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翻译中的语义策略
2013-12-29张冬妮徐岩
摘要:从语义引申和语义阐释两个方面入手探究翻译中的语义策略,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对词汇和句子在实际转换当中出现的差异的分析,根据译语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原语中的词汇和结构,实现翻译中的自然转换,力图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翻译;语义策略;语义引申
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奈达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作为“等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奈达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保证语义和文体两方面的对等,并用最适当的译语再现原语。然而,在传统的语言意义观的影响下,字对字,词对词一一对应的翻译方法被许多翻译人员当作是对原文忠实的最可靠的保证。直到近代,人们才开始逐渐变为更加关注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转换而不是简单字词和语法结构的对应。为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在翻译过程当中,对一些个别词汇或词组在语义上进行必要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一、语义引申
除一些常见的固定对应词汇,如:speak——说,chair——椅子,building——建筑物等之外,还有许多英语词汇词义丰富,具有多种搭配,对应多个汉语词汇。因此,翻译过程中的语义引申是有必要引起注意的。语义引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名词的词义引申,动词的词义引申,词组的词义引申,习惯用语和一些表达搭配的意义引申。
例如:Hanoi romanced its Asian neighbors for six years before winning its membership in ASEAN.
河内对其邻国进行了六年的亲善努力后成为东盟的一员。
在英语当中,romance一词经常用作名词,可以理解为“浪漫”、“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等含义,而在本句当中,该词用作动词词性。在字典中可以查到其作为动词时候,表示“谈情说爱”、“追求某人”。但是,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理解成为彼此之间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所以romance在句中的引申意思应该是“以亲近的方式来改善国家间的关系”。
For many families, especially in Tokyo, two incomes are a necessity.
对许多家庭来说,夫妻俩都去上班赚钱是迫不得已的事,在东京尤其如此。
句子中“two incomes”的意思表面上看来是指“两份工资”,实际上在西方社会当中通常指的是“夫妻两人都在工作而且获得两份工资”。若想清楚明白地理解这个句子,“two incomes”这个词组特殊的引申含义就必须掌握得扎实准确。
二、语义阐释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实际转换当中,仅仅依靠词典中的释义作为语言转换的标准无法圆满地解决问题。复杂而困难的翻译阐述任务需要相应的阐述手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是读者理解作者及原作的根本含义。通常对英语中蕴含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语义阐释相对比较困难,笔者在这里以几个句子举例说明。
Deng Xiaoping set off seismic changes in China.
此句中的“seismic”在词典中的含义为“地震的”“地震性质的”。如果只是简单地直接翻译这句话,就会出现“地震性质的变化”这样的表达,会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扰,无法接受。夸张手法在这个句子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根据该词汇的原意,可以联想到地震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效果,再加以结合原文的具体语境的实际情况做出语义阐释。因此,这个句子可以译为“邓小平在中国引发了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革”,用“巨大而深刻”来描述“seismic”这个词汇所带来的影响。
The Great Wall is China’s supreme tourist trophy.
该句中“trophy”即可以表示“奖赏或奖品”,也可以表示“胜利纪念品”。在英语原句中分析句子的涵义,可以推测出trophy与“纪念”意思有关,不是“奖赏或奖品”。oBTvBh+JkuKmdEavNjg7IQ==但如果将句子直接译作“长城是中国最高的旅游纪念品”,就很难让读者明白原文作者的真实想法,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trophy这个词在汉语句子的意思需要译者做出适当的阐述。这是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游长城比作旅游者的一种纪念,不能生吞活剥。依据汉语的说话习惯,可以进行适当的词汇转换调整,用以实现语义的阐释,例如翻译成“长城是中国最值得旅游者留念的一个景点”,就能让读者清楚明白的了解作者的意思。
此外,象征等修辞手法也需要考虑语义阐释的表达,还应通过句子所处环境对词义做出阐述。在实际语言转换中,对词义进行细化性阐述和转义性阐述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结语
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每种语言在实践使用中必将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魅力。翻译中的语义策略的正确运用则将这些独特之处再现在非母语的读者面前,这即要求对原语的含义有着准确地把握,又要求对译语及其语境的理解恰如其分,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如。准确精妙的翻译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只有对两种语言熟练地掌握,通过语义引申或语义阐释等多种手段,才能在翻译中恰当地运用语义策略,将句子或文章等文字材料尽可能精确且忠实于作者的原意翻译出来。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Nida,E.(2001).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外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