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性疾病举隅

2013-12-29赵静李红霞杨若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老年病治疗;辨证用药

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85-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在军队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年龄都在70岁,人均患病超过5种以上,笔者在干休所医务室从事老干部医疗工作多年,结合所学中医药知识,对防治各种老年性疾病收效甚好,现将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性疾病的运用举隅如下。

1 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患者李某,男,78岁,离休干部,2009年9月初诊。受凉后出现反复咳嗽,少痰1月,自服“阿莫西林、蜜炼川贝枇杷膏”后,上症未得到控制,遂到当地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经静滴“头孢噻肟钠、左氧氟沙星”后,咳嗽减轻,痰声减轻出院,但咳嗽始终未愈,咳嗽不剧烈,主要以夜间干咳为主,继续服用“岩白菜、止咳丸”治疗上症仍无减轻,病程迁延反复3月。就诊时患者时有咳嗽,干咳为主,咳声无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耳鸣时作,大便干难解。舌红苔少,脉弦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无“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病史。证属肾阴亏虚,肾不纳气所致咳嗽,予六味地黄丸(水蜜丸)(九芝堂药业,批号:国药准字Z43020145)治疗,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月,诸症消失。

按: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人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该患者咳嗽日久,口服止咳药物后仍不能缓解,故该患者并不能单纯从肺论治,应注意其本在肾,属肾阴不足,应以滋阴补肾为主。临床研究也发现本方可提高和调节T淋巴细胞的功能,以增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1]。

2 腰痛(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患者黄某,男,66岁,退休干部,2012年10月初诊。腰部酸胀疼痛10年,腿部无牵扯放射痛,劳累后上症加重。既往无高血压、神经衰弱、糖尿病等病史。2007年元月11日腰椎正侧位X片提示:腰2、3、4、5椎体边缘骨质增生,L3-L4、L4-L5椎间盘间隙变窄,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曾到个体诊所进行拍打疗法,自服“御苁蓉、腰颈宁”等治疗,疗效不佳。就诊时仍感腰部酸胀疼痛,疼痛隐隐,伴口干舌燥,眼干耳鸣,夜寐不安,舌绛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予六味地黄丸(水蜜丸)(昆明生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53021079)治疗,每次6粒,每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2月,诸症消失。

按: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在老年性疾病中较为常见,中医认为这与天癸肾精逐渐衰竭有关。所谓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必然导致骨髓不充,引起相关疾病,故应以补肾充精为治疗关键。

3 脏躁(更年期综合征)

患者介某,女,55岁,退休干部,2012年3月初诊。患者自诉停经后常感烦躁不安,潮热多汗,心悸头晕,气急易怒。曾到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补充雌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又自服蜂王浆等保健品仍未改善。就诊时患者心烦汗多,夜寐不安,乍寒乍热,头晕健忘,腰酸耳鸣,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予六味地黄丸(水蜜丸)(腾药制药厂,批号:国药准字Z53020393)治疗,每次10粒,每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1月,症状明显缓解。

按:更年期综合征是困扰绝大多数女性的生理性疾病。病因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症候群。在对更年期的治疗方法上,西医主要采取雌激素替代疗法,以缓解更年期症状。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天癸将竭,冲任亏虚,精血逐渐衰退所致,因肾中精气是人体最根本物质,是人体各器官功能最原始动力,所以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着人体健康与否。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益肾阴药物可以提高人体激素内环境的稳定能力,使丘脑——垂体——卵巢的功能改善,从而减轻一系列更年期症状。

4 口疮(顽固性口腔溃疡)

患者吴某,男,68岁,退休干部,2011年5月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较为稳定,其余无特殊,已在诸多医院诊治,曾常规补充各种维生素,葡萄糖酸锌等治疗,口服中西药物10余种,虽可暂时控制口腔溃疡症状,但仍反复发作,就诊时口腔溃疡已反复发作1年,溃疡时轻时重,缠绵难愈,就诊时口腔溃疡严重影响生活,口腔糜烂,舌面较多溃疡面,但溃疡面淡红,疼痛不明显,心烦多汗,口干少津,腰酸耳鸣,舌红,苔薄,脉细数。证属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予六味地黄丸(水蜜丸)(腾药制药厂,批号:国药准字Z53020393)治疗,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月,口腔溃疡消失,又嘱继服1月,后随访患者口腔溃疡半年未发作。

按:该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就诊发现溃疡面并非实热证候表现,结合患者舌脉象,考虑为阴虚致火热上炎,阴虚为主,故选用六味地黄丸补肾阴,肾水充足,方可制火,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气亏虚,故其本为肾阴不足,口腔溃疡只是其标证,需标本同治才能起到疗效。

5 小结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钱乙创制的滋阴补肾的方剂,本方为金匮肾气丸去桂枝、附子创制而来,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六味中药组成。本方疗效显著,为治疗肾阴虚之要方,主要有抗衰老、降血糖、改善内分泌等方面的作用[2~4],部分还作为保健品使用,在老年性疾病中运用较多,但并非盲目使用,中医辨证论治才是关键,这几例病患虽疾病不同,但结合舌脉象及临床证候,其本均为肾阴亏虚,故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目前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挖掘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做好军队老干部的疾病诊治和保健工作,从而提高老干部的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芮国华,刘振义,刘勇,等.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8,28(8):570~571.

[2]卿照前.六味地黄丸延缓老年痴呆症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5):373~374.

[3]韩秀苓,银洪,张可.消渴丸和六味地黄丸治疗中老年人II型糖尿病130例[J].临床医学,1992,12(1):30.

[4]关俭,唐洁凤,郭光荣,等.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70~71.