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成艺术在国画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2013-12-29姜列思

群文天地 2013年3期

摘要:构成艺术在国画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较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且根据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价值审美观念的取向变化,在表现风格上被应用到国画中,设计学中的运用也较普遍,通过点、线、面的构成艺术谈在国画作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构成艺术;国画;点、线、面;应用

20世纪后的几十年当中,中国画开始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国画中的创新元素凸显。传统意境下的国画,无论是在题材与造型上,还是在色彩章法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给国画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详实的发展空间。构成艺术在我国应用较晚,多出现在广告设计等领域,对于国画研究方面没有系统的研究。笔者重点就构成艺术中的点线面方面探索新的国画艺术手法的应用规律,挖掘构成艺术在国画中的应用潜力。充分遵循多元化、人性化、生态化的国画创作理念,吸收借鉴构成艺术的精髓,以期构成艺术在国画创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一、构成艺术的内涵

将不同形态的几个单元进行重组,形成新的单元这就是构成。在重组的过程中,赋予新的单元以视觉化效应,和美学观念与力学化内容的意义。在对各种形态或材料进行分解后,并将之作为新的素材,赋予一定的秩序组织,按照特定的目的进行重新组合。艺术构成一般分为“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二、构成艺术与国画结合的意义

构成艺术作为现代形态设计的一种基本的理念,与美学、绘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基本理念被多数的造型工作者和绘画者所掌握。构成艺术在人们视觉感知力和鉴别力上有促进作用,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形成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在设计和绘画上实现抽象与形象的有机结合;给绘画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提高绘画技巧。

三、构成艺术中点线面在国画中的应用

构成艺术中的“点”,与数学上讲的点不完全相同,数学的点,只有位置关系是没有大小的概念的。而在构成意义上的点,必须具备大小和形状这两个条件,才能被受众感知。在国画的创造中,只有将点与画面在空间上形成悬殊的比例时,才能成为点。如作品(一):当在一副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人的视觉和注意力,无形中就会集中在这一点上。点是力的中心可以占据空间,点具有扩张力能够充实画面,使画面显得均衡。如中国国画中的签名和加盖印章就是运用点的充实空间的效果。

构成艺术中的“线”,是点移动后的轨迹。不同于几何中的线,几何中的线只有长度不具备宽度,构成艺术意义上的线,在画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形象和宽度才能被看到。当宽度和长度相差悬殊就可以被称为线。如作品(二):人们看到连续的点就会有方向感,被引导出入一定的空间,空间设计中连续的点就能构成虚线或虚面或场地轴线,感受画的意境给人带来心里上情绪的变化。

点的扩大及线的加宽都可以形成面,面是线移动的轨迹,线闭合后形成两度空间,面给人延伸感、力度感,曲面给人动感,面可以限定空间,在围合中有封闭和开放的感觉。如作品(三),构成艺术充分调动了造型因素中的有利元素,强调了画面的视觉形态要素。以点、线、面与对称,彰显出画面的意境美 构成艺术充分调动国画中的创造性元素,强调了国画的视觉美。通过点、线、面的构成元素与国画有机结合,给人新鲜而独特的视角,引发人形成另一种新的体验,给人一种超强的视觉感知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秦立新,唐连全.浅谈中国画传统与创新[J].美术大观,2010(07).

[2]朱瑾.浅析构成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5).

[3]侯昊.浅谈中国画审美意识的独特发展[J].北方美术,1998(03).

[5]孔耘.从线条看中国绘画艺术美的特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05).

(作者简介:姜列思(1981,4-),男,讲师,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研究方向:图形图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