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2013-12-29崔玉宝

群文天地 2013年10期

摘要: 乡镇图书馆是乡镇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乡镇图书馆的管理不完善,藏书单一和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因素制约着乡镇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更加充分地发挥乡镇图书馆的作用,对农民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科学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乡镇图书馆; 新农村; 农民; 文化素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生活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发迫切。为了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坚决把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在十八大报告中,我党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乡镇图书馆是最基本的乡镇文化建设设施,是农民接受知识,学习文化和了解信息的重要场所,是满足农民业余文化需求的平台。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可以为农民搭建良好的文化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动新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乡镇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在农闲时节,除了部分外出城市务工的青壮年,大部分农民都长期呆在家里,有着很多的空闲时间。看电视和玩棋牌成为很多农民业余生活的消遣方式,单调的业余生活使得农民的消息相对闭塞,智力得不到有效开发,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更有一些农民,由长期玩纸牌游戏,逐步演化成纸牌赌博。在很多农村都存在赌博的现象,且赌资很大,有些农民因长期沉溺于赌博而倾家荡产;虽然政府多次宣传和整治,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杜绝农村的赌博行为。合理引导农民的业余生活,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图书馆是人类的知识宝库和信息中心,汇集了人类在自然科学、哲学、历史学和文艺绘画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乡镇图书馆使得农民可以在家门口看书学习,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社会信息;是农民学习、娱乐和交流的场所,有助于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农民不分年龄、性别、民族和文化层次,都可以在乡镇图书馆阅读,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陶冶了农民的情操,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

(二)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各种文化的交流和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占的地位越发凸显。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非常紧迫。农民仍然是我们国家人口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虽然义务教育的实施已经有近二十年,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较低。在农村烧香拜佛,算命问卦等迷信现象仍较为普遍;农民仍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容易受到“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煽动和蛊惑;封建思想严重,“祖坟”意识根深蒂固,排斥“火葬”暗中土葬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仍存有封建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超生偷生,挑战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农村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是新农村建设的阻力。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府单元,乡镇图书馆最接近农民,是向农民传递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因为乡镇图书馆有着明显的地域便利,对身边的居民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2]。大力建设乡镇图书馆,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构建农民的精神家园,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满足农民精神文明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健康持续高速发展,使得农民的物质文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仓廪实而后知礼节”,物质文明建设的大发展,激发了农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现阶段我国的中心任务仍然是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富足和人民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3],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党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在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描绘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美好蓝图。物质文明的大力发展,必然伴随着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乡镇图书馆是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农民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乡镇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书刊阅读、政策宣传和科学讲座等活动,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乡镇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

乡镇图书馆的发展缺乏法律保障,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一些乡镇不能充分认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几乎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对乡镇图书馆的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些乡镇看不到乡镇图书馆对当地发展的长远利益,认为乡镇图书馆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可有可无。因而一些乡镇图书馆的发展缺乏可持续的经费支持,导致很多乡镇图书馆的藏书量少,书籍长期得不到更新;一些乡镇图书馆的规模还停留在“图书室”阶段,无法为读者提供宽敞、舒适和高效的阅读服务,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

(二)藏书缺乏针对性

乡镇图书馆的藏书不仅量少,而且书刊类别单一,缺乏针对性,对农民读者的吸引力不足;因而乡镇图书馆的作用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党的十八大上,我党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要长期坚守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乡镇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农民,必须以农民的需要和兴趣作为藏书的出发点,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种地的农民,对灌溉、种植等方面的科学书籍感兴趣;养殖家禽的农民,对家禽喂养的科学书籍感兴趣;青少年对童话、科普和励志的书籍感兴趣;适龄妇女对计划生育和育儿教育书籍感兴趣;老年人对养生类的书籍感兴趣。把握农民的兴趣,才能调动农民的阅读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乡镇图书馆的作用。

(三)缺乏专业技术队伍

乡镇图书馆缺乏专职敬业的技术队伍,很多图书管理员是由乡镇其它的工作人员兼任的;这些工作人员大多不懂文献的分离、采编、导读等专业知识,不能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乡镇图书馆管理员缺乏图书管理的知识,制定不出明确的图书借阅制度;同时由于一些管理员是其它工作人员兼任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存在图书丢失的现象。在图书借阅的过程中,书籍会出现正常的磨损,乡镇图书管理员缺乏书籍修复和装订的专业知识,书籍老化快,可读性低。乡镇图书管理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直接决定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形象;没有高质量的专业队伍,就无法充分发挥乡镇图书馆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一)保障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

乡镇图书馆是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乡镇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乡镇图书馆的重要性,保障乡镇图书馆的资金配备,制定乡镇图书馆长远的发展规划。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水平,能体现出一个乡镇的政府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是当地文化发展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乡镇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不仅要保证藏书量的增大、书籍的更新和文献的购买;还要保证馆舍的修缮,馆内设施设备的更新和馆内阅读环境的改善。乡镇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契机,积极向上级争取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争取当地效益良好的乡镇企业和支持家乡图书馆发展的知名人士的资助。充分重视,落实资金,广开财源,解决乡镇图书馆发展的资金瓶颈,更好地发挥乡镇图书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作用。

(二)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向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乡镇图书馆发挥作用的关键,乡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乡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乡镇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管理员,只会进行图书的借还登记。工作人员既要懂得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会文献检索;了解农民的知识状况和实际需求,能解答农民的问题,还要胜任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和知识培训工作。乡镇图书馆要建立起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服务水平良好,工作富有热情的人才队伍。对工作人员的编制和薪资给予适当的倾斜和考虑,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

图书馆是高校的“眼睛”,是学生学习知识平台和认识世界的窗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深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管理制度规范,馆藏资源丰富,阅读环境幽静。乡镇图书馆加强与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交流,可以大大提高乡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可以借阅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弥补乡镇图书馆藏书有限的缺点;选派乡镇图书管理人员去高校图书馆见习,学习高校图书馆先进的管理理念;请高校图书馆的专家来乡镇,面向农民进行专题知识的讲座。在2011年4月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重任。加强和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文化的集聚优势,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繁荣和发展。

(四)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价格越来越低廉。电脑在城市已经基本普及,很多农村家庭也安装了电脑。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加快乡镇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是必然的趋势。加快乡镇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对图书的借阅管理可以更加规范;同时也可以在乡镇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让农民在阅览室观看爱国、文艺和科教影片,增大图书馆对农民的吸引力。乡镇图书馆要打造自己的网络服务平台,农民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藏书的种类,甚至可以在家下载和阅读图书馆的电子书籍;在网络服务平台上发布一些外出务工的就业信息,农作物价格变动的实时信息,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乡镇图书馆要把握契机,加快信息化步伐,让乡镇图书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小结

乡镇图书馆是农民学习知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平台,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十八大上,我党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也必将伴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力加强乡镇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发挥乡镇图书馆的文化引领作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凤荣.发挥图书馆作用创建阅读型社会[J].信息管理, 2008(4).

[2]耿雪芬.关于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研究[J].赤峰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2).

[3]任映红.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8).

(作者简介:崔玉宝 (1960.03-),男,汉族,河南汤阴人,高中毕业,二级技师,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镇政府农经站,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服务和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