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织锦发展现状中潜藏危机的思考

2013-12-29邵长波

群文天地 2013年10期

摘要:土家织锦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斐然成绩,但在一组组瞩目数据的背后,土家织锦的发展现状潜藏危机,如:为追求经济效益,简化技艺、粗制滥造等。当下,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后申遗”阶段,我们有必要重温非遗保护的初衷,对各项保护工作进行“冷思考”。

关键词:土家织锦;非遗保护;“后申遗”阶段

一、引论

从上世纪90年代,土家织锦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社会与时代的剧烈变革,区域经济结构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其生存状况面临危机。2006年,正当这一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走向濒危之时,土家织锦被国家确立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传承和保护,对其采取了一些列相应的保护措施,如:确立织锦传承人、政府扶持、经济援助等,这为土家织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政府、学者、传承人及媒体的共同努力,土家织锦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宣传,发展状况出现了明显好转。但在近两次的实地考察中,潜藏于土家织锦发展现状背后的新危机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二、发展背后的危机

在政府的非遗工作报告中,很容易能够看到一组组瞩目的数据指标,为了凸显政绩,其中难免存在虚报现象。

据龙山县非遗中心统计,整个龙山地区现有1000多织女在织,而笔者通过近两次的实地调研,经粗略统计有近300织女在织,尽管与官方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数量还是比较可观。龙山地区有7家土家织锦传习所,国家、省、州、县级传承人共十多位,这在全国的非遗项目中都是少有的,但其背后所潜藏的隐患令人担忧。

日本民艺学者柳宗悦在《工艺文化》中说“利润第一的商业观点转瞬间就牺牲了器物的‘质’与‘品’,致使粗劣的器物逐渐在市场上泛滥起来。”①这仿佛就是在描述如今的土家织锦市场。织造者为追求效率的最大化,用工于算计的粗陋手工代替原先扎实的手工技艺。传统图案不够精美,现代图案工艺更是粗糙,图案也毫无新意,其低廉的价格也只为迎合旅游消费市场。这样的现状真的是土家织锦应该发展的方向吗?

土家织锦本是土家文化的旗帜,作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走进市场,也是土家文化的一种输出方式。然而,就目前我们观察到的来看,其多半是语义混杂的旅游纪念品,失去了具有民族文化的传统手工形态。严格来讲,这种文化输出属于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些民族手工艺品为传习所的“老板”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却悄无声息地阻碍着土家织锦的保护与传承。

三、“后申遗”阶段土家织锦的保护工作

随着《非遗保护法》的出台和我国各级非遗名录体系的逐步完善,大部分代表中国各民族杰出文化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进入了各级保护名录之中,“申遗热”将逐渐降温,当下我们需要的是对各项保护工作进行“冷思考”。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的高小康指出,“后申遗时期”是对非遗保护工作发展认识中一个阶段性界定,在以轰轰烈烈申遗活动为lWJKt+w4Ne8h18lt+mNBoPnqssheuY1pgTYqxobltR4=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第一阶段,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影响力愈加扩大,与此同时,人们对整个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显现了许多误读和片面性。②在“后申遗时期”的背景之下,我们有必要重温非遗保护的初衷,深入思考非遗保护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新路径。③

建立再多数量的传习所,如果都是工厂式的运营模式,对土家织锦的保护与传承也都没有太大意义。传习所,顾名思义就是传授与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场所,传授对象即从事织造的织女们,传授内容,简单说就是土家织锦,具体内容应该分两部分,土家文化与织锦织造。如果织女在这里学到仅是技艺,而不需要学习土家文化,开办传习所的并无太大意义?政府应在传习所组织开设土家文化课堂,定期请来专家学者为织女们授课,同时可以编印一些土家文化手册,供织女们翻阅。当然实际中传授并非如此刻板,最重要的是,通过传授,能够使土家织女真正地学习土家织锦。

每年有众多学者走进土家族聚居地区研究土家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不仅是研究土家文化的发展历程,找回曾经丢失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将其传承发展下去。如今出现了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即学者对土家文化非常了解,而土家人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陌生,学者对土家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更多的是变成了印刷品摆上书案。文化是在不断的被创造与被遗弃中发展的,将曾经流失的文化再度捡起绝非易事,立刻让所有土家人都来学习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也纯属盲目之举。如何将寻找回的土家文化还给土家人,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土家织锦传递着土家人的文化,这是土家女子在土家文化的洗礼中织造出来的。我们今天寻找曾经流失的土家文化,并将其返还与土家人,并不仅仅是为了“补课”,更重要的是希望土家女子们能够站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继续织出属于土家人自己的图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将土家织锦真正传承下去,才能在输出民族的文化同时赢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注释:

①柳宗悦著,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广西师大大学出版社,2006,P45。

②孙诗尧,“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③覃德清,杨丽萍,“后申遗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人文重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作者简介:邵长波,男,回族,河南镇平人,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