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3-12-29卞玉凡周奎龙
关键词:中药单体;中药复方;慢阻肺;药理作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64-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反应[1]。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下面就此作一综述。
1 单味中药药效学研究
1.1 改善血液循环 当归注射液能降低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HPV)、增加心排血量、ET-1、血管紧张素-2,内源性洋地黄物质也随之降低,同时对体循环平均压和心率无负性作用[2]。江淳绢等[3]用生地注射液对58例COP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进行研究表明,对改善FEV1、最大呼气流量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33%[3]。郑洪娥[4]发现川芎嗪能改善甲襞微循环。刘朝晖等[5]研究发现,银杏叶片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支气管痉挛收缩,减轻细胞膜过氧化损伤。
1.2 抑制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 李兴文[6]发现,云南白药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有调控和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曹氏等研究发现:黄芩素可降低COPD患者动脉血浆中白三烯水平,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7]。
1.3 降低肺动脉高压 康氏等研究发现口服汉防己甲素(200mg)可使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肺动脉压下降[8]。林氏等研究表明,青心酮可降低肺循环及体循环阻力,并可降低肺动脉压、血浆ANP、cGMP水平[9]。郑洪娥发现川芎嗪能降低慢性肺动脉高压ET-1[2,4]。
1.4 调节机体免疫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淫羊藿及其提取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炎、抗过敏、祛痰、平喘、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巴戟天可增强免疫功能,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牟林茂研究发现黄精补益脏腑,可使胃气充实,能预防喘证发作,其性味平,且长期使用未发现有毒性和不良反应[10]。
1.5 抗菌、抗病毒 黄芩、丹参、麦冬、白茅根、瓜蒌、苦杏仁有较广的抗菌谱,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丹皮对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败酱草对绿脓杆菌感染或厌氧菌感染有抑制作用[11]。虫草发酵液中含有耐热的广谱性抗菌物质,能够拮抗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链真菌[12]。
1.6 氧化-抗氧化失衡的调节 桑叶中所含槲皮素、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能通过抑制或清除自由基来防止氧化损伤,提高体内SOD活性,有效清除生物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
2 中药复方药效学研究
2.1 改善血液循环 研究显示,用川芎嗪和尼群地平配伍,能降低血浆缩血管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肺循环阻力[13]。参脉注射液能改善COPD患者的低氧血症和血液黏稠度[14]。曾氏用矮茶风、甘遂、细辛、白芥子、百部等对大鼠慢支模型进行穴位敷贴,结果发现中药敷贴组能明显改善全血黏度比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指标,同时发现慢支炎也获得明显改善。张氏等也发现益气养血汤有明显改善血流变、减低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黏附性的作用。
2.2 抑制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 余丽君等观察发现中药合剂(连翘、甘草、山豆根)可抑制炎症细胞的呼吸道趋化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减轻呼吸道炎症和损伤,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小气道阻力以防治炎症[15]。季氏研究显示参七虫草胶囊能显著升高大鼠慢阻肺模型血清TNF-γ,而IL-4、IL-10则减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杨氏等选择IL-8和TNF作为指标观察中药咳喘宁胶囊对慢支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药能显著降低IL-8和TNF含量,疗效明显优于桂龙咳喘宁对照组[16]。
2.3 改善肺功能 奚肇庆等[17]实验研究表明,复方薤白胶囊具有明显镇咳、化痰、平喘作用,可改善肺功能和小气道通气功能。蔡柏蔷观察发现化瘀咳喘片能缓解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趋势,明显缓解咳、痰、喘症状并减少发作次数[18]。
2.4 降低肺动脉高压 复方薤白胶囊对常压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有降低作用,可作为治疗COPD及延缓肺心病发生、发展的长期用药。杨荣时等观察清宁口服液治疗COPD肺动脉高压后发现,清宁口服液选择性作用于肺循环,可降低肺动脉压,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功能,扩张缺氧肺泡区血管,增加局部灌流,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19]。阮英茆等经研究发现化瘀咳喘片、肺舒灵对COPD造成气道、肺、肺小动脉的病理性结构改建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肺动脉高压,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异常表达,促进肺泡巨噬细胞凋亡,起到防治作用[20]。要氏等行益气补肾法防治慢阻肺低氧血症和右心肥厚的实验,以弹性蛋白酶和稀硝酸造模,研究表明益气温肾法(黄芪、党参、菟丝子、紫石英)可通过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预防低氧性肺动脉高压[21]。
2.5 改善膈肌疲劳和呼吸功能 动物实验表明,生脉注射液能改善肌细胞物质能量代谢,增加膈肌横截面积,促进膈肌收缩力增强,从而提高呼吸功能[22]。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强膈肌的舒张能力从而改善疲劳膈肌的功能,而氨茶碱在增加膈肌收缩功能的同时,损伤舒张功能,此副作用能被参麦注射液部分拮抗[23]。孙凤春用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患者,结果病人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负急性期蛋白显著升高,临床改善优于对照组[24]。
2.6 调节机体免疫力 中医药在调整机体状态、调动内在抗病力、双向纠正免疫功能紊乱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亦有实验证明,以温补肺肾为主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王氏等认为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主要是细胞T亚群低下或失调,扶正冲剂(红参须、茯苓、白术、刺五加、山茱萸)使T细胞亚群恢复优于非扶正中药组[25]。陶氏等研究表明,咳喘平糖浆可调节本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使异常增高的体液免疫功能得到抑制[26]。毛兵等运用玉屏风散颗粒治疗COPD,发现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速[27]。卢宝彦等以加味玉屏风散治疗COPD37例,结果显示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分泌液中sIgA含量,对支气管黏膜起到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28]。魏俊英以五子祛痰液(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葶苈子、车前子)治疗COPD痰湿证,总有效率为80%,能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29]。吴其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颗粒剂(人参、黄芪、山药、防风、麦冬、苇茎、丹参、桃仁、全栝蒌、浙贝母)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观察表明对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有增强和调节作用,IL-2明显增高,TNF-a明显降低,对呼吸道反复感染有防治作用[30]。四君子汤具有胃肠细胞保护、抗脾虚动物胃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明显增加动物摄食量、自发活动、能使已受损的免疫器官组织结构得以改善,从而恢复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可明显预防脾虚证模型大鼠T细胞转化率及B细胞分泌的IgM水平显著降低,通过灌服两者的降低,从而提高细胞免疫[31]。赵氏观察金水六君煎口服液可提高慢支模型小鼠血清IL-2含量,增强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强度[32]。史氏等观察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慢支模型IL-2含量的变化,结果也表明该中药能明显提高IL-2含量,调节细胞免疫作用[33]。
2.7 调整机体的胃肠功能,纠正营养不良 林氏等用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34]。严氏等报道,益肺灵能调节COPD患者的氨基酸代谢的紊乱,调整机体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使患者营养不良得到一定纠正[35]。
2.8 氧化-抗氧化失衡的调节 王氏[36]选择SOD、MDA作为观察指标以评价中药敦煌古方“紫苏煎”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方能明显升高血清、肺组织中SOD含量,降低MDA含量。赵氏等观察金水六君煎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影响,测得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降低。杨氏等[37]观察咳喘宁胶囊对实验性慢性支气管炎大鼠的影响,治疗各组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SOD活性均明显升高,MDA含量均明显降低,高剂量组疗效优于桂龙咳喘宁组。李氏观察止咳平喘膜剂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的影响,治疗后血清SOD含量显著升高。史氏等观察清源化痰颗粒对慢支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肺匀浆 MDA 含量下降,SOD 活力上升。
2.9 对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影响 方朝义等应用ET-1,NO作为指标观察中药咳喘宁胶囊对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中药咳喘宁胶囊能明显降低血清、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ET-1含量,NO含量则明显升高。李运曼等也观察了中药止咳平喘膜剂对小鼠慢性支气管炎NO 的影响,结果提示该膜剂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血清NO及肺组织中的NO有显著降低作用[38]。
3 小结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医药的治疗作用与西药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显然,中医药的治疗呈现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效应,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祛邪功能,而且其扶正调节免疫的优势更显突出,故更适宜于本病慢性久发的特点,具有鲜明的特色,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许军阳,李光绍.当归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187.
[3]江淳绢,毕小利,王跃.生地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8(18):7~8.
[4]郑洪娥.川芎嗪对慢性肺动脉高压内皮素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1,23(10):758~759.
[5]刘朝晖,冯海林,袁明远,等.银杏叶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1,20(2):90~91.
[6]李兴文.云南白药对稳定期COPD痰液炎性细胞调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1,(4):282.
[7]曹贵文,李淑芳,安继红,等.黄芩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动脉血浆中LTC4水平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20(6):589.
[8]康健,于润江,王怀良,等.汉防己甲素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2):93.
[9]林春龙,张祥,徐水健,等.青心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心钠素和环磷酸苷类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131.
[10]牟林茂.黄精预防喘证发作[J].中医杂志,2000,(9):521.
[11]赵凤达.洪广祥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经验[J].北京中医1995,1∶10.
[12]程显好,白毓谦.冬虫夏草菌丝体及发酵液中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5,(14):37.
[13]林春龙,张珍祥,徐永健.川芎嗪和尼群地平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2001,21(1):28.
[14]姜静,吕孙成,刘艳存.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5):317.
[15]余丽君,陈祥银,周卫辉,等.连翘、甘草、山豆根合剂对肺泡巨噬细胞活化和气道高反应性的抑制作用[J].中医药学报,1999,27(4):46.
[16]陶家驹,张九山,张在纲,等.咳喘平糖浆对急发期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影响的研究[J].天津医药,1992,(12):722.
[17]方朝义,杨牧祥,曹刚,等.咳喘宁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肺组织及支气管泡灌洗液TNF和IL-lβ含量的影响[J].新中医,2002,34(2):74~76.
[18]奚肇庆,蒋萌,居文政,等.复方薤白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36例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2000,41(4):218.
[19]蔡柏蔷.化瘀咳喘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治疗作用[J].医学研究通讯,2002,31(4):14~18.
[20]杨荣时,杨静,曹玉兰,等.清宁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2):85.
[21]阮英茆,孙仁宇,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及药物防治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1,30(7):10~14.
[22]要全保,王冬青.益气温肾法防治慢阻肺低氧血症和右心肥厚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0,21(2),91~92.
[23]方宗君,蒋浩明,王丽华.生脉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9):520.
[24]孙凤春.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血清负急性期蛋白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0,19(4):285.
[25]王鸿程,卢文赛,湛晓勤,等.扶正中药对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7,20(1):240~242.
[26]陶家驹,张九山,张在纲,等.咳喘平糖浆对急发期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影响的研究[J].天津医药,1992,(12):722.
[27]毛兵,李延谦,迟焕海,等.玉屏风散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16.
[28]卢宝彦,邹建文.加味玉屏风散治疗COPD37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1,41(8):45~46.
[29]魏俊英.五子祛痰液治疗COPD痰湿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6):358~359.
[30]吴其标,李素云,马利军.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COPD稳定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17(2):15~17.
[31]彭成、雷载权,四君子汤抗脾虚动物胃肠细胞损伤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6):7~9.
[32]赵长鹰、沈英森、孟辉,等.金水六君煎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1):843~84.
[33]史锁芳、曹世宏、李运蔓.清源化痰颗粒对小鼠实验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抗自由基损伤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5):23~24.[34]林琳,黄东晖,韩云.参麦注射液对COP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影 响的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16):22.
[35]严淑仪,黄亦琦,李培毅,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氨基酸测定及中药益肺灵对其影响的研究[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6):22.
[36]王凤仪、李生财、李立,等.敦煌古方“紫苏煎”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肺组织中SOD、MDA、NO含量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2):14~17.
[37]杨牧祥、方朝义、谷振勇,等.咳喘宁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14~18.
[38]李运曼、刘建平、凌向平,等.止咳平喘膜剂的药效学研究II对小鼠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6):436~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