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省”背景下的岭南民间舞蹈研究
2013-12-29眭美琳
摘要:岭南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文章以“文化强省”战略为背景,从资源整合、传承方式、舞台呈现三个方面论述岭南民间舞蹈的研究,试着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一种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文化强省;岭南民间舞蹈;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加快、加大了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步伐,提出了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各省也积极响应,步调一致地加大了文化的发展和建设。2003年,广东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开始了“文化大省”建设的热潮,并取得显著的成果。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提出把广东建设成“文化强省”,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反映了广东在新时期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既要注重文化发展数量和规模,更要注重文化发展的结构和质量;既要注重文化生产能力,更要注重文化创新能力;既要强调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实力的增强,更要注重科学体制机制的构建。”2010年,又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要大力推进实施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明确要求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优秀历史文化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岭南历史文化研究。岭南民间舞蹈是岭南文化的身体呈现,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省”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样,岭南民间舞蹈的研究也需要“文化强省”的战略指导。
一、民间资源需整合
岭南民间舞蹈历史悠久、资源丰富。1985年在曲江马坝石峡发掘的舞蹈纹陶片,距今4000余年。纹陶片上五人拉手而舞,像是在庆祝丰收,如此可知岭南先民在原始时期就已有舞蹈活动。据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蛮俗门》记载:“每岁十月旦,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其庙前会男女之无家室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谓之踏摇”。1989年在珠海宝镜湾发现的舞蹈石刻岩画,绘制于先秦时期。岩画上的舞蹈形象清晰可见,像是在祭祀神灵。曲江一带属丘陵盆地、利于农耕种植,珠海一带属南海之滨,利于捕捞渔猎。劳动丰收之后的喜悦和出海渔猎之前的祭祀,都生动、形象地反映在岭南先民的舞蹈活动中。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岭南民间舞蹈又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再融合百越本土文化,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岭南民间舞蹈文化。如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发掘的南越王赵昧墓中玉雕舞人,为西汉时期宫廷舞人形象。其舞姿、服饰,极具中原文化特色,而舞伎的螺髻,又体现了岭南本土的另样风韵。另外,在广州西村出土的西汉玉雕舞人,无论服饰、舞姿也都与中原出土的秦汉时期的玉雕舞人十分相似。通过这些,充分说明了岭南民间舞蹈和中原舞蹈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另外,除了以上一些舞蹈文物,还有各种民间舞蹈的文献记载。如,清道光《阳江县志》记载:“元旦启户,即燃爆竹,乐工踵门弹唱,好事者,装成彩龙凤狮诸舞,沿街庆舞”。清《潮州府志》记载:“迎神赛会之际,银花火树,舞榭歌台,鱼龙曼延之戏,踏鞠秋千之技,靡不毕具”等。至今,在岭南大地依然舞动着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民间舞蹈。例如,湛江地区的傩舞,潮汕地区的英歌,瑶族地区的长鼓舞、客家地区的采茶舞等等。如此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资源,足够体现“文化大省”之“大”,但是要体现“文化强省”之“强”,我们还必须更深入地对民间舞蹈进行研究,尤其是学术性研究。目前,岭南民间舞蹈的学术研究专著,主要是1996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该书主要对广东全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共普查出约400个舞蹈节目,精选出汉族、瑶族、壮族和中华苏维埃时期的42个舞蹈节目稿本列入省卷。特别对久负盛名的“潮汕英歌”、“醒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掘了广东罕见的“傩舞”;抢救了境内已失传、在龙舞中独具特色的“醉龙”;对排瑶“大长鼓舞”、过山瑶“小长鼓舞”进行了研究。其次是2006年出版的《中华舞蹈志——广东卷》,该书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普查、收集、记录、整理出版的资料基础上编纂而成,全书共收入近百个舞蹈以及文物史迹、文物传记等翔实材料,概括地反映了广东舞蹈文化的历史、现状、演变及风格特色以及与舞蹈文化有关的宗教、祭祀、民间故事、传说和民俗事象等概况。以上两本著作主要是资料性收集、整理,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论述涉及不多。所谓“文化强省”,文化是载体,对于岭南民间舞蹈的研究,应更多从文化入手,论述其身体呈现背后的文化所指。
二、传承方式应多样
岭南民间舞蹈经过世世代代传承至今,依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离不开这方水土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经济生产,而忽略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有些民间舞蹈无人问津,甚至面临失传的境地。笔者在广东龙门蓝田考查瑶族民间舞蹈“舞火狗”时发现,现在的瑶寨“汉化”现象十分明显,只有老年人穿瑶服、讲瑶话,青壮劳动力都离开村子前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谋生,每年中秋节举行的民间舞蹈“舞火狗”活动,因人员不足而无法举行,流传几百年的民间舞蹈面临失传。面对这种情况,县文化馆和乡文化站联合当地民族中学,将“舞火狗”搬进学校第二课堂,由老艺人定期教授学生,进行民间舞蹈文化的“隔代”传承。目前,这种在学校开展“非遗”项目传承的方式,被各地普遍采用。同样,笔者在粤北乳源必背瑶寨采风了解到,当地村民每天上下午各组织一场瑶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和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游客传播瑶族民间舞蹈。例如瑶族竹杠舞、顶杠、丰收舞和瑶族婚嫁等独具民族特色的节目,还可以参观瑶族文化展览,了解瑶族的历史与发展。民间舞蹈活动在民间的多元开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利于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例如,每三年一届的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由省文化厅主办、地方文化局承办,现已举办了五届。该活动成为了繁荣全省群众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大型品牌文艺活动,其创作、演出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导向性、示范性,是展示广东民间艺术风采的盛会,其节目贴近群众的生活,题材、形式风格多样,促进了民间舞蹈艺术和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岭南民间文化的地域特色。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大,滋养民间艺术的土壤和人们逐渐在减少,可以说这种城市化、程式化的花会展演是传承民间舞蹈的不错选择。传承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其基本的准则就是使民间舞蹈健康、有序地传承和发展。
三、舞台精品多呈现
民间舞蹈散落在大地的村村落落,其艺术风采和文化内涵的传播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之后,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文化的建设,各级政府大力开展“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模式,把民间艺术推广出去,甚至结合当地的名胜风景、历史人文以及特产物品,形成风味独特、营养多元的“文化大餐”。舞台精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时代精神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对文化产品生产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岭南民间舞蹈资源丰富多彩,需要塑造舞台精品来体现“文化强省”之“强”,把民间舞蹈融合成“强势之力”。过去几年,省内各文化单位都在极力打造具有岭南风格的舞台精品。例如,广东歌舞剧院的《骑楼晚风》、南方歌舞团的《岭南之舞》、广州歌舞剧院的《行走岭南》等。舞台精品的打造需要从编剧、编导、演员、舞美等全方位的求精,正是这种发展传承民间舞蹈的神圣使命感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才能成为创造精品的坚强保证。这些作品都是以岭南民间舞蹈为素材,表现岭南文化内涵,是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精华之作,代表着岭南民间舞蹈文化之“强”。既是民间舞蹈的艺术作品,也是经济社会的文化产品,应更多地推向市场,面向观众。观众在“消费”这些文化产品的过程,可以很好地吸收到那份民间舞蹈艺术的文化营养。
四、结语
“文化强省”是一项十分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工程,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岭南民间舞蹈有着独特的魅力,应该在“文化强省”的战略背景下整理整合好民间舞蹈资源(历史资源和动态资源)的同时,还要做学术性、文化性的研究和挖掘。在整理好、研究好之后,需要社会各界的薪火传承,使之源远流长。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青年课题《“文化强省”背景下的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研究》(编号:2012QN17)
参考文献:
[1]林 雄.建设文化强省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N].南方日报.2009-07-29.
(作者简介:眭美琳,男,硕士,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舞蹈理论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