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专业基本功课程之初探
2013-12-29樊蒙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舞者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高校作为培养优秀舞蹈演员和舞蹈教师的摇篮,所起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如何系统科学的培养学生,成为每个高校舞蹈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舞蹈基本功课程作为高校舞蹈专业的基础课程所起的作用自然不容小觑。
关键词:高校;舞蹈基本功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中专生与艺考特长生入学比例等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各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数量、专业水平和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无形中增加了高校舞蹈教师的压力和授课难度。以《芭蕾基训》这门舞蹈专业的基础课为出发点,进行了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思索,望引起共鸣。
一、舞蹈基本功课程的重要性
舞蹈基本功指的是舞蹈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其中包括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及素质能力的体现) 与掌握一些基本技术、肢体动作的舞蹈能力水平。因为舞蹈独特的表达方式,所以对于舞者的肢体表现力的要求是极高的,而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是系统培养一名舞者的根本,是支撑一个舞者表演的核心力量。高校作为培养优秀舞蹈演员及舞蹈教师的摇篮,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才有可能让学生达到一名合格舞者的基本要求。舞蹈基本功课程是各高校舞蹈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解决学生的基础能力。就如小孩学步似的,只有先学会“站”,然后才能会走,故而慢慢会跑。舞蹈基本功课程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就起了“站”的作用,是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根本,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去呈现舞蹈所带给我们独特的美。
二、客观因素的改变,造成的教学现状
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中专生、艺考特长生人数比例产生变化,舞蹈各专业人数也明显增长,导致舞蹈教师需要同时负责不同的班级、若干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编写不同年级和科目的授课计划与教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精神压力。此外,生源结构与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客观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原因在于各艺校所学课程的不同、学年制的长短不一、以及受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导致专业水平明显不一致。以《芭蕾基训》这门课程为例,授课教师面对班级的膨胀、男女生混合学习的情况,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因此,应从教案的编写、授课内容的编排、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几个方j8TSrviRSQYV8z5Xr8xMMg==面入手,技术性地改善所面对的尴尬处境。减少教师课堂和课后工作量,减缓工作压力的同时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三、立足教学现状,调整教学方法
1.遵照教学大纲,灵活调整授课内容
既然扩招与生源质量的客观形势无法改变,那么教师就要从自身的授课方面入手,改善、缓和工作压力与困难。对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教师首先要从统一学生的动作风格、规范基础动作入手,对男女生的动作特点加以区分,使学生的动作能够标准统一,使教学大纲的内容得以顺利进行。同时,教师也要照顾艺术特长生的专业水平和接受能力,灵活地对待水平较低的学生,需要增加分解动作加以训练,要有意识地避免伤病的产生,决不能生硬地强求。从而使学生能力真正提高,跟上教学进度,追赶水平较好的学生,防止学生的专业水平产生两级分化。其次,要注意学生在课堂训练中的情绪变化,避免消极厌学情绪的蔓延。要正确接受学生渴望被关注、受重视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还要智慧性的严格要求学生,具体的动作规范与动作要求要一视同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合理组课
以《芭蕾基训》为例,初学时,首先要规范耐心地进行Demi、Grand-plié,Battement tendu、Jeté、Rond de jambé、Fondu、Frappé、Adagio、Grand battement tendu jeté,等基础动作的单一练习。遵循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和规律,从双手扶把开始练习,逐步发展为单手、中间练习,并同时规范手位、脚位,头与视线。从各个单一动作发展为更难的或与之关联的动作,为多个动作能够有所连接做辅助训练,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式的练习。要从第一节课就进行中间练习,从地面动作开始,直到跳跃动作。如:Allegro系列动作、assemblé、Jeté、Petit echappé、Echappé、Grand assemblé、Failli assemblé、Sissonné系列动作,以及coupé、Piqué、Tombeé等连接辅助动作。Pirouetté系列动作要从单一分解的把上动作开始,以各个动作的Relevé形式进行训练,直到在中间进行完整训练。以上动作在教授过程中要加以男女、形态、舞姿、与动作感觉上加以要求区分。因此教师对于教案与组合的编排方面一定要自编,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客观情况,切不可盲目照搬和抄袭。在伴奏音乐上,动作一定要平均分配每一个节拍。多为2/4、4/4、与3/4的伴奏音乐,性质要柔和缓慢。处理爆发性质的动作要强调半拍和切分音。组合多以六至八个八拍为宜,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能力,对具体动作的处理更加精确和拍,确保动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对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舞蹈教学需要智慧,需要时间的积淀;也需要教师明确教学大纲,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进行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主动了解学生,观察学生,使“教”与“学”能够紧密结合,让教学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樊蒙蒙,女,汉族,河南济源人,助教,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研究方向:舞蹈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