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艺术设计素描教学
2013-12-29孟秀民
摘要: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是造型课程的基础,通过素描课程的教学,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基础功底训练和创造能力。文章用“黑、白、灰”的绘画过程探讨素描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素描;造型;训练;基础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艺术行业在近些年来逐渐被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艺术院校的大课堂里,不仅专门的艺术院校、美术院校被给予高度重视,就连各大院校也都在艺术专业上加大了力度。而其中,素描,是整个美术设计中最基础、最锻炼功底的课程,本文从解决素描教学基础入手,探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美术课程的第一步,素描是美术课程的基础,只有通过对素描课程的系统学习,才能更好的进行其他课程,教师在布完景后,会要求学生先给予观察,先整体、后局部。大的明暗调子的掌握,物与物之间的对比关系,都要用线条形式先将大框表明出来。
1.结构素描。结构素描用线条的方式,表达物体的结构特点,对物体的内部结构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表述,由形体结构表达出线条自身的美感。结构素描利用透视法“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原则,合理的进行了结构的分析,将画面有序的表达出来。
2.明暗素描。明暗素描运用明暗调子,表现出物体的黑、白、灰、高光、反光五大调子,运用这五大元素可以将物体的体积感和光感体现出来。在明暗素描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训练学生对“黑、白、灰”的观察意识及表现意识,和学生对立体空间的感知和表达,从整体到局部的作画方式。根据物体的材质不同、造型不同、光影不同等,锻炼学生的对比关系能力。
学习素描时,要运用铅笔这个单一的工具表达出绘画物体的质感、空间感,因此,对比能力、观察SJVqXWR5pZ5pSn2N/sdEDQ==能力是学生首要的锻炼技能。
其次,培养学生的整体造形意识。造形是素描课程的第二步,只有形找的准,才能对物体进行五大调子。形关乎整体,如果整个篇幅的形没有找准,即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是一个失败的作品。通常,刚学习素描的同学都会抱怨形找不准,找形找了好几天,这是初学者的通病。但“形”不是在素描的开始阶段找好就完事大吉的,而是在每一步的过程里,都要不断的用线条来调整形,不可以将就了事,让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意识,这样的基础训练不但会影响学生对形意识的错误,还会影响接下来的训练课程。只有锻炼学生对形的准确把握,才能更加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通过了造形这第一个难关,严格对待线条和结构的调整,才能养成一个找形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强调整体,因为学生在初学过程里,很容易只找局部,而忽略整体结构。要让学生养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整体绘画。错误的观察会让学生导致只观察局部、只对局部进行描绘,忽略全局,常常进行到最后,其他的物体就不翼而飞,或者无它的地位了。作画前的观察是为了更好的用画笔表达事物做得前期准备。
学生在进行一张素描绘画时,要先从整体出发,进行物体造形意识的观察,就算在处理局部的过程中,也要从全局出发,要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有整体观察的意识,但并非是说只观察整体,局部可以忽略不计。而是在局部绘画的过程中也要将整体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画面更加丰富,更加饱满。整体和局部是对立面,也是统一面,二者是不可分的。
再次,培养学生的耐心。初学者常常会听到老师说“你凳子上有钉子么?那么坐不住!”实际上,就是指学生的耐性差,素描对于外人看来,是个相当枯燥乏味的艺术,每天只是拿着几支铅笔、一块画板、一块橡皮,关在画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看来看去,无非就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但是,只有锻炼了学生坐得住的能力,才能养成一个好的绘画习惯,让学生可以对素描继续深入下去。
素描是艺术设计的基础,既然是基础,就必定要磨人耐性,基础地基打不好,在上面即便建筑再美丽的房子,也会有坍塌的一天。在教学时,教师应当针对期限不同的作品,采用对应的教学方式。要锻炼学生的深入理解能力和研究技法能力,不断加以改正和研究的能力。学生在初学阶段,会有很多的不良习惯出现,教师不要一味的强加灌输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内心的想法无法表现出来,那么学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想法有多严重,教师应当先观察学生对素描绘画的初步意识表达过程,然后,再循序渐进的改正学生的不良方法。让学生在了解的前提下,安下心作画。
这期间也要不断训练学生速写的功底,这样两者相间的教学,才会更快提高学生素描造型的能力及素描绘画的耐心,也可以培养起学生对记忆的培养能力。初学者在学习素描时,教师多会采用聚光灯进行基础教学,因为学生在初学阶段的观察能力还不是很强,采用聚光灯,光向就会固定,对初学者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我们不可能永远呆在只有聚光灯的环境里,所以,速写能力的加强,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由此引申,也会帮助学生在自然光下,对光、对物体的敏感度及观察度。还有助于初学者避免了在长期素描过程里观察力的迟钝、画面表现过生硬、过腻的缺点。教师应当及时提醒学生调整状态,找出原因,立刻修正。只有在不断的研究、对比过程中,才能找到绘画和实物之间的差别。
以上的三个方面仅仅是素描绘画的基础,但只有将基础中的基础做好,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专业能力、艺术修养能力及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玉成.高职院校素描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培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牛 勇.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
(作者简介:孟秀民(1966-),女,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创作与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