铁“禁止用餐” 规定的制定不够人性化,宣传不够深入

武汉率先在中国内地颁布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的地方性法规《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并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禁止在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公共客运列车上进食。市民在轨道交通公共客运列车上进食的,首先将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将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而此前,已出台10年多的《武汉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则》,也禁止在车船内饮食。一方面,这些规定不尽合理,不人性化。市民反感的是在车厢内过早、吃热干面和汤粉等有异味的食物,而不是喝水和饮料、吃无怪味零食等行为。为此,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武汉市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及轮渡乘坐规则》,已经把公交上禁止饮食改为禁止“进餐”,更贴切、更人性化。公交车船、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相对封闭,空气不太流通,乘客在车上进餐吃气味大、有汤水的食物,会导致车厢、船舱内都是气味,甚至不小心汤水会泼洒到其他乘客身上,应禁止。但饼干、糖果、巧克力之类的零食应准许吃,喝水和饮料就更没有问题。另一方面,武汉公交禁食规定实施多年,却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前面提到的腾讯·大楚网“市民对公交车上过早怎么看”的调查,有23.81%的人选择“法律又没规定不行”。前面提到的媒体报道的9个公交用餐案例中,就有3位被劝止者质问这是哪里的规定。可见上述条例、规定的宣传也不够深入人心。

三、落实公共交通设施上“禁止进餐”的举措

在公交车船、地铁内吃东西,不文明、不合规,理应制止。城市综合管理与市民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综合管理受制于不高的市民素质,但良好的城市综合管理又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市民素质。

(一)完善城市公交体系的规划,建设快速公交网络

公交体系是一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跟市民息息相关的一个民生问题。完善城市公交体系的规划,建设快速公交网络,大幅减少市民上班途中耗费时间,可让市民可节省出时间用于睡眠和停下脚步过早,从而使自觉拒绝公交上用餐成为可能,这样也才能持之以恒。可喜的是,近年来,被网友戏称“满城挖”的武汉,正在实施以城市主干路和微循环道路、桥梁、过江隧道、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城市环线交通等大批重点工程为依托的“30分钟畅通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虽暂时减缓了市内车速,但也有“长痛不如短痛”的好。目前,天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武汉长江隧道、东湖隧道、街道口立交、徐东高架等一批项目已经总体完工,内环线、二环线、三环线以及武汉大道已具雏形,轨道交通1、2号线已投入运营,到2017年总里程超过250公里的7条轨道线将建成,到2020年总长193公里的8条BRT线路也将建成。届时综合公交系统完善后,情况有望大为改观,市民上班路上有望节省一半时间。近期3-5年内,交管部门应该通过私家车过江限号、道路限行、合理布置秩序性公共交通设施等措施以及加大治理随意变更车道或插队、行人横穿马路或窜红灯等不文明行为,提高行车速度。

(二)引导和规范早餐点店入室经营,让市民有座过早

早餐摊点店面不仅满足“每天早上填饱肚子”的需要,还有着“拉动消费、吸纳就业”的社会经济功能。据调查,武汉现在至少60%以上的人选择在外吃早餐,武汉早餐的年市场规模超22亿元。可见,早餐是民生工程,也是“票子”工程,而涉及占道经营还是城市形象工程。为此,2008年武汉市府办公厅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早餐市场推进早餐工程建设的意见》,设立了“市早餐工程办公室”,要求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规范经营、有效监管”为原则,构建“卫生、安全、营养、方便”的武汉早餐供应体系。措施包括整顿无证早餐网点、取缔占道经营等。按规定,只有厨房面积达到8平方米的餐饮点店才有资格申请卫生许可证,然后才能取得工商执照。为引导早点摊入室经营,还出台政策对符合《武汉市早餐经营示范规范》的早餐企业KwuuD2olUFlhLxHuuePlvA==给予财政补贴。其中,对有10个以上固定经营门店、每个店营业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早餐室内市场经营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早餐企业,对每个门店补贴0.7万元,另按经营场所面积每平方米补贴200元,若单个门店营业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标准提高到每平方米补贴300元。但对于恰恰最需要扶持的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占70%左右的小专卖店和早餐摊点却缺乏政策关怀,因此,这种状况即便在城管多年督查管制之下也没有较大改观。这需要通过更有针对性补贴政策的“引”和城管部门管制的“推”,引导和规范这70%早餐点店室内经营,既安全卫生,又便民,让市民有座过早。

(三)开展公交乘坐规定宣传,加强公交文明引导

首先,既然出台了相关公交、地铁的乘坐规定,而且是合理的,交管部门、文明办、城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或机构应该广泛开展宣传,让市民了解知晓,引起共鸣、形成共识。宣传教育要改变过去标语横幅的“喊口号”形式,应当采取实用的方式,不流于形式,让市民能亲身、深刻地体会到“文明”的好处和乐趣,转变观念和习惯。比如,深入社区宣讲、讨论,利用报刊、电视及微博等新闻媒体开展全民讨论、反思,选拔公交文明监督员或热心市民代表参与公交文明乘车监督和宣传,等等。前面提到的腾讯·大楚网“市民对公交车上过早怎么看”的调查,有52.91%的人选择“不文明行为,应该被制止”。出于对公共卫生考虑,禁止公交上进餐的道理,大多市民是能理解、接受的,关键要广而告之。其次,相关管理部门或人员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引导市民转变公交用早等不良行为习惯。包括公汽的侯车站和登车门、地铁的出入口和检票口等处应设置“禁止车厢内用餐”的醒目提示;公交司机应提醒或建议带餐点的乘客用餐后再乘车,或设此类专门智能语音,在带餐点的乘客上车时提示;地铁检票口的工作人员应阻止带餐点的乘客检票入站,对不服从管理者交由安保人员处理,必要时执行罚款措施等。否则公交管理部门都不把规定当回事,一些不自觉的乘客就更不守规矩了。而赶时间的乘客,因此事耽误时间后恐怕就没有下次了。再者,可以与市文明办等机构联动,借助车厢摄像头记录,在适当媒体上曝光不文明乘车者,以儆效尤,当然要事先发布告。

(四)不懈加强文明的宣传教育,树立市民文明意识

公交上用餐等不文明乘车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公德、文明素养的问题。第一,“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要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首先应该树立市民的文明意识。因此要加强文明宣传与教育,正如原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所说:“要让创建意识和文明养成深入人心。”第二,素养体现于细节,市民文明素质是通过一言一行反映出来的,要从细节着手,动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第三,文明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实实在在地常抓不懈,不要搞“一阵风”,少些文明公约,多些具体指导。尤其要结合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使市民从这项事业中受益,从而提高他们讲文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身体力行。

〔参 考 文 献〕

〔1〕黄敏.武汉一女子地铁内吃热干面网友拍照遭面砸头〔EB/OL〕.2013-03-29. http://www.hb.xinhuanet.com/2013-03/29/c_115204605.htm .

〔2〕男青年武汉地铁上吃包子遭“猛大叔”打掉门牙〔EB/OL〕.2013-05-22. http://hb.qq.com/a/20130522/003725.htm .

〔3〕桂林. 直击公交车上不文明〔N〕.湖北日报,2013-06-29.

〔4〕姑娘伢公交上过早不听劝 一碗汤粉泼向女乘客〔EB/OL〕.2013-06-25. http://www.hb.xinhuanet.com/2013-06/25/c_116275991.htm.

〔5〕周逸雄.武汉式过早乃泼面姐事件根源 市民素质需加速提升〔EB/OL〕.2013-03-30. http://hb.sina.com.cn/news/sh/2013-03-30/080663620.html.

〔6〕汪健.调查显示 武汉上班路上耗时30-60分钟的市民多〔EB/OL〕.2011-07-05. http://hb.qq.com/a/20110705/000266.htm.

〔7〕王丹妮.打造放心早餐 武汉拨款近千万补贴早餐经营摊点〔EB/OL〕.2009-12-09. http://www.hb.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12/09/content_18452666.htm.

〔8〕黄美忠,薛红.武汉市民文明素质与形象的调查——兼谈武汉旅游形象的提升〔J〕.今日南国,2009(11):145-146.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