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
2013-12-29韩雨
我在妈妈的早教下,两岁识字,五岁时就读了各种图书一千本左右。得益于广泛的阅读积累,八岁就发表文章,“与诗书做伴,与笔墨结缘”成为童年时期的生动写照。中学六年,让我成长成为一名热爱阅读而有写作特长突出的学生。在2012年的高考中,我凭借突出的文学特长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最终顺利通过清华大学“拔尖计划”,清华大学给予高考五十分的优惠。以曲阜市文科第一、顺利录取到清华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实现了进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不断充实自己的梦想。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对我来说,阅读是最美妙的事情。因为通过阅读,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天地是这么广阔,原来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有无数奇妙的事情在发生,原来我们的父母、甚至是更久之前的祖先是这么生活的,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会有那些奇特的幻想。这感觉就像你在夜里仰望头上的星空,看着那么多的星星,想象着每颗星星上都有着无数的人在生活,而你,只是浩瀚繁星中不起眼的一颗行星中不起眼的一个个体。这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毕竟你只是那么多星星中最最小的普通的一颗。同时你也会感到生命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的伟大,因为穿越了浩瀚的烟海与无边的宇宙,此时此刻,是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人——不是与我同名同姓甚至相同脸孔的另一个人——正站在这里。
我认为,正是阅读,让我们了解了生命的平凡与伟大,让我们对生命多出一份敬畏,也正是阅读,把每个人都连在了一起。在阅读之前,我们从思想上可能彼此独立。但当我们阅读了同样的东西后,我们会有那么多共同的话想要说,想要交流。我们会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期盼。No man is an island, 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
——所以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多知道点可能家长都不知道的事情,如果你想既获得老师的肯定又结交更多的朋友,那就多读点书吧!
至于读书的内容,我认为只要你有兴趣,能坚持看下去,那就去读吧。当然我建议,读的内容最好广泛一些,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家长的报纸、自己买的小说、漫画……最好还要有一点科学方面的书,对扩宽视野很有用。
随着知识面的拓展、思想的成熟,我的文学天赋逐渐显露,文学才华得到更大发挥。我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信心、希望和勇气。我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书籍,深入探索,笔耕不辍。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从生活的点滴入手,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到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写作,我想说,愿写则写,不愿写时,不必强求。因为当你读了很多很多东西之后,写,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总会有那么一天,你会有一些话,一些东西想对人说,想与人分享。也许是你曾经看到过一个小知识,而在老师的一个作业或一句话的催化下,你突然想骄傲地告诉别人这个或许只有你知道的小秘密;也许是你对某个小说或电视剧里的人物结局耿耿于怀,于是下定决心帮他书写一个新的结局;也许是你看着身边发生的一切,突然就想象如果他们都变了样会是什么样子。当你有了这些想法时,请把他们记下来吧,也许你的这些奇思妙想,会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我喜欢读书,喜欢凭兴之所至,在书籍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喜欢写作,喜欢凭一笔一纸,书写出悠悠墨香弥漫的梦;喜欢古筝,喜欢手挥五弦,令淙淙音符从我指间流淌。最喜欢的莫过于在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与人笑论春秋,言无不尽。一动笔,写出吾心;一挥手,谈出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