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3-12-29史民强
摘要: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的脚步走向教育,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物理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改善,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物理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无疑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冲击力,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技术,要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有关知识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张黑板和一支粉笔,大量现代化教学媒体取代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入教学领域,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提高。学生可以自己通过计算机查找有关资料,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学习。而且通过CAI课件教学,可以通过仿真和模拟所创造的情境进行仿真学习,使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形成一种真实感,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一人积极的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对提供的问题,练习题进行自主性学习。尤其是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将从课堂上的主角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建构者,可以抽出十几分钟或者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自告奋勇的借助多媒体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给大家讲解一节课的的主要内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末来的教学模式将是融入了全球性的个别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和集体学习为一体的新型、多样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很多以前必须课堂讲授的东西,已逐步转为由学生参与或自主学习中获得,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主。
那么,应该如何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有效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呢?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过去,师生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主体得不到发挥,像剪掉翅膀的鸟儿一样只能向蓝天无奈仰望。为了应付考试,为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管的局面,导致教学方法刻板,学生负担过重,费时多效果差等诸多问题。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正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许多物理教师已开始利用物理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方面,如此丰富的内涵,物理教学也应如此。加强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物理教学目的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通过这一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只凭单一的“黑板加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难以实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采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可以使学生形象深刻地感知学习内容,领略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使之各方面的素质均衡发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现代教学技术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它能够通过声,形,色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还具有再现性,它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反映出丰富内容,增大教学容量,加大教学力度。物理教材中的许多章节,教师教起来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学习也不如文学作品那样兴趣浓厚,如现代教学方法,既可以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而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特点,费时颇多,有时遇到一些复杂的文章,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发生障碍,如果恰当地运用课件把文章的纲要或主要情节显示出来,教师再加以启发引导,就会顺利地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学生思路也会拓宽。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有利于个别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非要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取得教学实际效果。教师首先要备好课,注意学科规律, 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章伟民.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2(04).
[2]卓发友.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2(05).
[3]温爱林.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1(12).
(作者单位: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