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辨别左右脚七法
2013-12-29冯军
摘 要:在低年级基本体操教学中,最头疼的就是学生如何辨别左右脚。教师焦躁的心理状态与学生幼稚的心理表现,让人感觉到是一个“累”字。本文是我在近三十年低年级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们分享。
关键词:低年级;辨别;点拨;提示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62-02
一、贴图点拨法
有一款鞋子分别在鞋面上画一个笑脸或动物,拼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以帮助幼儿快速辨别左右脚,这样幼儿在穿鞋时就不容易发生错误了。这种方法可以借鉴到体育课教学中来。教学中,在小朋友的左脚或右脚上贴一个标签,写上左或右,或贴上一朵小花、一个五角星等(一般选择单脚即左脚)。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针对这些特点,选择一些游戏练习,如跳左右格:在地上画上一些格子,让学生尝试性的用左、右脚去踢一个小木方块,然后单脚跳过去,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发展学生单脚跳的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小脑的平衡能力。又如穿大鞋行走:学生3~5人组合穿两只鞋,教师用统一口令,让学生练习往前走,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思维,引导区分左右脚的能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体能。
二、抬腿提示法
抬腿提示法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下一动作的前半拍,如原地踏步、齐齐步走等,先抬起左脚,也就是在口令预令时提前的动作,并配合手臂摆动,让学生在听到动令之FOCUyREp5kh+NnlBLs70Uw==后能很快的区分“左”“右”脚,这也是矫正同手同脚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如果结合踩石过河、蜻蜓点水等游戏,让学生提前做好起跳的前半拍动作,在统一口令或指挥下完成动作。当然,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起跳后,让学生去练习、体会“落地”、手臂的协调摆动等,再进一步利用动作难度大一点的“跨过障碍”“跳过小溪”等游戏,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技术很快就会形成,因为这更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的思维特点。
三、握竿互牵法
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成纵队排列,学生同时握住一根竹竿或跳高横杆,做前后、左右、上下摆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刺激神经系统,加强记忆,快速区分左右,这个练习有助于原地踏步、齐步走的同时手臂摆动的协调配合,如果再巧妙地搭配“快快跳起来”“钓鱼钩”“竹竿舞”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效果会更好。但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练习速度不宜过快,高度不宜过高,一般采用面向障碍的单、双脚跳,在练习中教师一定要及时鼓励,适时的带领学生“玩”,参与到学生练习之中。特别是对待协调性较差、反映较慢的学生,要使他们尽快消除害怕心理,从小建立“我勇敢、我果断、我挑战、我快乐、我能行、我自信”的优良品质,让他们在同学或老师的鼓励中不断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这是体育教学“育人”的理念,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四、“脚模”踏踩法
用几张泡沫板或三夹板,在上面分别画上左右脚的形状,并写上“左右”字样,让学生用左右脚分别进行踏踩,尝试性的自主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大练习难度,用单脚跳、单脚交换跳等统一口令的练习,看谁反应最快,加强学生的动作记忆。如果再设计成游戏性的练习,如“踏板舞”“十字步”等进行相应脚的交换练习,使学生左右脚运用自如、协调。当然,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可先带着学生慢慢地体会,用“左脚、右脚”或“一二一”的口令引导、提示,教师背面示范,学生跟着模仿、体验。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可塑性大,在此练习之后,再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配上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学习情趣,效果会很明显。
五、“皮筋”互助法
将学生分成适宜的几个组,用一根长橡皮筋分别捆在学生的左腿上,在组长、体育骨干带领下,通过教师言语提示,“左脚抬、右脚抬,左脚向前、右脚向前”,一步一步的练习,这种练习简单易行,学生也很乐意接受,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练习一段时间后再结合学生最喜欢的跳橡皮筋游戏,像“马兰花开”,一边跳一边唱着童谣,让学生在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分清左右脚。在学生基本熟练后再配上自创的一些童谣,如:跳—跳—跳,蹦—蹦—蹦,跳蹦跳蹦,蹦跳跳;你抬左,我抬左,左脚落地右脚接,踏右脚,抬右脚,左右踏脚不混淆;左边跳、右边跳、分腿并腿花样跳;踏着跳、勾着跳、跳分跳并嘻嘻笑;单人跳、双人跳、小组合作乐逍遥。
六、手势引导法
在教学中教师除有清晰的语言传授知识外,还可借助于体表、体态、肢体语言等,将授课内容、思想情感、动作路径,生动、完美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与技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接受的信息总量中,有83%从视觉获得,只有11%从听觉获得。视觉接受的信息不仅比例很高,而且内容颇为丰富,视觉当之无愧的成为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手势活动范围广泛,定位准确,表意确定,内涵丰富,如运用恰当得体,与声音语言合成3D表达系统,将有更强的教学感召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所以直观的肢体语言、手势引导尤为重要,如在教四面原地转法时,将预令拉长:“向左——”,同时配合手势直接指引学生将要转动的方向;如原地踏步,教师适时的用手指哪边脚抬、哪边脚踏,直接引导学生,并与“左右左”的口令相结合,这样效果会更好。如再与跨跳游戏相结合,让学生排成几路纵队,在地面直线(跑道线、篮球边线)明显标志的引导下,教师用肢体语言指引学生向左跨跳、向右跨跳,这样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快速反应与区分左右腿的能力,又能使学生行动更加灵活敏捷。
七、声音刺激法
为了让学生较快的掌握强、弱拍,在音乐的伴奏下能根据节奏完成踏步、齐步走,根据音乐的节奏踏准、踏齐,我们经常采用声音刺激法。当学生习惯了口令与哨声指导下的练习之后,时间长了会厌倦,因此我也会利用其它一些东西敲击,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击掌、震脚等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特别是震脚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学生有明显的左右摇摆和左右脚用力不均的“跛脚”感觉,后来我们利用音乐器材,如沙球、蛙鸣筒、铃圈、铃鼓、响铃、响板等打击类器具刺激学生感觉神经,状况明显改善。学生在各种器乐的伴奏下愉快的练习,并在教师适时的表扬下轻松快乐的掌握了左右脚的分辨技术。另外我们对个别领悟较慢、协调性较差的同学,运用儿童发声塑料玩具,放在左脚边,让其在口令的指导下练习:“1”或“左”时用左脚去踩踏,会发出“叽叽”的声音,刺激学生,加强记忆,激发学习兴趣,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