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日常教学中的探索与心得
2013-12-29陶睿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单一模式的为装备学生的知识,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以适应当代世界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使创新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初中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综合能力。运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发挥全新的数字化优势,将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发展创新;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是一门集合了数字及思维的复杂学科,是一门集专业化、实用化、思维创新化极强的现代化基础创新学科。当前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离不开创新理念,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现代化元素。作为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学科——初中数学教育对于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领域的质量和总体素质,也是培养新一代人才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初中数学教育体系中成为数学教学领域中探究的新主题。
一、优化社会科学元素,以创新为主宰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大潮的不断推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着课改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我国现代化数学教育发展的探究体验,然而,浮华的背后总是藏录着心酸,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化成熟教育的过程,必然透漏着改革与创新的全新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提高数学教学的高效、质量是我们必走的创新思路。科学发展想进步必然要走创新思路,那么初中数学作为未来国家各行业人才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必然要以创先为主,优化教学的科学性。
二、提高思维转变,力求高效课堂
学生的主观能动学习离不开现代化的高效学习课堂教育,因此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更是离不开教师对于学生的优势评价,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质量的科学手段、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信息反馈,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高效互动交流沟通,随时检验出学生对于现代化教学的接受能力。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而让学生参与评价也有其必要性。互动交流沟通,正是给学生搭建了创新思路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建立了有利条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意见,得以及时反馈,因势利导。学生参与评价是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是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后,教师不再是课堂评价的唯一,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整,这样达到一个现代化高效、简捷、便利的科学化教育理念。
三、初中数学教育模式定位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整合过程,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发展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事物的认识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沉淀的过程,此时,初中生的思维活跃和创新意识与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个性特征更为突出。在数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个性,自然是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科学教育工作者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锲机,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以在初中数学教育领域开辟创新体制新思路。
初中数学的教育理念未来发展势头尤强,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采用的诸如多媒体的应用、情境引入、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法是有效教学的手段,学生能否主动学习、探索,以及学习效果的好坏是检验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相信未来发展也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2]苏斌.中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段文洁.数学活动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九江市同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