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政治课的创造性教学
2013-12-29周流平
摘要:中学政治课在中学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把握中学政治课教学规律,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离不开创造性教学的运用,在对其基本内涵、运用依据、重大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的基础上为中学政治课堂创新性教学的运用提出实践方法。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创造性教学;新课改
创造性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和体现,是我国课堂教学的新选择。而中学政治课在中学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握中学政治课教学规律,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离不开创新性教学的运用。
一、创造性教学的基本内涵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是在迎合知识经济社会而实施并符合其要求的教学举措。在界定创造性教学的基本内涵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
首先,创造性教学本身就具有创造性。创造性需要创造性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求同和求异都是认识过程的必经阶段,而在创造性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求同思维,筛选最佳答案。可见,创造性教学中,创造思维是以求异——求同——再求异——再求同的方式衔接进行的。
其次,创造性教学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在创造性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采用注入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而是要结合课程标准创造性地教学。学生创造性地学,需要学生结合教师所讲与自身特点理解记忆,并学会质疑,在怀疑中,更好地创造性学习。
最后,创造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目标的教学。它秉承人本位的理念,在重视人的社会性的同时也尊重人的个别性,并始终以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开展全人教育,把爱生放在第一位,高扬起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二、创造性教学的运用依据
创造性教学正是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现,创造性教学之所以能够广泛运用,是因为它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的需要,同时自身具有可行性。
首先,创新性教学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政治课程标准》,不仅为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表明,改进中学政治课堂教学,需要利用创新性教学。
其次,创新性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的需要。当前我们所进行的教学,使每个人都得到一定的培养和发展,但是也存在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效果差,课业负担重等问题,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发展。因此,创造性教学显得迫切。
再次,创造性教学自身具有可行性。创造作为一种活动,只要内容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创新性,那么,无论是相对于人类还是相对于个人,都是一种可称道的创造。因此,创造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拥有它。创造性教学显得简便而易行。
三、创造性教学的重大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实施创造性教学,既是发挥其功能的要求,也是现实教学实践的需要。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有悖于创新教育的问题:教学观念旧;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形式机械;教学评定片面。因此,中学政治课必须实施创造性教学,才能发挥政治课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三个发展,即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个性发展的根本标志是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运用创造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社会呼唤创造型人才。中学政治课实施创造性教学可以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满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四、创造性教学的实践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学政治课创造性教学可以通过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围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创造性教学的保障机制等方法促进中学政治课实施创造性教学重大意义的发挥。
首先,政治教师应对创新性教学要转变教育观念。政治教师作为创造性教学的先锋,应树立新的目标观念;转变师生关系观念;提倡“开放性”,采用“多样性”,的施教模式;此外,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性”,重视方法“过程性”,注重学生发展“个性”。
其次,围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质疑辩析,让学生表达;鼓励标新立异,让学生想象;提倡大胆设想,让学生创新;运用创新思维,让学生参与;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发言;运用提问技巧,让学生探索;创造性地布置作业;然学生巩固练习。
再次,完善创造性教学的保障机制。运用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传统教学那种只重学习成绩、不重能力培养和评价的做法;必须完善和发展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只有对保障机制进行完善和发展才能为创造性教学的实践提供有力的保证。
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创造性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合理利用网络技术,为创造性教学提供途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著.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李建刚著.现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伍滴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4]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5]廖 敏.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