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之初

2013-12-29鲍学谦

红豆 2013年4期

2013年,“中国梦”这个新概念被提了出来。不知怎地,我想到了199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新闻第一大案》。

不知道“中国梦”同大家早已熟知的“美国梦”是否有什么关系。“美国梦”指的是美国人有可能以自己合法、诚实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中国梦”恐怕也大同小异。或者,换一个角度讲,“中国梦”在现阶段,更迫切的恐怕是得先清除百姓最不满意的那些东西,即阻碍“中国梦”的各种因素。

问问身边的老百姓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是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有人会说是社会有失公平公正,法治松弛;有人会说是贫富差距过大……确实,官方对此也有权威的调查结果,那就是2012年12月31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所做出的《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12》。报告称,当前我们中国老百姓在社会总体层次上的满意度中,最不满意的三项,依次是:物价水平过高、食品安全状况不良和环境质量状况欠佳。

有意思的是,这三项“最不满意”似乎都通向一条总的根子,那就是:贪污腐败。

物价过高,在我们这里更多地体现在食品价格上,特别是农产品,但高价格的农产品并没有给作为生产者的农民带来多大的好处。因为其主要的利润被物流所占据,而物流占据的利润又主要是落在公路乱收费、交通管理乱罚款者手中。而乱收费、乱罚款就直接与贪污腐败有关。在央视的曝光节目中,我们甚至能司空见惯地看到那些贪污腐败的执法者,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所欲为。

食品安全状况不良,无疑是因为有失监管,有法不依。这表面上看是监管、执法者的懈怠、渎职,实际上其不作为多半是被买通的结果。因此,这也是出于贪污腐败。在央视的曝光节目中,不止一次出现监管、执法人员给应当受监管者,甚至违规、违法者通风报信,使之得以逃脱监管与处罚,继续其危害食品安全的无法无天的行为。

环境质量状况欠佳的原因与食品安全状况不良相近,与有失监管与贪污腐败的放纵有着直接因果关系。说保护环境的观念不强,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仅仅是个借口。

此外,道德水平下降、社会有失公平公正、法治松弛、贫富差距过大……不问可知,全都与贪污腐败有关,特别是与执政上层的贪污腐败有关。否则,那么多的灰色收入从何而来?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此看来,中国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应当就是今天我们社会中,自上而下,无孔不入的贪污腐败。

无疑,要想实现“中国梦”,首先就得清除掉我们大多数人深恶痛绝的这个毒瘤。

回顾以往,清除贪污腐化应该说是我们新中国从成立伊始就开始的,颇为努力的工作。

199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是今天我们还能直观地看到的一个证据。作为艺术品,电影对历史不无处理、变形,但究其实质,还是不失真实性的。

影片的生活原型,是发生在新中国建国不到一年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腐败案”。

刘青山,雇工出身,1931年入党,曾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学生出身,1933年入党,曾任中共天津地委副书记、天津专区专员、天津地委书记。他们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解放战争中,全都功勋卓著。

1950年至1951年,他们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盗窃地方粮款289,151万元、防汛水利专款300,000万元、救灾粮款40,000万元、干部家属救济粮款14,000万元、克扣修建机场民工供应补助粮款54,330万元、赚取赈灾性质的治河民工供应粮款37,473万元、倒卖赈灾性质的治河民工食粮从中渔利220,000万元,以机关生产为名,骗取银行贷款600,000万元,用于投机倒把之类的非法经营。

全案涉及金额1,554,954万元。按照当时旧币一万折合新币一元计算,当为今天的人民币1,554,954元。

此外,他们在进行非法经营的过程中,被奸商骗去140,000万元;还派人冒充解放军,从东北套购木材4,000立方米;刘青山甚至吸毒成瘾。

最终落实到个人的贪污款,刘青山为旧币18,400万元、张子善为旧币19,400万元。也就是说,以今天的人民币计算,刘青山贪污18,400元,张子善贪污19,400元。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政府举行对刘青山、张子善的公审大会。随后,河北省法院报请最高法院批准,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并立即执行。此时,二人皆38岁。

影片《新中国第一大案》依据事物“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毛泽东思想,从内、外两个方面铺陈案情,描写人物,展示主题。

故事展开在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解放区的农村土改正在深入进行的历史背景下。刘青山和张子善亮相在努力工作,积极布置救灾河工的会议上。此时,他们的形象完全是正面的,但是,党员干部进城后,以“感情不合”为名,想离婚换媳妇的情节插入,暗示了打下江山后,部分人人心渐变的必然,以及当时真实的生活现象。

在中国的历史上,改朝换代之初,胜利者因女色蜕变的情况数不胜数。李自成的大顺朝因为重要将领刘宗敏霸占前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致使清军入关兵败失国的故事,无人不晓。这说明了食、色之欲,为人之本性,一旦有条件,必然会膨胀起来。如果不受到有力的制约,这样的膨胀必然会导致最恶劣的结果。

正面写刘、张内心开始蜕化演变的情节,影片安排在听不进批评意见上。影片中,一个从国民党政府中留用下来的女知识分子,递给了刘、张一份工作总结,因为其中写到了刘、张领导下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被批评道:

你过去揭国民党政府的短是进步,但是现在揭共产党政府的短就是抹黑了……老子在前面拼命搞革命,你们这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却在后面数老子的脚印……报告要好好改一改,要突出成绩,突出刘书记的思想……

这种论调,不禁使人想起后来“反右”时,对右派的批评,甚至前不久南方某报的“献辞”争议。可见,听不得意见就一定会酿成严重的后果,更不用说我们今天因为监督机制的缺位,最后将会导致怎样的下场了。

应该说,从影片推测,在该片编导看来,不听知识分子的批评意见是刘、张走向堕落的开始,贪图享受则是第二步。

因为张子善对刘青山的讨好,在有意热捧领导的,已经蜕化变质的下属的配合下,安排刘青山到天津去养病。于是,通过其下属,希望接近共产党的高官以利其生存、发财的资本家、奸商,也就趁机插进脚来。

值得注意的有两个具体的细节:

一是刘青山第一次在天津的大饭馆吃饭,仅仅二三个普通菜肴,就耗尽了他一个月全家的荤菜补贴。而此时,他看到自己的下属靠着奸商的资助,在包厢里大吃大喝,无比的愤怒,心里甚至产生了毙掉他的念头。

二是刘青山被女奸商带到豪华的别墅中去住宿,本来觉得不妥当的他,被女奸商以革命功臣非此莫属说服,躺在浴缸里,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出生入死,感慨不已。

这两个细节说明,眼红享受和贪图安逸是人的本能,如果社会对其没有制约,反而提供有利条件,必然会膨胀、泛滥起来。特别是在权力的基础上,能成为非常巨大的危害。而其造成的结果,完全可以违背当事人既定的初衷。环顾今天落马的贪官,许多都在法庭上做后悔的陈诉,深查起来,皆可为此作证。

对刘、张的最终堕落,影片做了道德品质上的谴责,比如对战友和老百姓的感情上的疏远,对女奸商不无因为色相缘故的接近,以及对金钱的贪欲。甚至有弄钱为机关家属改善生活,从而得到赞赏的虚荣心,以及糊里糊涂,在上当中吸食鸦片,最后上瘾。

不过在这方面,影片的编导没有做过多的渲染,应该说,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因为所谓道德品质的弱点,在与人性本能和社会条件的对峙中,实在只是弱者。过多地在道德上追究贪污腐败,有如“文革”时的“狠斗私字一闪念”,最终只能赢得表面上的虚伪。

造成刘、张堕落的外部条件,影片的认定是毛泽东在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也就是“糖衣炮弹”的进攻。

影片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无非是金钱、美女,以及吹捧,以及对刘、张提拔的一个蜕化变质的处长,做了与女奸商上床的描写,并让其为了金钱,直接参与犯罪活动。

当然,这方面的描写是有生活根据的。因为当时的政治设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要求共产党与资本家交朋友,政治上相互协商。

刘少奇在当时甚至提出了“红色资本家”的概念,认为合法合理的剥削人民是欢迎的。

现在回首当时的情况,到1956年公私合营之前,甚至1957年“反右”之前,中国的社会生活还是非常和谐的,各方面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在1949年跑到香港、台湾的人愿意回来;有上馆子的五分钱可以吃一大盘炒鸡蛋;甚至有坐牢的星期六可以回家……而地方政府的最高领导,到普通人家去做客,也不乏其人。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干部同男、女资本家上床,政府和资本家联合赚钱,恐怕不是绝无仅有。所以,在刘、张东窗事发后和“三反”运动展开时,反的也仅仅是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紧接下来,针对资本家的“五反”,反的也只是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这与后来的“阶级斗争”相比,无论在背离法、理、情这三个方面,还是沉溺于残酷与血腥当中,都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还有更为深刻的,造成刘、张堕落,直至毁灭的原因,影片已经有所表现,却因为编导对其认识的不足,缺乏主动的挖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比如老百姓对新生政权的盲目信任。

影片中的老百姓在响应号召出河工时,因刘、张挪用了河工粮款,致使壮劳力饿得发昏;提供的劣质粮沙石充斥Aq1ZDEdyrWYkm+gZeMsVgduJbVimzE4AztuKvS8GLQY=,使人无从下牙;而当年轻河工对此有意见时,老革命河工却说没有关系,这是我们老百姓应该承受的,以示对政府的支持。只有在一个所谓犯错误的县长,因为劳累和饥饿被折磨死后,才有些深沉的不满情绪爆发出来,但也不过是用对死者坟墓下跪的方式,来间接地发泄而已。

这使人想起一句俗话:中国的老百姓真能吃苦受累,真听话,真能忍,真好!

可是,老百姓的这种好,不是更方便刘、张之类的犯错误,甚至犯罪吗?

探究起来,实在是有什么样的人,才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政党、官员更是如此。没有老百姓在客观上容忍和扶持,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腐是不可能存在的。反过来说,出了刘、张这种人,老百姓也是有一定责任的。“缺陷国民性”的危害,此之谓也。

又如,对知识分子话语权的剥夺。

影片设计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留用人员,写报告揭露刘、张主持的政府工作的缺点被批评的情节,还设计了这个知识分子要求入党,递申请书,同时递上批评政府工作报告意见的情节。这两个情节都说明了知识分子的抗颜直谏,但是其在前一个情节中受到批评,在后一个情节中,因为报告的接受者是被塑造成站在刘、张对立面上的领导,所以得到鼓励,但是,却并没有表现接受意见后,有任何改正的表现。

这就是说,在这个历史时期中,有些人是听不进意见的,所以也造成了后来的一系列错误,包括“反右”。实际上“文革”也是一意孤行的结果,听不进意见,自大到膨胀,无论个人还是政权都是必然要出问题的。

更何况,知识分子作为整体来讲,正是社会的头脑,弃头脑于不用,甚至用“反右”、“文革”……这类运动来戕害头脑,无异于自杀。

再如,新中国成立伊始,官本位制就客观存在。影片在女奸商带刘青山住进别墅时,镜头扫过,特意张扬了别墅的豪华,似乎在告诉观众,住这样豪华的别墅就是贪污腐败的开始。但是,在刘、张的下属到省里去向上级告刘、张的状时,呈现在镜头前的省领导的办公室,并不比刘青山住的别墅简朴。这不就是官本位制以级别决定一切的典型理论吗?而在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

执掌政权者,不应该因为政权的执掌,获取任何的利益。

显然,影片的编导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只是按照真实生活的逻辑在拍戏。但,恐怕正是这种“真实的生活”的恶性发展与变形,造就了今天全中国老百姓最不满的,贪污腐败的现实。

还有,影片还在有意无意之间告诉我们,刘、张的贪污腐败,其在主观上,不但是想利己,而且也想利人,即有利于机关家属,让自己领导的单位中的干部、群众获益。因此,在影片中和事实上,都有获益的群众对其在未案发时表示赞赏,在案发后表示同情。

此外,影片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渲染刘、张的战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其歧路回头,悬崖勒马,但都归于无效。这无异是在强调:贪污腐败的根子不是开导、教育能够铲除掉的,靠所谓的“内部监督”、“自我净化”只能自欺欺人。

显然,这一切综合、有机地指出了,贪污腐败的总根源是:制度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在社会制度缺乏民主的情况下,没有广泛的、有力的监督和民意制约,没有执政要求的朝野竞争,贪污腐败是为必然。

正所谓:绝对的权力造成绝对的腐败。

历史的事实是:在新中国建立仅一年多的情况下,据不完全统计,到1952年1月为止,在全国县以上党政机关的383万干部中,查出的贪污款项在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就有10万余人,其贪污的总金额达6万亿元。

在贪污犯中被判处有期徒刑的9,94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67人,被判处死刑的42人,被判处死缓的9人。

非与制度相关,贪污腐败何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普及如此?不可思议!

有人认为,枪毙了作为典型人物的刘青山、张子善,使党风好了二十年。

但是,面对今天当官的,动则贪污上亿,腐败到偷情录像在网络上播放的情况,再不从制度着眼,彻底地解决问题,光靠枪毙,恐怕也没有多大作用。

《新中国第一大案》的创作者曾感叹,他们在影片中反映出的,当时最高领导层对刘、张案件的处理过于简单,只用台词表述是毛泽东决定判其死刑的,而事实要复杂得多:

1951年夏,刘、张二人因为涉及提升的调动问题发生矛盾,在内讧中暴露了以“机关生产”为借口的相关“秘密”,引起了上级部门的警觉。但是,其问题得以“正式列入议程”,则始于天津地委机关干部李克才,向省委所做的揭发。

同年11月,省委向天津派出检查组。

此时,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在华北局传达。《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贪污行为坚决做斗争》。“三反”运动迅速拉开帷幕。河北省委、省政府才立刻着手解决刘、张的问题。

同年11月29日,在饭店中逮捕参加会议的张子善。

同年12月2日,在火车上逮捕从苏联回国,准备赴京的刘青山。

同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中央起草的,关于刘青山、张子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

华北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及现书记张子善均是大贪污犯,已经华北局发现,并着手处理。我们认为华北局的方针是正确的,这件事给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

有关资料披露,周恩来拿着华北局上报中央的报告,气愤地说:

更不能容忍的是,全国人民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禁毒、反对嫖娼的运动,我们这些所谓功臣们,却吸毒成瘾,滥搞男女关系!我们怎么向全国人民交待啊!

同年12月14日,河北省委向华北局提出了对刘、张二人的处理意见:

我们一致意见处以死刑。

同年12月20日,华北局向中央提出了对刘、张的处理意见:

为了维护国家法纪,教育党和人民,我们原则上同意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以死刑,或缓期两年执行,由省人民政府请示政务院批准后执行。

相关资料记载,周恩来将这些报告送交毛泽东,其看后沉默许久。

周恩来问:主席的意见呢?

毛泽东说:死刑!

周恩来又问:万一有人出面讲情呢?

毛泽东又说:不准。

后来,薄一波以天津市委书记黄敬的名义说情,被驳回。毛泽东说:

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的确,利用权力贪污腐败的美梦,只有被枪毙之类的严厉惩罚打破,才能换来自律。

而用法治来促进自律才必将更为有效,至少,不可能再有说情,以及对此的侥幸心理。

面对《新中国第一大案》,不觉一个甲子已经过去,我们不禁要问:

刘青山、张子善之类今天还有没有?还有多少?是比当年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我们不禁要对新颁布的“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肃然起敬。或许,为“中国梦”扫清障碍的努力就由此而起,或许,其终将抵达的是“制度反腐”——以民主的制度监督来防止贪污腐化。

或许,有人会说:民主国家也有贪污腐化。

然而,那毕竟是在被全方位的监督中,随时可能被揭露,被惩处。

就如同人人都会生病,不民主,贪污腐化这个恶瘤就没有医生会来治疗,而民主了,就有医生来开刀了。

呜呼,天下为公,何私其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