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千佛洞

2013-12-29王琰

美文 2013年5期

往东千佛洞的路上,见时断时续的夯土城墙扑面而来,同行的人指点,说是锁阳城遗址。锁阳城建于汉朝,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历经唐末、五代、宋初的曹氏及张氏归义军时期,后被西夏占领,明代重修,移哈密卫于此,明末城废。

我看到管理员举着手电筒,踏着夜色去巡视洞窟。星星越来越稠密,像是另一个天上的国度,远远望去,灯火辉煌。而我,衣着单薄地坐在帐篷旁,想象那束光,是怎样穿越时空,向黑暗中的我笔直地射来。

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因位于敦煌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以东而得名。洞窟开凿于长山子北麓的古河道两岸,现存23窟,东崖9窟,西崖14窟。保存有壁画塑像的有9窟。壁画总面积共计486平方米。

敦煌莫高窟向东,139公里处,安西县桥子乡南峡谷内,有一处隐秘的宝藏,叫做东千佛洞。这里方圆百里寂无人烟,古疏勒河早已改道,露出干涸的河床,满目遮天蔽日的荒漠里,唯有洞窟坚守在河两岸长山子北麓山崖上。相比莫高窟与榆林窟,它更像是被世人遗忘在天边的一处奇葩,如佛的莲花宝座静静地开放,散发着超世脱俗的淡淡清香,绝世而独立。

东千佛洞始建于西夏时期。西夏立国后,曾在各军事要地设置了十二监军司,每一监军司都仿宋制立有军名,规定驻地,委任豪右贵族分别统帅部众。西平军司驻瓜州,瓜州一度成为统辖河西地区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

西夏中晚期,西夏权臣弄权分国,西夏仁宗皇帝李2rBvXLf22jwr0FOsz+IGOI9UUCuwpE6OY78Zl+LO59g=仁孝一度被迫迁居瓜沙,不修内政,唯重佛事。东千佛洞大概就开凿于这一时期。莫高窟、榆林窟皆为西夏在前朝洞窟的基础上重修和继续开凿,而西夏时选址新建的,东千佛洞是唯一的一座。这也是安西东千佛洞和榆林窟的西夏佛教艺术远胜于敦煌莫高窟的重要原因,它们代表了西夏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

安西古称瓜州,康熙皇帝大败葛尔丹后改名安西,意为安定西域,如今它又改回原来的名字。瓜州安西,安西瓜州,像一个人的两个名字,一个大名一个小名,哪个大来哪个小?

我还是喜欢叫它安西,安西,在风里轻轻地唤它,像是呼唤心底亲爱的人。

安西风大。下了车,站不稳,不住脚地被风吹着走。同行的女孩子的帽子被风刮走了,她奔跑着追去,一直跑了很远。我压着被风撕扯的衣襟,看成群风力发电机叶轮在呼呼地转着。那大叶轮想要把安西所有的风都变成电。

西夏仁宗李仁孝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55年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注重法制,他制定并推行的《天盛年改定新律令》,共分20章,计1460条,其内容包括刑法、诉讼、民事、婚姻、经济、行政等。这是西夏最完整的法典,被国外学者称为“中世纪独一无二的法律文献”。

天盛七年(1155年)九月,仁宗皇帝骑马去贺兰山打猎,因为道路崎岖不平,跌伤了爱马,一时间很是恼火,下令要杀修路的官吏。尚食官阿华在旁边谏言,说:“为了一匹马而杀人,是贵畜贱人,法律上没有这样的规定,道义上也不合适,如此岂能让国人服你?”他听后只得作罢。可见除了制定法律,他也是个守法的皇帝。

西夏时期,禅宗《六祖坛经》和密宗《禅源诸全集都序》等重要经典皆被译成了西夏文。禅宗主张修习禅定,而密宗在修行方式上更是有着很多不允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充满神秘色彩。人们在远离村镇的寂静处开凿石窟,入山修行蔚然成风,东千佛洞成为禅僧自我修炼的理想之地。这里,曾经是盛极一时的佛教洞窟之一。

想起藏传佛教噶举派密宗修行大师米拉日巴,曾修习咒术施之仇人,结果给家乡村庄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使许多无辜的人丧生。他悔之莫及,隐居深山苦修,消除恶业。米拉日巴以一己之力修建了九层阁,就是现在西藏的赛卡古托寺庙,修建过程中有人帮他,哪怕只是搬来一块石头,他也必先将它搬回原处。他以青草为食,皮肤渐成绿色。如此十八年后,终成正果。

往东千佛洞的路上,见时断时续的夯土城墙扑面而来,同行的人指点,说是锁阳城遗址。锁阳城建于汉朝,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历经唐末、五代、宋初的曹氏及张氏归义军时期,后被西夏占领,明代重修,移哈密卫于此,明末城废。

下车到锁阳城遗址走走,依稀能看出城池曾经的规模阔大。锁阳城分为内城外城,延绵的烽燧,时断时续的城郭连接着箭台和瞭望台,烽火台之间的城墙上,仍堆放着许多当年御敌的礌石。随处走走,大量土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遗迹,零碎砖瓦、陶片随处可见,时不时还能看到锈蚀的铜币、小铁器等。灰蒙蒙的锁阳城,只有红柳和一些沙生植物生机勃勃地生长其中,此外,空无一人。风绕过城墙,接着吹。风声里,仿佛隐藏着呐喊、冲杀、兵器相撞的声音。

锁阳城原名苦峪城。传说唐朝名将薛仁贵进兵西域,在苦峪城一举打败西域军队,在城里举行庆贺仪式,不料被赶来救援的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唐军与之兵力过于悬殊,突围无望,据守至粮草尽绝。时值寒冬腊月,城内士兵饥寒交迫,死于非命,大军几近绝望。正在此时,有士兵发现地下埋有许多肥大的植物块根,食之顿觉精神倍增,薛仁贵闻讯令将士掘而食之,一时间三军精神振奋,骁勇异常,终于打败了苏同宝,为朝廷建下奇功。此植物块根正是锁阳。唐太宗于是将苦峪城赐名为锁阳城。

想起在安西街上,小摊上到处卖褐色的干锁阳,视之形状可疑,如排好队的男根。锁阳是一种植物块茎,小红萝卜一般,食之可以壮阳。安西三绝之一,是用锁阳泡制的药酒。男人来了一定不能不喝。

西路红军西进新疆途中最后一战,是在锁阳城打的。满目断壁残垣,又平添了些许悲壮,掩不尽的刀光剑影,已是草木萋萋。

落日辉煌地赶来,然后匆匆谢幕。锁阳城城郊一座高大的夯土堡垒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依稀可辨旧日的辉煌,这就是著名的塔尔寺。《大唐西域记》载,高僧玄奘曾在寺庙内停留,讲经月余。

夜做一梦,进了锁阳城,到处卖煮锁阳、蒸锁阳、炸锁阳、煎锁阳……锁阳有红白之分,吃起来味道也不一样,据说白的面甜,好吃一些。吃饱了接着守卫锁阳城吗?

桥湾城还远着呢,这次是去不了了。那里曾挂有一大一小两面人皮鼓,脏脏的黄色,敲起来“扑扑”的声音,像有人断断续续地呜咽。

出锁阳城,车又开了许久,方到东千佛洞。夜色深了,管理员住在洞窟改造的屋内。我们扎了帐篷,找了个避风的山崖旁,准备露营。

夜晚,比别处来得早来得彻底,一团浓得化不开的墨。星星一颗颗次第亮了起来,像灯笼,风背后的手,一盏盏点亮它们。

我坐在山坡上,仰望星空。不眨眼睛的北斗七星明亮。《道藏经》里说七星,一天狼,二巨门,三禄存,四文曲,五廉贞,六武曲,七破军,北斗七星斗柄西,天下皆秋。

我看到管理员举着手电筒,踏着夜色去巡视洞窟。星星越来越稠密,像是另一个天上的国度,远远望去,灯火辉煌。而我,衣着单薄地坐在帐篷旁,想象那束光,是怎样穿越时空,向黑暗中的我笔直地射来。

今夜,我想用北斗星作酒盏,一醉方休。醉了,天更黑了。东千佛洞的星空下,有流星坠落在山梁背后。

流星是块冰糖,有甜味弥漫开来。起风了。

第二天,买了门票,进入洞窟。偌大的洞窟,只有我们一行人缓缓走近,满怀期待。管理员打开石窟的木门,“吱呀——”一声,芝麻开门,这里是阿里巴巴故事中四十大盗的宝藏吗?

举着手电筒,敛声静气地走进洞窟,经变画、各种曼陀罗、供养人、伎乐、甬道的卷草、莲花图案纷至沓来……窟外时间静静流淌。管理员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只要不拍照,可以在洞窟内净心敛气地慢慢地观赏。

佛教讲究“悟”。石窟常常被开凿在远离人迹、环境幽雅之地,宜于静思悟道。想当年,西夏的铁骑驰骋河西,这寂寞的山野被忽略了,偏远而荒芜注定了它的寂寞与萧条。只有那些苦苦追寻真理的佛教信徒们,执着地为信念寻找归宿。当他们来到这里,内心的宁静与这里的幽静无比契合,一阵抑制不住的惊喜坚定着他们的意志,夏天的酷热、冬天的寒冷没能吓退他们,从此之后,“丁丁当当”的凿石之声在山谷里回荡,如同他们潜心向佛誓言,一点点在陡峭的山崖间凿刻而成。

东千佛洞石窟处后来河流改道,人们在这里打出四眼古井,供修行者生存之用。现在水井的遗迹仍清晰可辨。这样干旱的山谷,地表和地下全是坚硬的岩石,在这里挖出一眼水井来,是多么不容易啊!“丁丁当当”的凿石之声,夹杂着开窟者和修行者的无上功德。

东千佛洞现存洞窟中塑像多为清代重塑,且让我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保留着西夏原貌的壁画吧。

西夏石窟开制上仿照新疆龟兹形洞窟。石窟的前半部为殿堂,后半部为甬道式中心柱。壁画中涅槃变和说法图,是西夏时期的巨幅杰作。后壁的说法图与中心柱背面的涅槃变相对,在这空间紧凑光线晦暗的后甬道里,产生了一种玄幻神秘的艺术效果。

龟兹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龟兹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中开凿最早的,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五世纪初,白马驮经的高僧鸠摩罗什,就是龟兹国人,其母为龟兹国王之妹。鸠摩罗什先习小乘,后改信大乘佛教,龟兹自此始有大乘佛学。后凉吕光攻破龟兹,挟持鸠摩罗什返归中原,龟兹大乘佛教趋于衰微。

唐初,玄奘赴印度途中,曾经在龟兹国滞留六十日,并且在《大唐西域记》卷一中细述国之情形:“屈支(龟兹的别称)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糜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铜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

这是一个读之美丽而富饶的国度。《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个非常崇信佛教的龟兹国王,想去印度诸地瞻仰圣迹。于是,他命他的弟弟替他监国,暂摄国政。当国王启驾西行时,其摄政之弟赶来送行,送给他一个密封的金函,嘱咐兄长务必妥为保管。国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用金函盛之,并且密封?”其弟答曰:“您就别问了,只是请您随身带着,妥为收藏,待回驾之日始可开启。”国王k9YeQUf/Ppskgq35EG59Aw==答应了。国王西行许久之后返回。升殿视事之日,有人嫁祸其弟说:“国王西行,令弟监国,弟不专心事国,淫乱后宫。”国王大怒,欲对其弟处以严刑。他的弟弟说:“我不愿推卸责任,但刑前乞请大王开启昔日临行时所赠金函。”国王令护军取出金函,开封一看,函内装了一截男性生殖器。国王视之问道:“你让我看这个是什么意思?”其弟从容回答:“昔日王兄远游之前,令我监国,我就知道会有人阴谋嫁祸于我,于是自断生殖器以明心志,生殖器在王兄远行前已断,怎么能够淫乱后宫?请王兄明鉴。”龟兹王又惧又惭,释其无罪,从此益加亲近,任其出入后庭,沿途不加阻挠。

这一日,王弟在路上行走,见到有路人赶着五百公牛,说是要前往阉割。王弟想到自己残缺,形同废人,很同情五百头公牛的命运,于是以自家财富为五百公牛赎身。佛陀赞许他的功德,以大慈悲力恢复他的男形。王弟因为自己重获健康,不再出入后宫。龟兹王很奇怪,问他缘由。王弟以实情告之。龟兹王深感惊奇,为了表彰其弟忠心事国、弘扬佛陀之神迹,下令拨国库之款修建新寺,命名为“奇特寺”。该寺修建在龟兹王城西门外西北方向,过一条小河就能到达。公元七世纪初,玄奘西行途经龟兹,曾经前往此寺。龟兹古国许多耆艾宿老、硕学高才、远方俊杰都挂锡于此。《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龟兹大德高僧木叉鞠多就住在这里。

木叉鞠多是龟兹的小乘大德高僧,他认为大乘为“异说”,并与玄奘辩经,结果木叉鞠多落败。大乘佛教在龟兹获得了传播机会。

接着看佛涅槃经变图,释迦佛于娑罗双树间右胁而卧,为众弟子讲说《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在中国佛教流传史上,被认为是佛陀最后最高的教说。

释迦寂灭,神态安详、庄严。壁画中诸天人众闻知释迦将要涅槃,纷纷前来作供养,诸天弟子举哀,悲痛欲绝,神态各异,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抱头痛哭,有的咬断舌头,有的抓破脸面,有的昏厥不醒,有的悲痛过度,不能自持,种种情状,生动感人,视之令人难忘。

《大般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举了贫女宝藏、力士额珠两个故事做譬喻。

贫女宝藏讲的是贫女家的地里藏有许多真金宝藏,家人大小没有知道的。时有异人指点,并在她家掘出大量真金之藏。

力士额珠则讲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人较力相扑,以头相抵,珠没肤中,并不自知。其处有疮,后有良医诊疗,方才知道。

由此可知众生皆有不为人知的隐藏的力量,等待机缘发掘。

《大般涅槃经》还说,“一阐提人亦能成佛”。 北山信禅师曾经赞叹释迦成道以诗云:“六年冻得眼无光,一见明星雪后霜。担水出山频唤卖,不知江海白茫茫!”

释迦牟尼弃国出家,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坐禅。有一天半夜时分,忽见天空明星闪烁,大彻大悟,解脱顿悟成佛。这个说法似乎异于平常的说法,我一直以为释迦是在饮用了牧羊女的羊奶之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的。释迦成佛后,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普度众生。深山之泉,清凉甘美,饮之使身心舒畅。释迦好心,从深山担着佛法甘泉到山下叫卖。正叫卖之时,忽然发现原来山脚下,竟也有着纯净的江海,白茫茫的一片。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释迦固然是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天真本然佛?自身本来是佛,只是由于无明的障蔽才使佛性隐晦不显。只有于日常生活中注意修行,就会发现,原来组成人的躯体,就是供奉着佛陀的殿堂啊!

东千佛洞的西夏窟,大多是诵经修行供养的佛窟,也有影窟。第4窟就是一座高僧影窟,其窟形和壁画布局同佛窟相似,但在中心柱正壁开凿一覆钵塔形龛,塑身着俗装的高僧像,这种形制通常用于舍利塔。高僧在西夏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供奉高僧是西夏社会的普遍习俗,显而易见,这样的洞窟是为了纪念某位高僧而建造的纪念窟。在漫长的岁月之后,我们已经不知道第四窟是为了纪念哪位高僧而修。公元1911年9月27日(明治49年9月27日),日本人吉川小一郎考察安西东千佛洞,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时,这里还住着一位道士,驻守洞窟,得了重病,即将面临死亡。高僧、道士、考察者,一一从洞窟走过。

第2窟普贤变壁画中,绘有玄弉取经图。玄弉取经图在榆林窟已经出现。但是将玄弉取经画面放在水月观音经变图重要位置,而且还有大梵天王为他凌空护卫,使玄弉取经成为经变图中心,形成统一和谐画面的,仅此一处。

199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著名敦煌学家段文杰先生发表《新发现玄奘取经图探讨》一文,说:“安西榆林窟和东千佛洞六幅玄奘取经图的发现,堪称稀世之珍,在研究佛教思想的演变,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西游记》成书之前主要人物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完善过程,是难得的形象资料。”

玄弉取经路途艰难,故事里的玄弉该夜渡葫芦河了,我在壁画上看到葫芦河汹涌的河水翻滚,异常凶险。

西夏人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打破了早期中原王朝公式化、模式化的影响,终于创造出了党项人的艺术珍品。

壁画中山川景物意境深远,人物形象精细准确,宏伟建筑的构图精巧,皆与宋画一脉相承。我怀疑西夏画家有着过人的天赋和高超的艺术素养之外,还可能有传自南京的粉本,于昏暗的洞窟闪闪烁烁的油灯下,一点点地对照着描上洞窟的墙壁。

“丁丁当当”的凿石之声寂寞回响,洞窟昏暗,西夏画师们的内心是愉悦而光明的吗?

洞窟里画师对佛国世界的描绘,集中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百态的艺术审美。佛、菩萨、弟子、僧人、行者、官吏、侍女、伎乐,包括他们的衣冠、旌节、舞蹈、乐器及装饰图案,可以说是当时西夏社会图景的再现。身着党项服饰的贵族手捧鲜花,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庄严佛殿的壁墙之上。

东千佛洞壁画既继承了唐、宋禅宗内容的图像,同时又有大量的藏传佛教的内容出现。观音曼陀罗、文殊变、普贤变、净土变、药师净土曼陀罗、水月观音、供养菩萨、八臂观音、十一面观音、绿度母、金刚、力士、接引佛、舞伎……可谓容纳了中原、西藏、西域、印度等各流派、多民族的佛教艺术风格之后,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佛教艺术,这是瓜、沙地区无数西夏画师们对中国佛教艺术的伟大贡献。

且说说观音曼陀罗壁画吧,壁画中两位妙龄少女模样的观音,一位着绿色露脐短上装,一位着蓝色露脐短上装,皆着超短裙,手操攀枝,似站似舞,姿态翩然。这两位观音的服饰,千年之后依旧走在时尚的前沿,在她们的腿部,绘有独特的花纹,是纹身吗?还是时尚。

终于到了要离开东千佛洞的时间了,洞窟的木门在我们身后“吱吱呀呀”地关闭,接下来,是管理员落锁的金属锁头碰撞的声音。山谷里最浪漫的色彩被重新定格在黑暗的洞窟里,那美丽的观音如圣洁的东方神女,在如此荒芜的山谷,散发着纯粹的美。她晗首间,隐藏着一个王朝宁静的笑容和梦想吗?

车渐行渐远,漫无边际的荒漠铺陈开来。

王琰 祖籍辽宁沈阳,七十年代生于甘肃甘南。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著作《格桑梅朵》《天地遗痕》,作品在《天涯》《散文》等刊物发表,并收入各种选集。曾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现供职于兰州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