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三查”,琢玉成器
2013-12-29张德如
“五步三查”,是我校汲取了杜郎口、洋思、永威等课改名校的先进经验后,所形成的富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五步三查”的第一步,是学生自主学习(随后一查);第二步,是小组合作(随后二查);第三步,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第四步,是教师精讲;第五步,是课堂检测(随后三查)。
在“五步三查”课改模式下,我们的政治课一改传统授课方式,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各种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先进教学方式引入课堂。“玉不琢不成器”,有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初中思品课一改往日的死寂、沉闷、教条,课堂日益变得生动活泼,新鲜有趣,思品教育开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雕琢着学生的道德与能力。
第一步,自主学习强调有效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首先要巧妙地寻找切入点,导入新课简洁、有力。比如,在八年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新课伊始,我让几位同学徒手或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圆,两种圆圈对比鲜明,教师简洁地点明主旨之后,学生们便带着信服的心态和浓厚的兴趣开始了自主学习。再比如,讲授《父母》一课,重在让学生心灵真正体悟舐犊情深,导入时就先给学生简单地讲了《感恩的心》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在赶回家的路上去世了,小女孩找到妈妈时,天下着雨,妈妈躺在地上,还没有闭上眼睛,手里紧紧拽着带给她的年糕,小女孩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语跟妈妈唱《感恩的心》,直到妈妈瞑目。这个故事、这首歌,让学生在深深的感动中开始全神贯注地读《父母》。
第二步,小组合作强调参与性。
小组合作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满堂灌”的弊端,却容易演化为少数几个优等生“满堂灌”,变成极少部分人的“责任田”。这种情况下,“分组合理,竞赛全面,规则统一,严格监督,客观评比”,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合理控制小组人数,人数不宜过多。其次,要在课余加强对各组小组长的引导和培训,帮助小组长们掌握组织讨论的技巧。同时,要明确对组员的要求。在新班入学伊始,就要在全班讲清课堂要求,明确小组讨论时每个组员都必须参与,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和发言,不论对错,但求动脑。可以通过竞争机制、打分机制,引导每组成绩欠佳的学生积极参与。用机制引导整个小组成为一个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整体,调动组员的最大积极性,使小组发挥最大效益。
第三步,成果展示强调引导力。
经过热烈的小组讨论,到这一环节,往往是各路群雄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一较高低。这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怎么展示?如果引导不好,此环节很容易超时,或者直接挫伤学生积极性,甚至引发各小组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自己的表扬或批评转化为集体舆论的褒贬,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了进步是全班的光荣。在这一环节,能不能做到公平、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充分地备课、预设,有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有没有高超的应变、组织能力。
第四步,教师精讲体现风格性。
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拼的是教师过硬的业务能力。这个环节是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的集中体现,所谓“谈吐儒雅使人敬之;兴趣高雅使人仰之;言行有度使人亲之”。教师应抓住时机,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政治课亦如是。
第五步,课堂检测强调针对性。
如何引导学生组织思路、规范答题,新授课和复习课各有不同,选择题和材料题因题而异。在课堂检测这个最后环节一定要有的放矢,彻底解决思品课的遗留问题。
思品课作为课程中的“上层建筑”,是学生成长中的指路明灯,对教师的素质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成天忙于补课、编资料而使自己思想越来越狭窄、思维触角越来越麻木的教书匠,无法胜任素质教育的重任”。如何才能够在学生迷路的时候,给他指明方向?在学生百思难得其解的时候,对他进行智慧的点拨?唯有深入课改,努力躬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拾屯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