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教学师生关系研究

2013-12-29赵玉静

群文天地 2013年10期

摘要:师生关系在教育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具体到包括中学数学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中,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与实践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环境的转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师生关系做出时代性的解读以及建立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现代中学数学师生关系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建立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师生关系

一、现代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一)民主平等

民主主要要求教师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民主作风并对学生采取民主化的管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的与学生沟通而学生也应当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地请教于教师。平等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法律上、政治上以及人格上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抛弃权威思想,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与权力。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存在是互相激励以及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尊师爱生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师道尊严”是对师生关系在等级制度下的真实反映,而对于现代中学数学教学而言,这种观念是十分陈腐且应当被摒弃的。在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处于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上,同时这也是学生以及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任务以及地位所决定的,对于这种传统美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得到发扬。在这种关系中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双重要求,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成长,所以教师应当得到学生尊重,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能够热爱学生,并将这种爱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重并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

(三)互相激励

相互激励指的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通过对对方的鼓励来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这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个体差异做出了解和关注并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激励包括感情激励、目标激励、能力激励、活动激励以及语言激励等多种手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激励手段做出合理选取。

(四)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指的是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建立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的必要性在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与学生不同的思考思维,而学生通过指出教师的错误以及阐述自身的思考方法也可以扩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思维宽度,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师生良好关系建立的策略

(一)教师思想转变是现代师生关系建立的切入点

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主导地位,而在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这种主导地位也同样明显,教师思想的转变是形成现代师生关系的重要切入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现代师生关系中的自身角色做出正确定位。在现代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多重角色,主要体现为导师、楷模、促进者、朋友。首先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应当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改变相对落后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其次在现代师生关系中,教师通过人格魅力的发挥来言传身教并对学生起到感召、影响和激励的作用同样明显,所以楷模应当是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定位之一,这要求教师能够不断自省自律,重视自身素质和形象的提高;第三作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应当通过淡化权威和放下架子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并实现教学相长,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苦难来增强学生对自身的信任;第四作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当关爱和尊重学生,乐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善于倾听学生遇到的问题与苦恼,从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相互理解是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进行感情投入,在换位思考的前提下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关爱学生,只有如此来能够感染学生并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并将这份热爱延伸到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中,从而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尊重和爱戴缺乏爱心的教师显然是难以想象的,并且不理解教师与不尊重教师的学生能够遵守数学课堂纪律也是不显示的,所以只有学生与教师之间做到最大限度的换位思考、理解与宽容,才能够塑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并提高数学课堂中的“人情味”。

(三)师生互评是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教学评价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而师生互评则是提高师生关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师生互评制度建立可以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氛围体现出来,并且教师可以在评价中得知自身的不足以及教学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出自我调整以及教学方法改进。而学生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听取教师意见来明确努力方向并进行自我批评,这种行为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以及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互评并不是单纯的找出师生的缺点,而是将奖励、表扬以及惩罚、批评放在同等的位置,从而让师生都体会到尊重并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张家军.论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4(11).

[2]赵兴燕,张广健.己欲立而立人——试论孔子的师生关系观[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5).

[3]姜秀珠,闫海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5).

[4]姜桂春.新型师生关系模式[J].北京成人教育,2001(4).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