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银行间债市整装再起航
2013-12-29安进京
4月,本应是阳光灿烂、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今年却寒意尤浓。H7N9禽流感令人心生忌惮,雅安地震令人忧心挂念,银行间债市跌宕起伏,时喜时忧。回味起来,五味杂陈一样都少不了。
4月债市的整体走势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上半月受银监会“8号文”的影响,买盘踊跃,收益率阶段性大幅下行;二是月中之后一周左右,多部委联合开展债市“整风严打”,部分机构快速恐慌性地抛券来降杠杆,造成短期内供需严重失衡,收益率快速上行;三是节前一周,随着机构降杠杆的边际效用钝化及收益的短期冲高,市场逐步回归到对基本面的关注,买盘渐增,收益率转而掉头向下试探前期低点。
4月初,全国多地爆发禽流感,市场多数机构预测3月份CPI将确定性下行,加之3月中制造业PMI的小幅回落以及银监会规范整顿银行理财产品等多重因素叠加,债市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并呈平坦化走势。中长期券种下行幅度较大,其中信用债(特别是中低评级券种)下行幅度大于利率债。清明小长假后,市场涨势似意犹未尽。先是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不及此前预期,后是3月国内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加之新一期国开“福娃债”一级市场招标认购火爆,期间即使准备金增缴也未对资金面形成任何影响。
但市场并非是一帆风顺的。11日早盘,市场传言发改委已批复通过7万亿元的投资计划,3月信贷数据也好于预期,于是交易型机构首先发难,开始获利了结,收益率出现些许上行。随后3年农发债招标结果略高于预期,但无奈市场下调了对3月宏观数据的预测,收益率随后开始下行。
随后3月份及一季度经济数据正式公布,并未超越预期,加之国开DEPO债在一级市场受到疯抢,收益率进一步走平。国际市场也争着锦上添花,16日,国际金价暴跌,令人叹为观止;国际主要股指也未能幸免于难;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纷纷高台跳水。国内债市像是又被打了鸡血,中长期限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之大,实在出乎意料!
然而从17日开始,银行间市场数家机构高管被调查,媒体所述的“债市扫黑风暴”已拉开序幕。随着调查的深入,“代持养券”“丙类户”频频出现在媒体头条,银行间债市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市场噤若寒蝉,人人自危”成为媒体对债市的描述。
此后,监管部门对债市利益输送行为的态度也更加鲜明。市场对此反映强烈,机构纷纷抛售代持的债券以降低杠杆率,一时间市场抛盘如注。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品种首当其冲,收益率大幅上行。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代持交易主要集中在中低评级的长期信用债,而此类债券流动性较差且需求集中,一旦集中抛售则收益率将快速上行,而这一幕在随后两日频频上演,收益率上行大于20个基点,基本收复了之前的涨幅。
屋漏偏逢连夜雨。18日,由于企业缴税,回购利率开始上行,加之机构去杠杆抛券的冲击,机构融出意愿降低,随后数日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4.9876%。
22日,受监管风暴持续的影响,信用债继续遭到抛售,去杠杆加之资金紧张使信用债收益率上行幅度远大于利率债。
峰回路转。随着4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低于预期,国开福娃债的续发除一年期的中标利率大幅高于预期外,其他期限都在市场预期内,一级市场首先企稳。一级半市场亦交投火热,一年期福娃债因中标利率意外走高受到热捧,收益率当日下行10个基点以上,其他期限品种也有小幅下行,需求的增加似乎透露出债市好转的一丝曙光。真可谓“市场虐我千百遍,我待市场如初恋”!
而24日债市又出现转折。当日央行等多家监管机构商议债市监管事宜,市场对此反应正面,需求不断涌现,尾盘时资金亦有所好转,增强了买盘力量。前期收益上行较多、被“误伤”的券种得以平反,收益率持续下行,但买卖盘分歧较大,加之回购利率仍维持高位,成交不够活跃。而从26日起,资金面重回宽松,收益率小幅回落。
整体来看,四月债市的主导因素为经济基本面、银监会“8号文”引导的收益率下行。债市风暴以及资金紧张冲击收益率阶段性快速走高,最后是理性回归。基本面因素促使收益率冲高回落,全月基本呈现过山车式行情。这也使我们更加认清了经济基本面才是影响债市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外部冲击只能短时间改变市场的方向,并不能决定其未来走势。
同时也应看到,在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之后,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当之无愧的主导,但这背后也隐藏着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市场分层不佳、监管协调难度较大、机构人员职业操守参差不齐等。本次债市扫黑凸显了监管协调的成果,表明了监管部门净化银行间市场交易、打击利益输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定决心。由此,改革的呼声再次响起,改革的步伐或许渐行渐近。
笔者认为,要促进银行间市场的长久健康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应从顶层制度设计、市场分层与监管、交易规范、机构内控与内外部审计制度建设、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教育、加大违法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为银行间市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此次债券市场事件或许会成为银行间市场未来重新整装起航的开始。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
责任编辑:夏宇宁 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