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感受一座山

2013-12-29陈有仓

群文天地 2013年3期

黎明轻轻地揭开裹在初醒的北极山上缥缈虚幻的晨袍,北极山以清俊的姿态,轻盈地偎依在巍巍八宝山中。渐渐的透亮中把黑夜沐浴过的清纯而优雅、绰约而风姿的躯体展露出来,在阳光下显得清爽而又充满儒雅之气,活脱脱一幅大气磅礴的水墨画。

每一个早晨,我总是有意无意习惯性地打开窗户,面对北极山凝望,不论季节如何更迭,天气怎样变化,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轮回中,她的哪怕是一丁点的变化总是在我的视线中。关注她近乎关注我的生命,关注我的孩子。她着实让我感动。只要看着她时,我的整个思维被荡涤得干净和美。尤其雾气蒸腾中她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真像梦中的情人,飘逸着蓬松的长长的秀发,蝉翼般轻飘的睡衣,裹着婀娜多姿、曲线分明的身子,让人陶醉在亦真亦幻的美梦之中。

北极山,在丹噶尔老街东的北面,山并不高,但上苍给了它特别的呵护。山势蜿蜒,五峰罗列,玲珑俊俏,状如北极星。浓郁草木覆盖着的每一座山,或平缓,或凸起,都舒展着美,凝聚成北极山的巍峨秀丽;景致清幽,各种野花姹紫嫣红点缀其间,花间蜂蝶翩翩,树上翠鸟声声。俊奇秀丽的景致,吸引了儒教、道教、佛教三大教派在此修筑寺院,供奉始祖,亭台楼阁和塔在山头错落有致次第排列。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宗教文化的渗透,给原本灵秀的北极山弥漫了神秘的色彩。一条用水泥块铺就的盘山小路依山就势,逶迤而上。

北极山与老街相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遗存与宗教气息相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合的景致。登于此,极目远眺,群山连绵,山峦叠嶂,壑谷纵横,山山含翠,峰峰染黛,金色油菜花铺满山川沟谷,在高远湛蓝的晴空下呈现出瑰丽的万千景象。近观药水河、湟水河汇聚百泉溪流急切而来,缠绵在北极山脚下,演绎海枯石烂永不分离的爱情故事。在热血奔涌中滚滚流向下游,汇入母亲河——黄河,时而穿涧越沟,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响声,人们便称此为响河。我以为,与其叫响河,还不如叫爱情河。因为他们在一路上是那样激情万丈,那样热情奔放,那样无所顾及,又是那样的撒欢,真切地像久别重逢的夫妻绻缱相缠,一会儿紧紧地搂抱在怀中,立下生生死死永不离别的爱情誓言;一会儿又舒展开臂膀仰躺在宽阔的河床中尽情享受阳光的沐浴,表达恩恩爱爱幸福快乐的夫妻情感。

闻着浓浓的桑烟味,踩着沧桑的尘埃,历史的纷呈,岁月的变迁让人灵魂飞动,思绪万千。

北极山,原名北极杉,这与一位仁人志士有关。相传,很早以前,这里草木稀疏,飞鸟无踪。后来一位志士游到此山,看见山势逶迤,蔚为壮观,但草木点点,缺乏优雅,实为遗憾。于是,便横下决心在这里义务植树,让草木苍生。虽然他年老体弱,力不从心,但坚持常年不懈,几年过去,千株杉树挺拔而立,枝叶繁茂,染绿了半壁江山。老人持之以恒的毅力感动了当地的百姓,此后,无须号召,众百姓不约而同义务栽树,终于山上层峦耸翠,松树繁茂,柳树掩映。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志士的功德,就把这山叫做“北极杉”。

有俊美的景致,就会有儒雅墨客的足迹。清代诗人张兆珪登临北极山时在《北极插云》一首诗中这样赞美道:“石壁千寻危岫岭,云烟捧处翠楼悬;佳名北极播遐迩,城廓山林列眼前。”诗人陈希夷和封启云则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一岭南来似蟒蟠,突然分散作岗峦。形如北斗城垣北,自古呼为‘北极山’。” “登山把酒快临风,绝塞全凭一道通。千里云烟飞眼底,万家忧乐系胸中。雄关烽净灭余焰,大海波平涵远空。乘兴慢游归向晚,满街灯火已初红。”在激情飞扬中,诗人活画出了北极山的磅礴气势和站在这样的高度所看到的万千景象。

是的,北极山以清丽、俊秀的姿色,吸引了文人墨客、闲散游客,成了事实上的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又让宗教人士有了安生之地。法幢寺、真武大殿、魁星阁等寺院庙宇的依山耸立,凝固成北极山的神圣壮观。相信这蕴涵着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北极山,将会越来越被人们喜爱和心仪。

当我立于北极山之巅直面真武、魁星的塑像,望着那慈善、妩媚秀慧的明眸,看着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的面孔,我仿佛触摸到了北极山深藏的秘密和它曾经的历史伤痛。宗教文化使北极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儒、道、释三大教派本是在一座庙里接受供奉,而北极山的庙宇相互毗邻而又彼此独立,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座山上,算是这里独到的景观了。三教集中在一起,又能独立成庙,这样形成的庙宇,就全国而言,除了北京通州的三教庙外,恐怕为数不多。虽如此,但三座庙宇的地位仍具有差别,儒教的地位较高,所处的位置自然最高。真武大殿位于三教庙之中,砖雕斗拱,建筑雄伟、秀丽。然佛教的法幢寺在原有的基础上正进行恢复修建。要不是某些人或者说某些单位的无理阻挠,法幢寺早已成为规模宏大、风格迥异、香火旺盛的一大寺院。教派有教派的高深学问,其间有着广泛而深湛的内涵与外延。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需要的是一种意志,坚定的是一种信念。那精神就是意志,那意志就是信念。就像真武,放弃太子那优越的位置来到武当山苦心修炼,修了好多年,可还是没有得道,后来老太婆铁杵磨针的精神和意志给了他很大启发,最后终成正果。尔后又苦度众生,大发慈悲,扬善祛恶,佛光普照。

魁星聪慧过人,过目成诵,次次科举考试名列前茅,但由于长相奇丑,却屡屡受挫。于是,鸣不平而呼天唤地,呼声惊天动地,霎时雷霆霹雳,狂风暴雨倾下,含恨中跳入东海巨浪。他的悲惨遭遇惊动了东海龙王,忙令鳌仙浮头,拯救魁星。玉皇大帝得知人间以貌取人、胡作非为的丑恶事实后,赐他三元及第,朱笔一支,追朱批邪鬼,净化人间的丑陋世事,为书生主持公道,让求知求学者金榜题名。

宗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种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探究和理解。宣扬的是仁爱、和善、和美、和睦、和谐的道德理念。人们在北极山上修建庙宇,展现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寄寓的是当地老百姓乃至周边群众的期望。这期望就是让后生立志成才,报效国家;让当权者秉公办事,为民谋利。在北极山会让每个人对人生产生更深的认识和思索。

穿行在香烟缭绕、云雾蒸腾的意境中,心灵奔放出无限情怀,我向北极山做祈祷,向北极山诉说人间的苦难和幸福。恍惚中,我被一阵柔风带到一片十分幽静的旷野中,在湛蓝的苍穹下,满目苍碧,白云悠悠,在袅袅香烟里心中升腾起如梦似幻的清爽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