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扶摇九万里
2013-12-29老歌
1月26日下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一条新闻瞬间吸引了广大航空与军事爱好者的目光:国产大型运输机于当天下午成功首飞!
一般来讲,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机,方可称为大型运输机。从军事用途上划分,大型运输机又可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两大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战略运输机。战略运输机主要承担远距离空运、空投任务,正常载重航程在4000千米以上,可跨洲际飞行,有效载荷超过40吨,最大起飞重量甚至超过了150吨。其代表机型有C-17、伊尔-76、安-124等。
由于大型运输机的技术水平很高,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有能力研制、生产大型运输机。在国产大型运输机之前,中国装备的最大的国产运输机是运8,载重量只有20吨,属于中型运输机。该机型设计年代较早,虽几经改进,也很难满足空军的需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是靠采购国外产品的办法来填补国内在大型运输机领域的空白。由于欧美的技术封锁,进口渠道少,品种单一,还经常受到种种限制。中国是一个大国,无论是从国防建设还是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大型运输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依靠引进国外产品充当中国空军战略运输力量的主力,是相当不合适的。
自主研制国产大型运输机,一直是国人的梦想和期望。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曾经尝试过大型运输机的研制。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工作:2006年初,国家将大飞机项目正式列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9年,大型运输机完成了设计工作;现在,终于传来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的消息,其意义相当深远。
首先,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是中国战略空军建设的一个里程碑。目前,国产三代战机大量装备部队,四代机的研制也取得了很大地进展,但缺少战略空运与战略投送能力的中国空军,只能是一支战术空军。美国全球攻势战略的最大依仗,就是其世界第一的战略空运力量。俄罗斯在军事复兴的过程中,也很重视战略运输力量的建设,新型伊尔-476的研制和生产甚至还走在了新一代歼击机和战略轰炸机的前面。另外,大型运输机的军事用途相当广泛。作为一个综合性平台,大型运输机可改装为空中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与其他特种用途飞机,可承担战略打击力量的支援与后勤保障任务,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实施大规模的机动。
其次,大型运输机是一项高度综合的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多,技术范围广。该项目的研制,可有利地促进国防军工甚至是基础科研领域的进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仿制、改进到自主研发,中国的航空科研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许多领域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以某重型战机的研制为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新机在综合航空电子设备、复合材料零部件及加工工艺等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与原准机相比,除了外形近似外,其实质可以说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据悉,国产大型运输机也具有相当多的技术亮点:超临界翼型、综合化的航电设备、更具人机功效的玻璃座舱、先进的复合材料工艺,等等。
最后,国产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的消息,在钓鱼岛争端日趋激烈的今天,更具有相当深远的含义。中国有能力研制大型运输机,表明为维护祖国尊严,捍卫国家领土,中国不仅具备敢战的决心,还将具备能战的实力。
庄子《逍遥游》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国产大型运输机首飞成功,虽然只是中国战略空军建设的第一步,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相信,国产大型运输机终将像鲲化为鹏一般,扶摇万里,无人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