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在交流中升华,节日在包容中融合

2013-12-29代士雯

群文天地 2013年10期

摘要: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不是偶然的,这是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融必然之趋势。面对西方节日的冲击,我们应该调整心态,不应一味的抵制与拒绝,而应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取其精华。但我们在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更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西方节日;文化

节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情感的迸发或是宣泄的理由。对于事事追求新鲜的年轻人而言,西方节日的浪漫色彩远比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意义更具有吸引力,因此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绝不亚于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有专家学者曾分析过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的原因,简单归纳为五点:政治经济原因;商业炒作;媒体的推波助澜;英语教育所带来的“英语热”;西方节日本身的一些优势。面对西方节日发展如此之快的势头,中国的部分学者开始忧虑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从而倡议保卫中国传统文化抵制洋节日。对此,我们要先冷静思考,一分为二看待,不能将所有的东西都一棒打死。傅华阳导演在面对众多人对其作品《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的批评时曾说过:“我们需要真正的大众点评。让一个吃西餐的人去说川菜不好吃,这很不公平!”同样,对于东西方的节日,我们也不能武断的说谁好谁不好。其实,东西方节日都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理所当然的。

首先,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大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短了。如在中国的香港、澳门、上海等等这些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融合得极为自然。人们在欢天喜地的过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同时,也将各种洋节过得热热闹闹。同样,在西方的大都市里,没有人担心中国的春节与大红灯笼高高挂会影响其文化底蕴。一个发展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繁荣的城市,应该具有包容一切文化的肚量。例如,法国巴黎为迎春狮子点睛贺春节、澳大利亚悉尼每年举办的中国新年庆典活动、墨尔本制作了世界最长的巨龙在市内游行、巴西学中国人倒贴“福”字以求好运等等。

其次,文化如人,在交合中诞生,在交流中升华,在成长中完善。中华民族的文化虽源远流长但其也仍然也是在路上,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完成之说只有不断成长。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失,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要去拒绝西方文化。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积累延续下来的,很难说哪些是我们原始的文化、原始的节日,就像我们没有理由排斥国外先进的技术、文明,拒绝学习外民族语言一样。 因此,对待一系列西方节日应采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实,一些外来的节日文化,在丰富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能使人们相互间多些沟通感情、增进友谊的机会。相对来说,中国人比较恋家,过的节日也是思乡恋家的节日,节日思乡想家的感情爬心头,而西方的节日尤其是圣诞节和情人节充满着奔放与对感情的大胆表白,是开放的、追求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双亲献上一份祝福。情人节、愚人节之所以受年轻人的追捧是因为它可以给我们紧张忙碌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增添一些活力。母亲节、父亲节这种既带有西方浪漫情怀又贴近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我们就可以推广。中西节日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达到中西合璧,如西方圣诞节中的浪漫色彩和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相互渗透,相映成趣。

最后,态度观念的更新。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倡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究竟如何保护,怎么才能让国人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除夕北方吃饺子,中秋吃月饼那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西方洋节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西方洋节毕竟是西方的。尊重西方节日的同时,我们也要去完善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其文化底蕴,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与时代的进步相结合。所以对于现今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日而冷落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我们不必担忧,更无需惶恐,我们要冷静看待,坦然接受,重要的是寻找解决方案,使他们既喜欢过洋节日,更乐意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中国传统节日在年轻人心中日益淡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最成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历史课了,可是面对各类考试,这些对学生而言仅仅是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并没有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更别提兴趣,因此不能有效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需要给中国的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活力,加大宣传力度,使其紧跟时代的步伐。韩国成功地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现今国家已将一些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扶持中华民俗文化,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所以年轻人可以在愉快度假之余多去了解一下每个节日的传统及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单纯的为了休闲娱乐。

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我们都必须具有包容的心,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去看待中西节日的融合这个问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不能迷失自我,更不能忘本。所以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方节日文化在交流融合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熊培云.思想国[M].新星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