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文化公益性事业单位免费开放
2013-12-29梁顺花
摘要:在如今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在社会上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局面。那就是现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越来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政府作用;社会化运作;文化事业;社会参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不断满足的同时对各样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强着,尤其是现如今的公共、公益性文化需求。这么多年来,我国在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时候也对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投入了一定的力度,更多的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自身的局限性的,因此,我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落后性,阻碍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没有从源头上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政府改进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管理
现如今的社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我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政府的领导,政府要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基本性以及便利性的相关要求给予一定的重视。根据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同性质给予一定的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在产业在市场的发展中要以市场为主导,不断满足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以及多元化文化的需要。通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体系和融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努力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有氛围的环境。对于建立一个比较群众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应努力加大对社会上的那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的重视与支持,在资金与人力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度。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对相关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视台以及相关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一定的投入。第二,重点建设一批公共文化的重点项目与工程。第三,相关人员应该努力对基层的文化建设;第四,努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建立社会参与机制
社会上的事物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群体的帮助与支持。因此,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也不能仅仅是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同时更加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完成。在对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社会上要不断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如开办私立图书馆、博物馆等,政府要加强监管。一些公益性文化产品可以向社会公开招标采购。一些剧院等国有文化设施,也可以探索国有民营的新路子,委托专业公司或民营企业管理。同时也要对现代的先进媒体、旅游业等相关行业建立一个比较长久的有效合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宣传与传播群众性文化的积极作用。这是现代群众文化事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着一定的意义。如现如今社会上经常会出现的文化全国演出活动;文化下乡演出活动;许多的明星文化事业演出成就的颁奖晚会等。这些建设性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众的文化层次不断被提高。
三、政府建立的公益性文化
现如今政府建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在社会上主要有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这些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的建设是人们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基本的文化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中国政府总理在在相关年度报告总结中曾经说过,不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对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在一定层面上将会使得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与丰富。更有政府等相关人员对这些有了一定的说明,那就是积极做好这些免费性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工作。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与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么多年来,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在不断加大,并呈现出各部门多领域全方位推进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在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程度下,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等相关公共设施在不断的被加强着。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文化水平,丰富了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
四、建立科学的市场运作机制
根据相关可行性说法认为,市场运行机制是指根据市场规律的因素和作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运行模式。一个比较科学的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运行。同时建立多元社会投资机制,大量吸收社会资本,激发社会群众的投资积极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文化需求不断被满足。
在对社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通过对市场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公共文化的有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实现了文化行政的宏观管理,进而有效的促进了公共文化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进而在另一个层次上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
五、总结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在一定方面可以说是社会人民的普遍需要。它们不仅有国家相关政策的保障而且也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支持与努力。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将会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精神需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文化凝聚力。更加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谯进华.文化关键词城市·市民·文化——深圳社会文化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2005.
[2]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7.
[3]李景源,陈 威.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含盘)[R],2007.
(作者单位:辽宁省营口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