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趣味田径对提高北京市东城区低年级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效性研究
2013-12-29卢钦龙任杰孟立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运用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教学对促进小学1~2年级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跑、跳、投基本技能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提高1~2年级学生的跑、跳、投的运动技能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少儿趣味田径;身体素质;跑、跳、投基本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65-03
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运动项目,是其他运动的基础,被称为“运动之母”;少儿趣味田径是国际田联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专门设计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田径活动形式。主要采用走、跑、跳、投等田径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练习,旨在增强少儿体质健康的同时,培养其对田径运动的兴趣[1]。“少儿趣味田径”最早起源于英国,这种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田径活动形式一经试用,即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随着不断的发展,国际田联将其规范并命名为“IAAF Kids'Athletics”,中文翻译为“少儿趣味田径”,并在全球进行推广运用。
为了改变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的局面,国际田联指定和推出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以系统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系列难题。项目一经推出,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中被广泛采用,称为当今世界权威和科学系统的少儿田径教育解决方案。少儿趣味田径引入我国仅有数年的历史,国内对于该项活动的研究和推广尚处于探索阶段。2008年,“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引进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并在北京中关村一小、北京怀柔区实验小学、河北沧州市新华小学等部分试点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教学展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校师生以及教育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的运用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进行小学体育的教学,本文以“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联实践指南”为理论指导,用实验法对水平一的学生进行了跑跳投基本运动技能的实验研究,以其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原属崇文区)水平一(7-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符合少儿趣味田径对年龄的要求。实验班为两个班,分别为一(7)和二(3)班,共80人,对照班为二一(6)班和二(5)班,共80人。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查阅了国内外少儿趣味田径等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制定出专家调查问卷,主要对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的专家和东城区小学田径传统校的体育高级教师进行调查咨询。
3.实验法
(1)实验时间
本研究于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为期三个月,共18周(其中实验16周,测试2周),每周3次课,其中因为假期、雨天、集体活动等原因,停课10次,教学实验课共计38学时。
(2)教学实验内容和方法
教学实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干预前的数据和实验后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跑、跳、投的基本技能进行测试,然后把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促进1~2年级学生跑跳投技能方面的效果情况。
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按照国际田联所推行的“少儿趣味田径”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安排,主要参考了“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卡片”上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器材主要采用国际田联所提供的器材,部分采用了我国中小学的普通器械,如实心球等。对照班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进行,主要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育》的内容进行安排教学;其中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基本部分的组织和教学方法。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讨论与分析
(一)教学实验班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介绍
本实验根据受试对象小学一、二年级(7~8岁)学生的特点,选用的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有:
跑类项目:12分钟耐力跑;短跑和绕杆跑相结合的接力赛;一级方程式;软梯跑。
跳类项目:精准跳远;撑杆跳远;立定多级跳;记时跳绳;十字交叉跳。
投类项目:儿童投掷标枪;跪姿投掷实心球;旋转投;后抛实心球。
(二) 教学实验班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实验班教学内容和形式
本教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参考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实践指南》以及《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卡片》,根据实践指南和教学卡片上的内容和每个教学项目的技术要求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设计和教案,从易到难,从分解技术到完整技术,从多个角度进行技术学习。这样不仅丰富了练习方法和形式,增强了田径教学的趣味性,还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跑、跳、投基本运动技术,提高了基本的田径技能。“少儿趣味田径”的重点是挖掘、激发、保持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兴趣,使少年儿童在“乐中练、乐中学”;在手段的选用上也注意少儿的心理、生理的特点,并贯穿安全性原则。为了在教学实验中体现少儿趣味田径竞赛的组织形式,并且使教学实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在每堂课的主体部分安排两项教学内容,设置两个练习站。将实验对象分成男和女两组,由笔者和实验助手分别在练习站进行各自教学内容的技术教学与指导和组织练习、比赛,然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项目轮换。
2.教学实验班田径技术教学情况分析
少儿趣味田径与传统的田径教学的区别就是少儿趣味田径更具有趣味性,而我国传统的田径教学则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和掌握,因此容易进入教学“运动技术化、成人化、专项化”的误区,从而不能很好地激发,甚至破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而少儿趣味田径的趣味性又容易使组织者和参与者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参与程度上,而忽视了对于基本技术的传授,致使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基木田径技能的效果。教学实验中,关于技术教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受试对象的身心特点,另一方面将技术教学的要求与少儿趣味田径的特点相结合,寻求二者的最佳契合点。技术教学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正确的技术规格进行教学,防止受试对象形成不正确的技术概念。
(2)根据受试对象年龄小的特点,采用直观的动作示范,以及简单易懂的形象化语言进行技术教学。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运用正误对比,强化对正确技术的掌握。
(4)正确处理技术讲解与技术练习的比例关系,在不影响趣味性的情况下,使技术要求与趣味性并重。
(5)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多给受试对象积极正面的评价,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6)对于个别发育较早,或身体素质较好的受试对象,适当提高要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本课题对1~2年级的形态指标的测试主要选择了身高、体重、胸围。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身高和体重在实验后都有显著性增加(P<0.05),胸围没有明显增加;但分析实验前与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身高和体重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部分都在常规范围之内,这说明两班在实验后身高、体重的增长主要是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现象,而“少儿趣味田径”对少儿身体形态的影响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
2.跑跳投基本技能指标分析
通过发放问卷,专家老师一致认为50米跑、立定跳远和抛实心球能够反映出受试对象的抛、跳、投的基本田径技能水平,因此可以作为评价基本田径技能的测评项目。所以本研究就选择测试50米跑、立定跳远、抛实心球的数据来论证“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对1~2年级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能的影响。
(1)50米跑成绩分析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50米跑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前后的成绩增长差异不显著(P>rbU5BZtatGKPZN/O5AZYuv6F98UhvYjKa/98wm368kg=0.05),由此我们可以说明:少儿趣味田径跑的项目类教学对提高1~2年级学生跑的基本运动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相比,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
(2)立定跳远成绩分析
由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立定跳远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后的成绩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少儿趣味田径跳的项目类教学对提高1~2年级学生跳的基本运动技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传统的田径类教学效果好。
(3)抛实心球成绩分析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抛实心球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后的成绩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少儿趣味田径投的项目类教学对提高1~2年级学生投的基本运动技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传统的田径投掷类教学效果好。
(4)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1~2年级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1~2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对少儿趣味田径的运动兴趣有显著性增加,而传统田径教学实验前后的学生的运动兴趣变化不明显,且实验后不喜欢传统的田径课的学生所占比例加大。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少儿趣味田径”对少儿身体形态的影响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主要是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现象,与那种体育教学方式关系不大。
2.“少儿趣味田径”在促进1~2年级学生跑、跳、投基本技能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对跳和投运动技能的提高效果明显,对提高跑的技能的效果与传统田径教学差距不大。
3.“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激发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田径教学。
(二)建议
1.鉴于“少儿趣味田径”对促进少儿跑跳投基本技能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北京市小学体育课中普遍采用这一形式进行教学。
2.我们从“少儿趣味田径”的理念出发,参考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模式,创编出更多更好的“少儿趣味田径”的练习手段与组合。
3.教学过程中,在突出“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还应重视少儿趣味田径在传播田径知识和技术,提高田径技能方面的积极作用。
4.加大对“少儿趣味田径”的科研力度,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拘泥于现有的少儿趣味田径比赛项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有效、科学的进行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Busse.Fun in athletic[J].国际田联田径运动新研究,2008(3).
[2] 焦现伟.将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初步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祁国鹰.体育统计应用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