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语生成看宏观规划与外语表达条理性
2013-12-29潘超
摘要:言语生成理论认为宏观规划有助于提高言语生成的信息条理性,对口头和书面语的言语生成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言语生成;宏观规划;条理性
一、引言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能力方面存在很多弱点。就口头表达而言,问题经常出现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谋篇布局等方面;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方面的问题归结为:语言错误严重,受汉语的影响较大,语篇组织能力弱,一些典型的语言错误持续时间长。
二、Levelt的言语生成模型
作为一个复杂过程,言语生成往往关注这样一些问题:说话人如何将大脑中需要表达的意图转换成符合语言规律的表达单位?如何将语言信息编码为听觉信息?影响语言表达最终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起作用?等等。Levelt的言语生成模型(1989)是言语生成领域的典型模型,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概念形成器,构成器和发音器;该模型还有三个辅助部分:听辨系统,言语理解系统和监察系统。
具体来讲,概念形成器的主要功能是形成来自交际意图的前言语信息。从意图到信息是一个复杂过程,意图的目标可分为一些子目标,说话人首先要明白如何将目标化为子目标,必须计划如何有步骤地实现一个个子目标,必须决定用什么言语行为(直陈,祈使,感叹等)来实现每一个子目标。这些活动称之为宏观规划(macro-planning),它的输出是一系列安排好的有特定意图和内容的言语行为。同时,说话人还必须预见每一个言语行为的内容并赋予其特定的信息结构。他必须规划好如何分配主题、新信息或焦点并认定信息要满足哪些特定的语言要求。这些活动称之为微观规划(micro-planning)。前言语信息的生成过程涉及两个子过程:首先,说话人为每一个子目标规划一个言语行为;第二,通过赋予信息结构或格式,把每一个要表达的行为塑造成一个前言语信息。
构成器将前言语信息通过两个步骤即语法编码和语音编码转变成语音规划。发音器通过向神经和肌肉系统发出指令来执行语音规划。本模型中,听辨系统和言语理解系统的作用是对说话者自己的言语进行监察,避免失误;监察系统通过自行打断,编辑语和自我纠正确保话语的流利性和正确性。
三、宏观规划与表达条理性
表达条理性对于外语学习者具体特殊的重要意义。原因如下:首先谋篇布局常被认为是母语谈话写作的特征,常为外语学习者所忽略;第二,不论书面还是口头交际,表达条理性是实现交际意图的关键因素。事实证明,我国的外语学习者缺乏谋篇布局的能力,条理性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际信息表达不全,该提及和出现而被遗漏的信息较多;(2)信息内容选择主次不清,不论是讲述还是论证,重点信息内容被遗漏而琐碎细节过多;(3)信息层次模糊混乱,时而抽象时而具体,缺少条理过于随意;(4)信息间关系不清,在讲述中事件关系混乱,在论证中论据与分论点之间缺少内在逻辑联系;(5)信息安排次序混乱,不同视角频繁更换,时远时近。要克服如上所述“乱说乱写”的语言习惯,外语学习者需要在表达条理性上多下功夫。
从言语生成模型的宏观规划理论可以看出:宏观规划关及信息的内容与组织,将交际意图分解为一个个子目标并将子目标转换成言语行为;具体言语表达由微观规划实现,宏观规划与具体言语表达没有直接关系。宏观规划作为言语生成能力的一部分,是一种语言间的共享能力,可以在母语与外语间实现共享。
了解言语生成的宏观规划理论有助于我们从更高更宏观的层次和角度提高言语生成信息的条理性。宏观规划可看作是用言语行为来实现交际意图的整体计划。大脑制定宏观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语篇计划制定。说话人必须首先决定他要参加什么样的话语活动:是描述还是交谈,是讲述还是论辩。不同的语篇需要不同的结构。
2.对言语接受者的了解。说话人一般根据对言语接受者的了解和自己与言语接受者的关系来决定使用哪一种语体和什么样的言语形式。
3.言语的合作性问题。语用学的合作原则认为,说话人期望听话人相信双方都是遵循合作原则的,他们努力向对方提供他们认为是真实的,全面的,有关联的和清楚的话语。
4.言语现实性问题。交际双方都希望他们所谈的情况是现实的,合乎常理的,可以理解的。
5.语言和非语言语境。不同场合往往需要不同的文体来实现交际。如正式场合用正式用语,非正式场合用非正式用语等。
就书面语写作而言,其心理特点与口头表达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首先,写作对工作记忆的要求更高。其次,书面语的物理特征如字迹清楚、标点正确、拼写无误等会干扰写作思路;最后,写作往往缺少情景语境等外部线索,没有关于交际进程的外部提示,更依赖长时记忆存储的知识和工作记忆临时存储的信息。
有调查发现,约三分之二的外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反复阅读已写的前文内容。因为已写内容和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是写作者仅有的可参考信息。言语生成模型的宏观规划理论提示我们,为了减轻工作记忆负担,在写作全面展开之前先列写作提纲是重要和必要的。提纲是写作的规划,文章的概要,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体框架。事实上,提纲是工作记忆存储内容的外在化,是言语生成宏观规划的现实化。写作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自我发现的过程。全面的现实的写作会进一步激活作者思路出现更好的想法或发现提纲不合适之处。制定提纲的宏观规划工作做得越多,写作过程就越顺利,修改提纲的可能性就越小,文章的条理性就越大。
(作者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语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